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理论研究
刘少奇与满洲省委
柏晶

1929钲6月,时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的刘少奇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奉天,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开始了他在满洲披荆斩棘的战略生涯。到1930年3月奉命离满返沪,在这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他舍生忘死,兢兢业业,以其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掀开了我党在满洲斗争的新局面,为东北革命形势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组建新省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928年底,中共第三、四届满洲省委相继遭到严重破坏,使这一地区党的工作陷于瘫痪状态。在此危难之际,1929年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派刘少奇出任第五届满洲省委书记。此时,刘少奇虽染病在身,但仍欣然受命,在上海参加完中央召开的满洲工作会议,便即刻启程,辗转来到了沈阳。

刘少奇抵达沈阳后,很快就与省委接上了关系。为尽快打开满洲工作的新局面,他一到任,便将恢复和整顿各级党团组织作为省委的首要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首先从作为最高领导机关的省委自身做起。为建立起省委的坚强领导,刘少奇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议,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团结;健全规章制度,严密党团组织生活;选拔优秀干部,充实省委的领导力量。在刘少奇的艰辛努力下,满洲省委由原来“异常脆弱”的状态逐步坚强起来,省委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整个省委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都大大提高,为党进一步领导东北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在大力加强省委自身建设的同时,刘少奇也紧紧地抓住恢复和整顿各级地方党团组织的工作。他强调这项工作不宜孤立地进行,而应同发动和领导群众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为此,新省委成立后,刘少奇即派党团骨干到中东路各站、抚顺等厂矿企业中开展工运,到沈、哈等市郊开展农运,到一些学校和军队中开展学运和兵运。这些被选派去的同志身兼双重职责,既抓整顿党团组织,又抓恢复群众斗争,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推动了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在刘少奇为书记的省委领导下,到1930年3月底,满洲省委已发展为有委员5人,下辖宣传、组织两部及职工、军事、少数民族三个委员会,省委组织机构日臻完备;地方组织有哈尔滨特委及大连、抚顺等10个特支,共30个支部,党员206人。满洲党组织状况显著改善,党员数量与质量也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为发动纺纱厂大罢工被捕入狱,坚贞而机智斗争终获释

刘少奇经过一个多月对满洲省委及各级组织的整顿与恢复工作之后,遂把工作重点转到组织产业工人的大罢工上来,以取得经验,推动全东北群众斗争的开展。经一段时间深入地调查研究,他把著名的大厂——奉天纺纱厂作为发动工运的基地。为此,刘少奇于8月问派省委组织部长孟坚和组织干事杨一辰等深入到该厂,进行罢工前的准备工作。不久,二人回来汇报,说纺纱厂的群众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保证这一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罢工斗争取得胜利,刘少奇果断地决定亲赴纺纱厂,对罢工的准备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8月22日下午,刘少奇偕同孟坚来到奉天纺纱厂北大门外,按约定时间到纱厂参加党支部会议,在厂门外遭到厂警逮捕。原来,是有个姓崔的工人向厂方告发了厂党支部书记常宝玉约定与厂外来人接头的事。

刘少奇和孟坚被带到警卫队部受审。因为情况熟悉,刘少奇应对自如,不露破绽,将自己说成是从武汉来找个同乡,混碗饭吃。审问者令手下打刘少奇手板,边打边问,但刘少奇回答如故。厂方无奈,第二天将刘、孟、常3人解送到奉天警察局商埠地三分局,之后再被解送到了奉天高等法院检察处。刘少奇等3人被敌人从纱厂辗转解送到警察分局、法院,地方连换了三处,审讯却只进行了两次。凭着多年对敌斗争的经验,刘少奇对敌情作出了清醒判断,认为当局:第一,还没有抓到党的活动的真实证据,至多是当做一般的工潮看待的;第二,常宝玉一口咬定孟坚“煽动工潮”,但并没有供出其他同志,有争取他翻案的可能。于是果断作出决定:趁敌人还没有进行大审讯,加紧做常宝玉的工作,促其彻底翻供。几天后,法院开庭提审。首先被提审的孟坚坚决否认自己煽动工潮,大喊冤枉。接着出庭的刘少奇,胸有成竹地回答着法官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并声言此地没有法治,使平民无辜坐牢。最后被叫上来的常宝玉一改过去的口供,说自己以前是受刑不过,信口所说。提审法官见3人口径一致,又抓不到任何证据,便草草地宣布“休庭”了。又过了几天,法院“不予起诉,取保释放”的判决书终于下来了。在刘少奇的机智斗争下,在省委的大力营救下,9月下旬,他在身陷囹圄20多天后,平安地跨出了监狱的大门,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革命斗争之中。

三、全面领导中东路工人运动,斗争初获成效

为具体布置并指导中东路的反抗示威斗争,刘少奇打算亲赴哈尔滨。中央出于对刘少奇安全的关心,特嘱他不要在群众中露面。由于当时刘少奇刚刚到职,加上身染重病,而未能立即成行。但他对哈尔滨的斗争十分关切,先派李梅五赴哈专门从事组织领导群众的示威游行,接着又派任国桢去哈,以充实哈市市委的领导力量。9月中旬,刘少奇又派孟坚先行一步,自己在对省委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后,于26日赶到哈尔滨。此时,哈尔滨市委对中东路工人斗争的领导处于很不得力的状态。市委内部意见分歧,工作无所作为。刘少奇抵达后,仔细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并广泛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东路工人的斗争尽管处于低潮,但各单位斗争的形势也不平衡。刘少奇经过深入思考,积极支持郭隆真的正确主张,还补充提出“反对白毛子,联络苏联工人”的口号,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刘少奇的亲自指导下,哈尔滨市委召开会议,决定扩大三十六棚以外的各地各行业工作的怠工斗争,与中东路工人的斗争相呼应。这样,在刘少奇的悉心指导下,哈尔滨市委的工作步入了正轨,中东路工人的斗争也逐步高涨起来。

1930年1月初,由于形势骤变,更因为李梅五、孙秀峰的右倾取消主义错误,使刚刚发展起来的斗争遭到了挫折,哈尔滨市委对此忙乱不堪、手足无措。这时,刘少奇风尘仆仆,第二次来到哈尔滨,立即同市委成员一起分析当前中东路工人运动的形势,认真总结前段斗争的经验教训。在他的主持下,市委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对复工运动的领导上,并在他的建议下,将领导复工运动的工作重心选定在三十六棚。刘少奇亲自指导失业工人的斗争,并乘机名正言顺地成立了“失业团”,通过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了复工运动迅速向前发展。随着复工运动的兴起,在业工人反对工业维持会的斗争也高涨起来。刘少奇分析了形势,指出工业维持会的两派都是官厅蒙养的走狗,我们应建立自己的数色工会即工厂委员会,与其展开坚决的斗争。刘少奇为挽救刚刚诞生的工厂委员会,多次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出面于危险的公众场合。与此同时,刘少奇还和以李梅五为代表的党内取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他们无视批评教育并发展到严重叛党地步之时,刘少奇主持召集了专门会议,决定开除李梅五党籍,撤销孙秀峰党内一切职务,交由中央处理,为满洲党组织内部铲除了一大隐患,为中东路工人斗争的发展铲除了一大障碍。

就在刘少奇领导满洲省委准备进一步开展以中东路工人斗争为中心的全满工人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将群众的革命斗争引向高潮之际,党中央连电催他离满返沪,他遂于3月下句离开了东北。刘少奇虽在满洲只工作了短短8个多月时间,但却取得了卓著的政绩,永存史册。

 

参考文献:

[1] 郭德宏,等.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评传[M].吉林文史出版杜.2000

[2] 薛庆超.历史的选择[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 黄铮.刘少奇一生[M].中央文献出版杜.1995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