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剿匪是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史诗。今年是纪念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作为湘西剿匪主战场之一的辰溪县,在解放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今天,我们要铭记在湘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英烈,继承先烈们胸怀人民、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凝聚智慧力量,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在革命老区县——辰溪这片红土地上,建设文明和谐生态富裕的美丽家园。
悍匪猖獗民不聊生
湘西匪患起于明末,蔓延于清代,猖獗于民国。民国政府等封建统治者或剿或抚,屡剿屡败,最后纵匪养匪,官匪一家。解放前,湘西民谣“湘西无处不山,无山不洞,无洞不匪,土寇流贼多如牛毛”,就是当时匪情的真实写照。
解放初期,湘西匪患十分严重,遍及各个县区。中共湘西行署所辖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署共22个县,永顺分区有以张平、师兴周、瞿波平等为匪首的股匪69股3万余人,分别盘踞于永顺(今花垣)、龙山、桑植等6个县;沅陵分区有以张玉琳、徐汉章等为匪首的股匪42股2万余人,分别盘踞于辰溪、凤凰、麻阳等8个县;会同地区有以曾庆元、杨永清、彭玉清等为匪首的股匪49股3万余人,分别盘踞于怀化、芷江、会同等8个县;此外,还有2万余众的小股土匪无固定巢穴,匪众总数量达到10万余人。
10万匪众在大湘西地区以武力、地租和大烟对湘西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和血腥压迫,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形成了湘西“丁男不敢耕于野,妇女不敢织于室,老弱死于沟壑,壮者散于四方”的悲惨境地。同时,针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受反动势力的鼓动与招抚,在湘西建立所谓“反共游击基地”,组建“千里人防长城”,抓丁派款,逼民为匪,杀我军民,围攻我基层政府,妄图阻止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步伐。10万湘西匪众相继于1949年2月至8月发动“湘西事变”、沅陵“三•二”事变、辰溪“三•五”事变、麻阳政变、血洗黔城、泸溪骚乱、围攻湘西纵队等反人民反革命暴乱。一时间,四万平方公里的湘西土地上,处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350万湘西各族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
清剿顽匪解放湘西
“百战生英风,五溪流水凝碧血;千秋留浩气,九岭白云寄丹心”,这副对联记录着60年前,在大湘西山里发生的历时两年多、被写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的——湘西剿匪斗争。
1949年秋,为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进驻湘西,成立湘西军区,设立沅陵、会同、永顺三个军分区,所属第139师、140师、141师分驻沅陵军分区的辰溪县、会同军分区的芷江县、永顺军分区的永顺县,担负湘西22个县的剿匪和地方武装建设任务。
自1949年9月至1951年2月,历经初期剿匪、春季剿匪、中心区会剿、边缘区会剿等阶段,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歼匪9万余人。1949年10月14日,47军兵临湘西“门户”大庸,历时两天,顺利占领桑植,攻克大庸城,拉开了初期剿匪的序幕,歼降匪众1万余人,“湘西王”陈渠珍宣布和平起义,取得了初期剿匪的巨大胜利。1950年1月至3月,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打响了一场全面清剿湘西土匪的春季剿匪战役,先后解放古丈、凤凰、会同、靖县、绥宁、通道等县。1950年4月,根据中南军区高干会议精神,由47军军长曹里怀亲自指挥,由东向西,由北向南,有步骤地开始进剿匪患中心区。至6月,取得中心区会剿战役胜利。1950年10月至1951年2月,湖南军区集中47军、46军第136师及地方武装4万兵力,会同鄂、川、黔、桂的友邻部队,全面会剿湘西边缘地区股匪。
在湘西剿匪斗争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民兵和湘西各族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跋山涉水,无山不上,无洞不搜,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以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与生命,彻底肃清了湘西匪患,换来了湘西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美好辰溪
英雄战斗过的湘西大地,其后人不忘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解放军战士。为纪念和铭记我军在湘西剿匪战争的那段气吞山河、彪炳史册的峥嵘岁月,作为湘西剿匪沅陵区主战场的辰溪县,于1952年8月,建设了当时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地面性建筑——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
2002年,在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之际,我县举办了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文选德欣然题写园名——湘西剿匪胜利公园,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郑文翰中将及国防科大副校长的马伟志中将出任纪念活动筹建领导小组顾问,湘西剿匪战争主力部队的原47军军长黎原少将出席纪念大会。
10年间,我县重点建设了以湘西剿匪红色文化为主的县域文化,先后筹资500万元专门建设了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在纪念园建设了英雄铜塑雕像,对纪念堂进行了维修,建设了湘西剿匪英烈纪念碑,全力建设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这一集革命传统教育、文化产业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该纪念园已成为我县红色文化的标志,是全县广大干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摇篮。
革命战争年代孕育的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辰溪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在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之际,辰溪人民围绕县委“一化四建”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化工、能源、建材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制定“两山一品作文章,一带六化奔小康”的农业发展思路,及“两江三岸、山水园林、三产发达、功能强大”的城市建设规划,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道德模范评选、全民读书活动、提炼“辰溪精神”等有效载体推进文明辰溪建设;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实施城乡洁净工程、“三边绿化”等有效载体推进绿色辰溪建设;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为载体推进平安辰溪建设;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切入点推进法治辰溪建设。如今的辰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大局稳定,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78亿元,增速保持在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390元和4300元。
湘西剿匪,名垂青史;革命英烈,永垂不朽。辰溪人民将永远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团结务实、高效清廉的作风,勇往直前、昂扬奋进的斗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沿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方向,谱写富民强县、文明和谐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