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其他
毛福轩生平简介
田余粮
  看过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的观众,一定都对这位警官的传奇斗争经历有极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曾任中共韶山支部书记的毛福轩烈士。

毛福轩,号恩梅,湘潭县韶山冲人,1897年4月29日生。父亲毛俊明,是一位勤劳忠厚的农民,靠给地主做工维持一家生活。他小时也受雇给别人放牛。十四岁那年,因闹灾荒,跟着父母外出乞讨,逃荒到南京、江阴一带。以后,父亲被清政府抓去在江阴炮台当兵。不久,他父亲因耳朵被炮声震聋,眼睛被炮烟弄瞎而被赶出军营。毛福轩只得扶着父母,带着小妹,艰难地返回韶山,以做长工、打短工来养老扶小,过着极贫困的生活。

艰难的生活折磨,使毛福轩思考着许多问题,如富人为什么不劳而富,穷人为什么劳而不富等等,但又不得其解。只有韶山冲上屋场的毛泽东,最能解答他的问题,而且把道理说得透澈,因此,只要毛泽东回家,他就要去登门求教。毛泽东也乐意同他交谈,把他看做自己在乡间的一位挚友。

1922年秋天,经毛泽东介绍,毛福轩来到长沙,在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当校工。一面做事,一面学些文化知识。在何叔衡、夏明翰等共产党人的热情帮助下,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思想认识有很大提高;加上自己的努力,使他不仅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把一些道理同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和分析,为自己多年想不通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为了能到实际斗争中去锻炼,他受毛泽东的派遣,和毛泽民一起,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做工人消费合作社的工作。同年末,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底,毛福轩受党组织的委派,从安源回韶山做党的工作。次年2月,毛泽东也回到韶山从事农民运动。于是他和柳季刚等成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他用走亲访友、挨户串门的方法,同农民群众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发动他们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土豪劣绅作斗争。到第二年3月,他在韶山团龙豹湾就组建了一个农民协会,并在一些地方办起了农民夜校,动员男女农民上学。对这一件新鲜事,有的农民很不习惯,甚至阻止妇女上学。为此,他动员妻子贺菊英和妹妹毛霞轩带头上夜校。他自己还登台讲课,通俗地解释农民受苦的原因,易懂易记,成了受农民欢迎的老师。

“五卅惨案”前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毛福轩还着手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了毛新枚、庞叔侃等四人入党。并在毛泽东卧室的楼上,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然后由毛泽东主持宣布正式成立中共韶山支部,毛福轩任支部书记,建立了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雪耻会。为了声援青岛、上海工人的斗争,毛福轩等党支部成员,积极组织三四百农民及小学教员、学生举行反帝爱国示威游行,组织宣传队、演讲队,到各处开展宣传活动。他还利用合法的斗争形式,改组了由劣绅长期把持的学校,更好的发挥这些学校师生在反帝爱国运动中的带头作用。在大旱之年,地主豪绅囤积谷米,抬高粮价,他带领农民开展平粜阻运的斗争。他曾集合几百农民,赶到银田寺河边,将豪绅准备运往湘潭的粮船扣留下来,再将粮食平价卖给农民度荒,取得了平粜阻运斗争的胜利。

韶山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军阀赵恒惕的不安,并密令湘潭县当局逮捕毛泽东。毛福轩在掩护毛泽东去广州后,仍然着力推动韶山农民运动的继续发展。他又发展了贺尔康、毛月秋,王淑兰等一批先进分子入党。到1925年底,在上七都地区发展了一百一十多名党员,成立了韶山的党总支,毛福轩任总支书记。他还根据毛泽东从广州寄来的农民协会组织章程,对二十多个秘密农协组织进行了整顿,在各乡雪耻会的基础上公开成立农民协会,参加的农民越来越多。他还在银田寺创办知行合践社,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先后派遣二十多人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叶挺独立团和《政治周报》社等处工作和学习,为党输送了一批骨干。

1926年3月,毛福轩被任命为中共湖南区委特派员和农运特派员,负责湘潭、湘乡、宁乡三县边区党的工作和开展农民运动。为了建立和壮大农民武装,保卫农民运动的成果,他和湘潭特委书记庞叔侃等研究讨论决定,设法夺取韶山、银田寺两个团防局的枪支。他们先以区农协的名义,勒令银田寺团防局交枪,银田寺团防局长汤峻岩在逃跑前把枪埋藏起来。他知道这一情况后,带领几百名梭镖队员,包围了团防局,挖出二十多条枪;然后将抓回的汤峻岩和保产党头子张茂卿公开处决。6月,他们还组织侦探队、运输队、敢死队、慰劳队、疑兵队直接参加和支援北伐战争,保证了北伐军在湘潭作战的顺利进展。8月,湘潭县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时,他被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他的工作,曾受到1927年初前来湘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毛泽东的赞扬。

3月,毛福轩以湘潭县区乡自治筹备委员会特派员身份,前往株洲马家河一带筹备区乡自治,发展农民武装。“马日事变”后,他按照临时省委的指示,组织当地农军集中株洲,准备参加进攻长沙的战斗,后因奉命撤退未果。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奉中央命令回湘改组湖南省委,毛福轩当选为省委委员。会后,他赶回韶山,准备组织武装策应秋收起义。这时,韶山已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他白天躲藏在韶峰山下的一个石洞里,到晚上才出来活动。这年冬,他被调到长沙,以开米粉铺为掩护,负责省委秘密交通站的工作。1928年春,他又被调往上海,投入另一特殊战场的战斗。

毛福轩来到上海后,为了解和熟悉情况,先做了一年党的地下出版发行工作。然后,他化名毛恩灏,打入国民党政府金山县警察局,当了一名巡警。到1930年秋,他根据江苏省委的指示,与金山县委设在朱泾镇木货店的秘密交通站取得了联系。此后,他便通过这个交通站,开始指导县委的军事工作。

为了在敌人营垒里站稳脚跟,取得上司的信任,他凭自己的机智勇敢,替局长施鹏程完成了好几次私人的“秘密差使”,其中包括把警察局查到的鸦片烟土又暗地转卖给鸦片贩子。特别是在一次追捕金山犬土匪太保阿书的战斗中立了功,深得局长赏识,很快被提升为金山县各机关联合办事处专员、金山县警察局第三分局局长。

毛福轩当上分局长后,利用职务的方便,更是多方为党搜集情报,设法救护革命同志。同年冬,中共金山县委领导人丁瑞章(即丁锐)被叛徒出卖,县公安局正准备前往干巷逮捕,他得知消息后,已来不及通知,急中生智,便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逮捕任务”。他带着三名巡警来到干巷丁家门前,故意大喝一声:“丁瑞章在家吗?”丁瑞章从门缝里看见是四个全副武装的军警,立即出后门逃走,而他则只进屋搜查一番了事。他为了执行江苏省委搞枪的指示,曾多次冒险进行着特殊的战斗,把敌人的枪支弹药输送到党领导的游击队。有一次,他得知有一支二十多名携枪的军警要乘船经过亭林一带,立即通知县委部署截枪方案,游击队在他的巧妙配合之下,顺利地夺取了这批枪支。

毛福轩在敌人的堡垒中战斗了三年,直到由于叛徒告密,于2月27日晚被从南京派来的特务和上海警察局监察处的军警逮捕,被关进上海市警察局。在狱中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审讯,叛徒指认,而他回答只有一句话:“要杀就杀,不必多言。”不久,敌人把他作为“要犯”解往南京,关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在牢狱里,他曾将一个伪装囚犯的探子狠狠揍了一顿;接着敌人又将一名叛徒同他关在一起,胁诱他写“悔过书”,也被他严词痛斥,并利用看守班长送开水之机,一手夺过水壶,砸在另一个伪装囚徒、劝他自首的叛徒头上。当敌人宣布要对他下毒手时,他神情自若地告别了其他难友,说自己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战斗吧!然后给亲属留下一封遗书,昂首向刑场走去。这一天是1933年5月18日。他牺牲后,遗体被人们安葬在雨花台,时年三十六岁。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谈到毛福轩为党捐躯的情况时,曾感慨地说:“一个农民出身的同志,学习和工作那样努力,一直到担任党的省委委员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曾拜访了毛福轩的妻子贺菊英,并对他说:“毛福轩同志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1964年,周恩来来韶山参观,当看到毛福轩的名字时使说,毛福轩同志,我在上海时认识他。并关切地问起烈士的后代,对毛福轩烈士表示了深切的怀念。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