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张坊镇虎坳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任区、乡秘密交通员。次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6军团第18师52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起任新四军第4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14团副团长、团长,第2师6旅副旅长,第5旅副旅长兼路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苏浙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浙东地区大规模春、夏季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20军军长,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参加第二至第五次战役,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2年回国后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福建前线炮击金门作战。1968年后,任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1975年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90年4月5日在北京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