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其他
黄励生平简介
杨放之,黄静汶
  黄励,湖南益阳人,1905年生。家境贫苦,七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和姐姐以帮人洗衣和做鞭炮为生。她幼年聪慧,很得舅父喜爱,被接去长沙,送进益湘小学读书。母亲不愿她在舅父家久住,又把她接了回来。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常帮母亲做些零活,没事时就温习功课。母亲见她勤奋好学,决意送她继续求学,这事得到舅父的支持和资助。她读完小学,即考入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选学缝纫。毕业后,在一所小学任教,业余坚持自修。1920年,她又考取了武昌中华大学文科。

五四运动以后的武汉,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浪潮高涨。黄励来到中华大学后,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斗争实践,思想认识及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女青年中,她曾以勇于斗争见称,得到师生的好评。1925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由于她活动积极,受到学校当局的注意,党组织决定送她去苏联学习,培养深造。这年10月,她秘密来到上海,在一个深夜里,登上黄埔江边的一艘苏联货轮,开始了去苏联的旅程。

这次同去的男女青年有好几十个。他们经日本门司港,于11月初抵达海参崴,然后乘火车去莫斯科。因为当时西伯利亚铁路设备十分简陋,仅这段路程他们就花了半个多月。

黄励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生活清苦,学习勤奋,经常以不要辜负党的培养和担目的期望自励。192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学习后,被安排在中山大学《党的建设》教研室工作,有机会使她在马列主义理论方面进一步深造。

黄励对当时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瞿秋白、邓中夏、王若飞等非常敬佩,认为他们是党的优秀代表,是最了解中国革命情况和对革命作过贡献的人;而对王明等凭借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兼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势力,攻击和诬蔑中共代表团的行为不满,认为这是搞宗派活动,旗帜鲜明地站在维护中共代表团的一边。1928年,她作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了在柏林举行的世界反帝大同盟代表会议。回莫斯科不久,又随邓中夏去海参崴参加第二次泛太平洋劳动大会。会议决定将设在汉口的泛太平洋劳动大会书记处迂来海参崴,她就被留在书记处,做《太平洋月刊》中文版的编辑工作。

黄励在海参崴工作了两年。她住在一位俄国老太太家里,每天到铁路车站的工人食堂吃饭。当时食品供应紧张,她一天只能吃到四两黑面包和几块咸鱼。生活虽然艰苦,但工作却活跃而愉快。她每天除编好报纸,着重报道中国的革命形势和工农红军在全国开展武装斗争的情况外,还经常到当地的工厂、学校作报告,或者同苏联朋友聚谈,为宣传中国革命,建立中苏友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黄励是一个秉性刚强和好动的人。她不愿意长期在海参崴过这种宁静的生活,而是更关注着祖国的遍地疮痍和人民的沉重灾难,向往着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烽烟,也怀念着自己久别的亲人和同志。她要求党组织派她回国,让她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要求很快得到党组织的批准。1931年9月底,她离开海参崴,先到赤塔,作好越境的准备。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她与几个同志扮成商人,登上一辆带车厢的马车,越过边境,然后赶到火车站,乘上去哈尔滨的火车;再到大连,坐上开往上海的轮船。这时,大家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高兴地说:“我们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来了!”

黄励回到上海,被党组织安排到全国济难互济总会(简称“济总”)任党团书记兼主任。“济总”的主要任务是营救被捕的同志,救济烈士和坐牢同志的家属。有的工厂还设有互济分会。这个机关表面上象个“家庭”,家长是朱姚老妈妈,朱晓云和黄励是老妈妈的“女儿”。其他成员还有“济总”宣传部长罗俊,彭湃的儿子阿松。黄励实际上是这个“家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她尊老爱幼,团结同志,把朱老妈妈当成亲生母亲,把阿松看成亲弟弟,经常帮助阿松复习功课。同志们对她也很爱戴,尤其是朱老妈妈,真是象母亲那祥为她操心,把“家庭”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素。

上海沪西区是日本纱厂集中的地方,掀起全国反帝斗争风暴的“五卅”惨案就发生在这里。黄励来到“济总”以后,先向沪西区委妇女部长帅孟奇了解各工厂的情况,然后深入到工厂区广泛地接触群众,走访工人家庭,同工人家属们一起做饭、哄孩子、裁剪衣服,还把自己编的歌谣教给孩子们唱。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北风呼呼声怒嚎,手提饭篮往外跑,望一望工厂未到,哎哟,哎哟!望一望工厂未到!马路跑过两三条,两只腿脚跑酸了,去迟了,工厂关门了!哎哟,哎哟!今天的工钱罚掉了!”这些歌谣孩子们喜爱唱,大人也爱听,很快就传播开来。因此,工人们都很喜欢她,乐意接近她,把自己的苦难讲给她听,甚至一些家庭纠纷,也要来找她解决,她很快成了工人的贴心人。

黄励在沪西区日华纱厂的互济分会工作时,了解到喜和纱厂的童工受资本家虐待的情况。这些童工大都是工头们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农村诱骗来的大姑娘。她们每天要劳动十一个小时以上,下班后,只能蹲在又黑又湿的屋子里,不让外出。为了帮助这些小妹妹,她来到喜和纱厂,先在女工中做工作,劝这些当大阿姐的要关心小阿妹的生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冲破各种阻碍,组织起这些女童工每晚到黄励在附近办的文化补习学校学习,由她教她们认字,给她们讲课,初步改变了童工们下班后就关进黑屋子的情况。在她的影响之下,进夜校来学习的工人也多了起来。

1932年1月,上海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有的参加抗日义勇军,有的做运输、救护工作,积极支援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由租界向闸北一带的进攻。这次斗争持续了一个多月。为了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总同盟罢工”的号召,上海五十家日本工厂的六七万工人,一律自动离开工厂,实行总罢工。沪西区的工人还成立了“沪西反日罢工委员会”,统一领导沪西区四万多工人的罢工斗争。喜和纱厂的女工们,走在支援十九路军的前列,同其他日本工厂的工人一起,坚持了两三个月的罢工。这次斗争,使黄励看到自己播下的革命火种,终于燃烧起来。

黄励工作大胆而又细致。她营救被捕的同志,主要通过“济总”的会员,多方寻找可靠的社会关系,动员家属亲友,动员社会知名人士,或聘请律师,由大家出面来保释被捕同志。她自己也到处奔走联系,想方设法,必要时,还动员群众请愿,向当局施加压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如1932年7月12日,江苏省委在上海共和舞台戏院召开全省各界群众代表大会,号召全省同胞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支援东北义勇军,反对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但这次大会遭到反动当局军警特务的捣乱,有几十名代表被捕。黄励闻讯后,立即由互济总会布置任务,四出宣传,并组织群众,包围上海市警察局,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及时给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1932年秋冬之交,黄励被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由于叛徒出卖以及省委机关不断遭到破坏,致使她的处境十分危险,因此,党中央曾决定调她去苏区工作。不料在临行之前,即4月25日上午11时,她在西爱斯路住处被叛徒周光亚带着军警和法国巡捕逮捕。敌人搜遍了她的房间和衣物,据国民党政府上海市警察局的档案记载,只有“大洋一元,小洋六角,手帕一块,钢表一只,眼镜一副”。

黄励在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同审判官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斗争。她把审判官对她的审讯,变成了她对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揭露和批判。如审判官说她只承认自己是“张秀兰”是“欺骗”时,她严词指出:你们国民党哪一天不在欺骗民众?!同日本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又不敢公布,这不是欺骗?上海是中国人的地方,却要外国巡捕来抓中国人,这岂止是欺骗,简直是卖国!当审判官要叛徒周光亚出来指认,并粗暴地制止她对叛徒的痛骂时,她怒斥道:这是什么法庭?是保护坏人的罪恶机构。她高声宣布:要是我当法官,不但要审判这个叛徒,还要把你们这些甘当亡国奴的卖国贼监禁和判刑!

这样的审讯当然无法进行下去,审判官慌忙地念了如下的宣判书:“根据本法庭审理结果,被告张秀兰原名黄励,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有廖平凡等人供认。依据《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七条,本庭决定被告张秀兰,将交由上海市警察局移提归案讯办。”就这样,妯被带上手绔,在深夜押上从上海去南京的火车,被转送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宪兵司令部。

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的女牢里,黄励见到了许多熟悉的同志,其中有钱瑛、彭箴、夏之栩、何宝珍、谭国辅、熊天荆等。起初,看守所对黄励颇为“优待”,让她住单人牢房,不锁门,可以自由出入,还允许她看报,妄图以此来“感化”她。她就利用这种“优待”的方便,给战友们传递消息,还扭工作做到一名看守牢狱的班长的身上。这个班长叫张良诚,原是个孤儿,黄励看出他有爱国心,于是主动接近他,教育他,使张良诚深为感动,逐渐同情革命,愿意为革命工作,曾秘密地为政治犯送消息,传信件,甚至把某些人的叛变行为告诉黄励。一次,张给黄励送来陈赓托交的一张纸条和五块钱,这事被同牢的吴少妹告发了,宪兵司令谷正纲大为震怒,立即枪毙了张良诚,并加强对黄励的看守。一些看守士兵背后指着黄励议论说:共产党真厉害,她就象水一样,哪里都流得进去。咱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哪天不杀人,可是她就不在乎,照样唱歌、谈笑,照样宣传,连张良诚都受她的影响,愿意帮共产党做事了。

黄励在狱中那种大无畏的镇定态度,极大地感染了周围的同志。大家都很关心她,有时问她的情况,她总是幽默地回答:大概快了,快到雨花台了。她曾剪下一绺头发,请同牢的钱瑛转交自己的亲人。她就这样做好随时就义的准备。

1933年7月5日凌晨,黄励听到女看守小声喊着她的名字,知道自己要去雨花台了,便从容地穿好衣服,把已洗好的衣物分送给夏之栩、钱瑛等同志作纪念,然后唱起悲壮的国际歌,昂首阔步,走出牢门。在囚车上,她镇静安详,并对押送的士兵说:你们都是穷苦人,穷苦人应该爱祖国。我是为了爱国,为了争取收复东北失地,所以被杀。但中国的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大家一齐起来斗争吧!

黄励牺牲时,还只有二十八岁,她用自己的鲜血,实现了要把青春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誓言。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