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县人,1924年2月22日出生。1943年考入湘雅医学院。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湖南和平解放前夕,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他积极组织学生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参加迎解斗争。长沙和平解放后,他被推选为群众代表,参加了湘雅医学院接管委员会。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湘雅医学院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获得者。1955年被派往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学高级师资班进修。回校后任生理学讲师、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并兼基础课部中共教师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57年4月又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59年任湖南医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文革'期间受冲击。1980年后,相继当选为丸三学社长沙市委第三届副主委,九三学社湖南省委第一、二届副主委。1984年任湖南医学院院长。1986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辞去院长之职,专任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血液生理研究室主任。1988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1993年任省政协副主席。
他长期致力于生理学教学研究工作,在组胶受体对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周期的影响、白血病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征及其与癌变的关系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是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血液生理学专家。1965年,他参加了《血液生理学专辑》编写工作,其后又参加了全国统一教材《生理学》、《生理生化与医学》、《内分泌生理学》的编写,主编了《植物神经系统生理学》、《生殖功能及其调控》等医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着手主编《血液生理学》,为中国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实验血液学研究所进修,师从国际著名实验血液学家Byron教授,对多功能造血干细胞表面受体的研究取得独创性发现。回国后,带领生理学教研室人员和研究生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索,其中关于'组胶受体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成果,获1985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1987年和1989年,先后出席了在东京、巴黎召开的国际实验血液学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学者的极大兴趣。
他是国家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生理学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际实验血液学会会员,国际细胞克隆杂志编委。他的业绩已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传记研究室所编著的《世界名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