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旦平,原名宛明洲,又名宛运游,新宁县宛家岔村人,1900年12月27日生。父亲宛光诂,是个驾船的人。因家计艰难,无力送他六兄弟姊妹读书,他十三岁才上了私塾。他会读书,成绩好,四年后考入了新宁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秋,他来到长沙,又考入了岳云中学。因受长沙革命风潮的影响,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并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共产党人。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宛旦平入党后,在岳云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被中共湘区委于1924年保送去广州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先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当参谋,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在军内大搞清共运动时,他离开了第一军,来到武汉国民革命军十一军二十四师任营长。在讨伐夏斗寅叛乱的纸坊战斗中,在团长和参谋长都负了伤的情况下,他被师长叶挺指定代理团长,继续指挥全团战士,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终于击溃了叛军。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猛作战的精神,受到叶挺的赞赏,并被任命为团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
宛旦平参加南昌起义后,曾随部队转战广东潮、汕一带,不幸在揭阳被俘,押来长沙,投进监狱。他的哥哥宛方洲,正在汝城当县长,闻讯赶来长沙,保他出狱。
他出狱后,没有跟哥哥去汝城,而是留在长沙,设法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不久,被党组织派去上海作党的秘密工作。
宛旦平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并与同乡李竹青结了婚。他的工作,得到李竹青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因而使他的任务完成得更好。1929年5月,他奉命去广西工作时,李竹青热情地送他踏上了新的征途。
宛旦平是坐轮船绕道安南(今越南)于8月到达广西的,他按照中共中央特派员邓小平和张云逸的指示,在他工作的教导总队中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团员,建立健全党团组织。教导总队有学员一千多人,绝大部分是广东、广西党组织选送的党员、团员以及进步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这些学员后来大都成了建立红七军、红八军的骨干力量。这年10月,当广西省主席俞作柏和绥靖司令李明端反蒋兵败以后,他又按照邓小平的部署,随广西警备第五大队来到左江龙州,担任督办署警备队营长,与俞作豫等人积极筹划龙州武装起义。为了改造好这支警备队,他在部队中首先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组织士兵委员会,清洗不纯分子,并将他们“礼送”出境。他还及时处决了一贯克扣军饷、打骂士兵和高价倒卖烟土的两个排长,并从教导营调来一批党团员加强部队的基层领导,使这支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大为提高,并及时平定了一次叛乱。不久,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讨蒋南路军第一军第二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
1930年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在龙州宣布成立。李明瑞任左右江红军总指挥,邓小平任总政委。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邓小平兼任政委,宛旦平任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他还担任红八军军事委员会委员。
宛旦平作战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在一次平定收编武装叛乱的战斗中,能以少胜多,使龙州局势很快稳定下来,保证了红八军进攻南宁时能够顺利进军,没有后顾之忧。原来,当红八军挥师东进南宁时,原收编的黄庭儒、钟显章、及黄飞虎在宁明、龙州乘机叛变,到处杀人放火。宛旦平要求由他去剿灭这伙敌人。经军部同意后,他率两个连到达宁明县城,第二天即遭到叛军一千多人的包围,他沉着应战,先集中兵力猛攻西门之敌,将其击溃;然后向南门城楼进攻,由于城楼比较坚固,几次强攻不下,战至黄昏才将城楼炮眼炸毁,消灭敌人。第三天,他还指挥战士将飞临宁明上空扫射的法国飞机击落,然后回师龙州,指挥部队和工农群众,封闭了法国驻龙州的领事馆,没收了被帝国主义分子夺去的财产,并将他们驱逐出境。
左右江的起义,使国民党当局非常惊恐,他们急调军队进攻左右江地区。并利用内奸为他们探送情报。以致3月20日那天,龙州军民正在新填广场举行何建南烈士追悼大会时,就突然遭到桂系军阀梁朝玑师的袭击。在这种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宛旦平立即率领二纵队前去堵击,在白沙街、铁桥头一带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经过半天多的拼杀,双方伤亡惨重。但敌众我寡,红军毕竟难以支持,最后决定放弃龙州城,由他带一个营扼守铁桥,掩护红军向凭祥方向转移。
横在滔滔丽江上的铁桥,是连通龙州南北的唯一通道。宛旦平命令营长带领部队沿河拉开战线,守住河岸,自己亲自率领第二连把守桥头,多次打退了梁朝玑师的疯狂进攻,从上午一直打到晚上,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但他,这位红八军的参谋长,却被敌人的枪弹击中,牺牲在桥头的一棵树旁,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