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人,别号光奎,笔名白圭、南方望,1912年4月4日出生于湘潭县茶恩寺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2年起在小学执教。1933年开始从事写作。1942年,任湖南省教育厅专员,后又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编译局上校专员。1946年,被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美术委员会聘为委员,并任国防部新闻局专员,编辑《新时代》军队刊物。1947年9月,调北平西苑新闻分班任课。1948年冬,由国防部调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秘书。新中国成立前夕,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先后受聘任中国文化书院、辅仁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教授,同时,还担任过台湾警备司令部顾问、总政治部特约研究员、政工干校政治作战班上校教官、台湾考试院特种考试和高等考试委员、史政局审查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三组专门委员等职。1981年11月3日,他响应叶剑英委员长和平统一祖国的九项建议,毅然从台湾到北京定居。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民革中央第六届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他在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继处女作《治安与富强之连锁政策》出版后,又出版了《人生指南》、《真人生论》、《作文讲话》、《人本论》、《孔子的思想研究》等著作。在绘画方面,他曾拜齐白石为师,作品《蚕桑图》和《群虾图》被老师评价为“高出白石弟子三千”和“余画虾三十余年,为弟一旦得之”。他是研究三民主义的专家,在台湾的32年中,他不仅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三民主义的著作,如《三民主义政治学》、《三民主义政治浅说》、《孙总理思想研究》、《政治作战概论》、《民权主义与现代政治思想》、《孙总理思想之研究》、《国父学术思想新评论》、《三民主义研究》、《国民政治学说》等。同时,还编纂有20余万字分为12册出版的“国父思想”丛书。他在政略方面也很有见地,认为政略的运用,远在战略运用之上,政略是决定国家命运和世界和平的唯一关键。
1985年10月8日在长沙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