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其他
蒋啸青生平简介
王德美,罗良
  主义勤宣马列,

春风广布芬芳,

权威号称湘南王,

教界斗山敬仰。

毕生坚持战斗,

牺牲义不投降,

音容宛在姓名香,

正气长留天壤。

这是后人为悼念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蒋啸青烈士而写的一首《西江月》词,较为确切地评介了烈士的光辉一生。

蒋啸青,原名式嘉,字常青,1882年9月12日,生于耒阳肥田乡的一户书香世家。父亲蒋翕琴,叔父蒋云屏,均有文才,名重一时。他六岁入私塾读书,十四岁即应童子试,得中秀才。1903年,他就读于衡阳船山书院,成了书院主持人王闽运先生的得意门生。1907年,他进南路师范(即省立三师前身)速成班学习一年,于1908年升入湖南优级师范,攻读博物科。毕业后,先后在衡州府中学和新民、成章、道南、蒸湘等中学以及省立三师、三中、三女师讲授博物学和社会学,并在三师、三中、三女师当过多年校长。辛亥革命后,他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深恶痛绝,曾发动学生参加倒袁运动。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他对长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势,曾发出“国家啊!统一啊!何时了哉”的长叹!

五四运动期间,蒋啸青是衡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他支持学生联合会,并任学联指导员。毛泽东曾赞扬衡阳学生运动的来势要比武汉迅猛,这是与蒋啸青的活动有很大关系的。他在三师对指导学生团体“心社”的活动尤为尽力。辅导他们出版油印小报《先锋》;为他们集资创办文化书社三师书报贩卖部;拿出自己的部分薪金购买新文化书刊给学生阅读,鼓励他们多思考和研究社会问题。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发起并支持衡阳各界人士成立衡阳国货维持会;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登台讲演,到湘南各县城宣传抵制日货。1920年,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发动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他带领衡阳教育界人士最先响应;何叔衡、夏曦率领驱张代表团来衡活动,又得到他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了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他说服了新任三师校长的颜方珪,明确提出“学为民用,学为国用,反对读死书”的主张。1921年冬初,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南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3年春夏间,三师掀起驱逐校长刘志远的学潮。由于军阀赵恒惕派督学梁铸球进行干预,蒋啸青与张秋人等共产党人被解除了教师职务,但他没有后退,而是支持学生到长沙请愿,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终于迫使省署当局恢复部分被开除学生的学籍,使驱刘运动取得胜利。此后,他也没有再回三师任教。

蒋啸青离开三师以后,曾被介绍到谭延闿部任职,后随军赴粤,多次写信动员衡阳的进步青年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他奉命回到衡阳,参加中共湘南特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他一面教书,一面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4月间,国民党衡阳临时党部成立,他任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与此同时,他还吸收罗子平、王球、邱海岚等一百多名进步学生、工人、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办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农村教育讲习所,为各地开展农民运动培训了大批骨干。

“马日事变”后,蒋啸青转移来到武汉,因没有找到党组织,去上海又没有路费,只好潜回耒阳,带着胞弟蒋次青、堂弟蒋式麟、儿子蒋乐群等在上架、大义一带组织武装打游击。1928年4月18日,他所在的上架古楼山被敌人包围,在与敌激战中,弟弟次青、式麟和儿子乐群都相继中弹牺牲,他自己也因受重伤而被捕。

耒阳当局为使这位深孚众望的学者蒋啸青屈服,曾对他施展了种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而他均一笑置之,并正告敌人;“叫我投降,你们找错了人。人生在世,难免一死,若死得其所,实为快事!”4月26日,他被敌人杀害于耒阳肥江,时年四十六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