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超,又名轶超,字学谦,号卓然,1899年2月27日生于耒阳县导子乡芷江村一个佃农家庭。他7岁入村私塾启蒙,两年后,进初小学堂读书。12岁那年,父母双双去世,幸得哥哥及亲朋资助,考入县城杜陵高等小学就读。
1920年,刘铁超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不久,经同学帮助,谋了个水上警察的差使。后来他来到湘军总司令部任军需官。1925年1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年6月,他作为学生兵参加了平息滇、桂军阀叛乱的战斗。10月,又参加了第二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1月毕业后,被留在军校任教于第四期政治科。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刘铁超调任北伐军左翼总指挥部少校宣传队队长。北伐途中,他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并卓有成效。他随北伐军到达武汉后,被编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刘铁超随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陈毅转赴江西,于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起义军南下广东严重受挫后,又随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余部,转战于闽赣粤湘边,并于1928年1月,返回家乡,参加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后,成立了红四军,刘铁超便在红四军工作。
1929年10月,刘铁超奉命到由吉安等县游击队组建起来的赣西第三纵队工作。10月下旬,三纵队奉命改编为江西省红军独立第三团,刘铁超任团长。随即他按中共赣西特委制定的“攻取吉安”的行动计划,率部向吉安发起攻击。11月下旬,刘铁超率领独立三团,配合兄弟部队准备攻打安福枫田之敌时,赣西敌军乘虚而入,对万安苏区形成包围之势。刘铁超指挥部队,在固江奋力反击,击溃了敌军的疯狂进攻,并缴获步枪十余支,子弹数箱,保卫了苏区。
12月10日,刘铁超率领独立三团,配合独立二团在赫里与敌人一个营展开激战,毙、俘敌军200余人,缴获步枪130余支。在刘铁超指挥下,独立三团在一个半月内,连续取得了7次战斗的胜利。
1930年2月,刘铁超调到中共赣西南特委工作。他协助特委主要领导人,在巩固发展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地方武装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0年8月,刘铁超出任红二十军军长。这时,中共赣西南特委决定,以红二十军、红军学校和青年干部学校的学员为主力,并调集十万“精勇工农”相配合,第八次攻打吉安。8月25日,他率领红二十军在吉安城西南郊歼敌一个营,击溃敌一个团,俘敌400多人,缴枪400多支,迫使敌军退守吉安城。
9月5日,红军对吉安发起总攻击。刘铁超率领红二十军向真君山迅猛推进。真君山有敌重兵把守,工事坚固,红二十军打得十分艰苦。在久攻未克的情况下,刘铁超按特委决定,率红二十军撤出战斗,开往峡江休整待命。10月3日,在红一军团发起的第九次攻打吉安的战斗中。刘铁超指挥红二十军于拂晓从正面向真君山、天华山一线之敌发起进攻,与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为左翼、右翼红军主力向城内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晚9时左右,刘铁超率红二十军配合兄弟部队发起夜战,终于攻克吉安城。随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正式成立,刘铁超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委员。
正当赣南苏区革命形势进入蓬勃发展之时,同年12月7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派李韶九到江西省行委和红二十军肃反,将江西省行委、省苏维埃和红二十军的一批领导干部作为“AB团”要犯关押起来,严刑逼供,以致酿成了“富田事件”。“富田事件”的发动者,率领部队包围了红二十军军部,李韶九逃脱,刘铁超却遭扣押。他被释放后,奉命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参谋。
1931年10月,刘铁超调任红三十五军军长。不久,三十五军整编为独立第三师,他改任师长。这时,正值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独立三师的主要任务是消灭以瑞金为中心的各县反动地方武装,巩固苏维埃政权。而这些反动武装多龟缩在“土围子”里,伺机出动骚扰。为此,刘铁超率领独立三师,将新坡、下坝、万田等几个土围子一一端掉,接着又全歼了当地的反动靖卫团武装,不到一个月,即基本上肃清了瑞金周围的反动武装势力。
1932年春,刘铁超率部攻打于都县的登山、葛坳、杨梅头等几个土围子。这些土围子相距不过10里,呈鼎角之势,其中以杨梅头土围子最大,占地几十亩,围墙均用大石头筑砌,高丈余,由敌靖卫团500来人把守。刘铁超率主力包围杨梅头土围子后,在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