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及对“走转改"的启示
郭维刚

延安时期指的是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曙光的近13年时间。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新闻实践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与敌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价值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特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实践中,为争取革命的早日胜利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和群众基础。同时,在此过程中,我党进一步确认、提升了新闻媒体工具的价值地位,形成了毛泽东关于新闻宣传主要思想。为什么当时在延安那样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根据地军民思想稳定,上下一心,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有志青年忠向往的圣地,究其原因,与以毛泽东为领袖的党在延安开展的新闻实践工作密不可分,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对当今我国新闻行业正在进行的“走转改”有重要的启示。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

1.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突出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社会责任

延安时期虽然革命条件非常艰苦,但毛泽东却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新闻宣传工作,同时自己也经常发表新闻评论、撰写时事文章、指导根据地媒体机构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根据地的新闻宣传要坚持党性原则,新闻人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1942年以毛泽东核心的党中央在宣传部为改造党报所发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党报适当的宣传鼓动工作是最有力的工具”,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更从哲理的高度对报刊的宣传价值进行了概括,他指出,“报纸这个东西是反映和指导政治经济工作的一种武器。”他善于利用时局变化,紧密联系时局变化,始终把办报工作与实现革命斗争的具体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强调利用报刊宣传揭露敌人,打击敌人,而且十分注重利用报纸进行宣传鼓动和政治思想教育,指导人民群众去完成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他认为这样的宣传才能体现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

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毛泽东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所遵循,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正确反映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及时检查新闻工作,以便“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要把握党的宣传基调,正确理解党的领导,利用报刊宣传党的政策,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通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报刊调动军民革命的热情,组织群众,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正是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才使得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实践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新闻宣传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社会责任,最终也使得这一思想成为毛泽东新闻思想重要特色。

2.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闻宣传路线

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核心内容就是坚持新闻宣传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重新闻工作过程中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同时他本人就是新闻宣传群众路线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典型代表。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到1947年土改宣传初期出现右倾偏向,《晋绥日报》带头纠正这一偏向,并发起旨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反“客里空”运动,这个活动经新华社的介绍推广,扩展到整个解放区新闻界,再到1948年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指导性谈话,不断重申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对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毛泽东强调:“同志们,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并着重强调利用报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利用报刊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这样群众就对身边发生的变化有了最快的了解,既传递了党的路线、方针,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给《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深入群众的工作、生活,才能反映群众的疾苦和难题。同时他认为不但要报道群众,更要注重报道效果的实现,既要把发生在群众中的真实事件报道出来又要用这些新闻事件宣传和教育群众,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则,这些都体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核心思想,成为延安时期我党新闻宣传工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3.重视新闻宣传的策略和艺术,突出改进新闻作品的文风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很重视新闻宣传报道的策略和艺术,他认为新闻宣传过程中必须根据时事变化坚持积极主动的宣传策略和艺术,新闻工作者要用群众习惯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说服力、感召力”。1940年2月7日的《<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强调:“《中国工人》将以通俗的语言解释许多道理给工人群众听,报道工人阶级抗日斗争的实际,总结其经验,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努力”。同年,毛泽东在3月25日的《边区群众报》指出:“要编得让识字的农民能看得懂,不识字的农民听得懂,要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延安时期毛泽东特别注意新闻宣传的策略和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报道风格。在延安1942年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改进文风,抛弃空洞、干瘪的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要“有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打破固定的写作公式”才能使新闻报道富有成效。毛泽东把那些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人比作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他在整风运动中对宣传过程中讲话、写稿件开“中药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对“八股文”进行了批判,要求党的各级部门要扎扎实实地改文风;这也反映在他对延安地区各种报刊的指导中,毛泽东要求媒体人不断地改进媒体的文风,丰富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纠正那些“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的新闻报道,认为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达到我党宣传的目的,也正是因为不断地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才有了延安时期我党强有力的群众动员和社会影响力。

4.善于利用国内外新闻媒介服务于我国的革命事业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新闻媒体必须服务于我国革命事业。他特别强调新闻媒体只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心工作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才能实现其固有的价值,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当时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毛泽东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报刊都要将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使命,所有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宣传团结抗战,要使《解放日报》以及各种党报、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媒介服务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全面宣传和贯彻中央的路线和方针。要不断揭露反动派的反革命宣传,利用革命的宣传,瓦解反革命的阵营,他认为:“我们的胜利不但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在著名战地记者斯诺来延安时,毛泽东向斯诺介绍了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借助国外媒体成功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斯诺回国后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样在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格局和中国的战局,毛泽东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对后来解放战争时期,革命人民和军队战胜装备上强大的敌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通过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报道,“纸老虎”的论断也在世界广泛流传,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舆论基础。调动一切因素,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服务性功能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特色,他的新闻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服务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对“走转改”的启示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走转改”活动体现了当代新闻工作者对我国现阶段新闻工作存在问题的反思,体现了改革新闻传播思想的途径,对改进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的意义。“走转改”是对党一贯坚持的新闻传播思想的重要体现,目的是让新闻传播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目前来看,这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尤其是部分新闻工作者对“走转改”理解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给“走转改”活动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新闻传播的力量,分析这一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新闻宣传机构当前实施“走转改”有重要的启示。

1.“走转改”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

延安时期我党在危难的局面下,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毛泽东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把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始终贯穿于新闻宣传的全过程,引导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了党的正能量。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党在现阶段的总方针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新闻宣传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新闻媒体正确有效的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国新闻媒体必须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闻工作者,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作为社会新闻媒体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反映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总原则和总方向上不能偏离党的方针政策。当然在新闻工作者“走转改”过程中,也存在着有些人虽然在总体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但看到社会上的某些不公平现象后,往往容易以偏概全。所以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展“走转改”的过程中,媒体工作者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工作的一般规律,依照新闻作的基本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进行符合实际的新闻报道,既要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又要始终自觉地把党中央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表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样的新闻宣传才能有所作为。

2.“走转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和灵魂,更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同时也是我党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走转改”活动必须让新闻工作者深入地走向基层、了解基层,展开真实有效的调查研究,甚至和基层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地生活一段时间,让新闻工作扎根基层实践,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生活,把新闻宣传植根于广大基层人民生活中,才能避免形式主义趋向,真实地反映群众心声。

当今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新闻工作者和受众获得素材的途径和机会更多了,速度更快了,但社会媒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依然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这使得很多新闻作品都存在主观主义倾向,缺乏实地调查研究,使得新闻作品的假、大、空现象严重。新闻工作还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的,要认真调查分析新闻事实,尽可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对于当代新闻工作者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是永不过时的,只有广大新闻工作者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切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新闻作品,这种作品才能对群众思想有所引导,对中央政策路线的落实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时推动党和政府工作的不断完善。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告诫当代媒体工作者,要在本行业形成调查钻研之风,对每一篇新闻作品都要本着尊重新闻事实,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获取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权衡利弊,这样才能形成符合新闻宣传规律的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走转改”必须坚持新闻创作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改进文风让新闻贴近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最大政治优势,而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则是脱离人民群众。在当今转型时期,媒体人在“走转改”过程中依然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传媒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宣传的主体,随时了解百姓诉求,及时听取百姓呼声,始终代表百姓利益。文风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事业全面进步的生动展示。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来看,在当今社会媒体全面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过程中,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改掉那些华而不实、故弄玄虚的新闻作品,强调记者必须坚持走新闻创作的群众路线,新闻作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映群众心声。“文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切实改进文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可以说中央领导人已经身先士卒做出了改进文风的典范,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更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通过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着力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在“走转改”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改文风”,让新闻工作者改掉那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东西,保留有益的方面,才能真正改出成效来。要扎扎实实地改,一点一滴地改,真心实意地改,要像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那样一条一条地改,提倡不断积累,逐日精进。最终能使新闻作品以清新朴实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语言,亲切动情的表达,以群众看得进去、听得懂、记得住的“白话”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不断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传播理念,不断地改进新闻作品的文风,才能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世界潮流的优秀的新闻作品,这样的新闻宣传才是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的。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198

[2]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作文献选编[C].北京:新华出版礼,1990:4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作文选[C].北京:新华版社,1983:149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作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15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50

[7] 下决心改进文风[N].人民日报,2013—1—4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