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评论 > 其他
蔡和森的被捕与牺牲的历史情况
韩泰华
  72年前被捕牺牲的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蔡和森的名字和他的光辉业绩并不很陌生,但对于他的被捕与牺牲的具体情况却很不清楚。

为了弄清蔡和森被捕与牺牲的情况,笔者曾先后访问过蔡和森的部分亲属和一些老同志,并阅读了许多研究者所写的有关史书与文章,但始终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在中央档案馆里,也没有查阅到与此有关的文献资料。于是这一问题,竟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悬而未解的历史之谜。

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可了1936年共产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署名“李明”的《纪念蔡和森同志》一文的说法。作者“李明”,是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和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李立三的化名.(李立三从1930年12月至1946年1月在苏联的15年间,一直使用“李明”这个名字)。他在该文中写道:蔡和森是1931年在香港被捕的,后被引渡到广州。文章特别强调指出:反革命刽子手极其残酷地把蔡和森的四肢摊开,钉在墙壁上,活活打死,蔡的胸脯被刺刀戳得稀烂。

许多介绍蔡和森生平的史书与文章,在谈到其牺牲的具体情况时,几乎都照搬李立三的这一段描述文字,并且成了一种传统的说法。当然,李文中指出蔡和森于1931年在香港被捕并引渡到广州,这是符合史实的。但该文没有具体说明:蔡和森是何时被捕、何时被引渡、何时被杀害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其中关于蔡和森是如何被敌人杀害的记述,有悖于当时的历史事实。

蔡和森是在十年内战时期非常严重的白色恐怖统治下被敌人逮捕的,而且他的被引渡和被杀害都是秘密进行的,加上又无从査寻有没有仍然健在的见证人,所以更增加了弄清这一问题的难度。因此,若能查阅到有关的敌档资料,并参照其他史料,加以客观地分析与判断,才有可能如实地弄清情况和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

在蔡和森被捕牺牲后半个多世纪的时候,我们通过査阅新发现的敌档资料,才真正拨开了这一历史谜雾。

我们新发现的有关敌档资料,包括蔡和森被捕与牺牲后,反动当局的“原呈”密报以及“胡世辉即蔡和生供(词)”等。“胡世辉”,是蔡和森被捕后的化名。这里所说的“蔡和生”即蔡和森。

在这些敌档资料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于1931年8月中旬签发的“原呈”密报。在该“原呈”密报中,有如下的记述:

本年(即1931年——引者注)六月十日梁(指特别侦缉队的梁子光——引者注)由该员等合同港警探,在港洛克道四百六十四号三楼,破获赤匪海委机关一起,拿获赤匪要犯赵普生、方世林、李庆全、林剑彩、胡世辉(即蔡和森——引者注)、李丙等六名,并搜获赤匪文件刊物,均留押在港政府。再经赴港交涉,旋由港政府通知,定于六月十二(日)晚,将赤匪首要胡世辉一名秘密递解出境,复经预派队员霍保、邓冠等,由港跟踪去东安港轮将其拘获,解办前来。当经(审)讯,据该犯胡世辉即蔡和生供称:年三十七岁,江西萍乡县人,直认前在萍乡县立中学校毕业,曾充小学校教员,又曾在北京大学肄业。民国十五年往南洋吉隆坡埠,曾在兢业两(高)等小学(任)教员。于民国十五年七月,由罗俊介绍我加入马来共产党,(民国)十六年八月,曾负责兢业学校支部书记。(民国)十八年春季,又改负责共党南洋临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直至今年(即1931年一引者注)四月,因共党广东省委各机关以及负责人多被破获、当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写信寄去马来共产党中央,声明此事.请派三数干部同志来港,听候广东省委分配工作。今年五月、由马来共党中央派我来港,并嘱我如到港时,通讯往湾仔洛克道四六四号三楼王世荣收,广东省委便有人找接头。我到港时依(嘱)迅(速)通讯,果有省委组织部长万俊找我接头谈话,并派我为负责省委宣传部干事。现又正由共党中央派我为负责广东省委委员。本指定李一秋为省委书记,因李一秋在沪未到,又由共党中央指定我为负责代理省委书记(即主席)。

在该“原呈”密报中,还有“并供开有在港澳各县之赤匪姓名、住址,以及赤匪活动等情形”,但“业经密饬职队派驻港澳密探等设法查拿,尚未査获”等记述。显然,这里所说的'尚未查获”的原因,是由于蔡和森所供出的人名、地名等都是不真实的。此“原呈”密报,最后特别强调:“除将该匪胡世辉即蔡和生一名,当经于(1931年)八月四日执行枪决、并饬严缉供开赤匪归案究办,另据情分呈。”

从上述摘引的“原呈”密报以及“胡世辉即蔡和生供(词)等敌档资料中,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蔡和森是1931年6月10日在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当局逮捕的。

第二,同年6月12日晚,他由香港被秘密引渡到广州。

第三,关于蔡和森最后被杀害的情况、并非像李文中所说:敌人将其四肢摊开,钉在壁上,活活打死、胸脯剌烂;而是1931年8月4日在广州被“执行枪决”的。

第四,从“胡世辉即蔡和生供(词)这份敌档资料看,它不是蔡和森的亲笔供述,而是审讯笔录。可以看得出,当时蔡和森并没有主动向敌人供出什么真实情况。由于是提审笔录,因此把一些人名都写错了。例如:把蔡和森写成“蔡和生”、项英写成“方英”、关向应写成“关响音”等。

第五,敌人并未因有了蔡和森的“供词”而有所缉获;党的组织也没有因此而遭到破坏。因为在该“供词”中,除了提到人所共知的毛泽东、朱德、贺龙等几个人的名字外,所供出的蔡和森自己的情况,以及其他人名、地名等,都是为了蒙骗敌人而编造的。这使敌人未能达到自己的反革命目的,使其“査获”落了空。由于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认定:蔡和森是“赤匪要犯”、“共匪首要”、“共党重要人物”,并且所供也使之无一“缉获”,遂决定将其枪杀。

已故中共党史专家廖盖隆教授,对蔡和森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很重视和认真审阅了这些敌档资料。他认为,这些新发现的敌档资料,对了解蔡和森烈士被捕牺牲的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对蔡和森的深入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并指出:从供词看,籍贯和履历都是假的,所供人名、地名也是假的,因而敌人无所缉获。因此,这个供词无损于党和蔡和森烈士英名。

蔡和森牺牲时,年仅36岁。他的牺牲是非常壮烈的。他的被捕牺牲,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正如邓小平在纪念蔡和森烈士的题词中指出的:“蔡和森同志是我们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