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韩 |
|
湖南省桂阳县人,1920年9月生于桂阳县一农民家庭。1930年起先后就读于桂阳县流峰小学、衡阳船山中学、长沙大麓中学和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1942年10月至1946年6月就读于国立中山大学。 |
|
【1920-?】 |
• 李振军 |
|
结业时留校工作,后上前线参加战斗。历任抗大二分校指导员、第一军分区组织科长、旅组织科科长、政治干校教育主任、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参加解放东北,任东北军区纵队副秘书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军秘书长、兵团干部部副部长。建国以后,任师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长、五十五军政治部主任。 |
|
【1920-?】 |
• 焦林义 |
|
河北省平山县人,1920年12月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干党。曾任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沫水县委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1944年后任平西地委宣传部长、沫水县委书记、宜昌地委组织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东江地委第二书记,粤东区委第一副书记、书记,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委常务书记、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广州市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委常务书记。 |
|
【1920-2005】 |
• 苏钢 |
|
山东省乐陵人,1920年生。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南一专署公安局局长,中共冠县县委书记,冀南南下第六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大冶地委秘书长,武汉国棉一厂党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 |
|
【1920-?】 |
• 何绍勋 |
|
广东省番禹县人,1920年7月21日生于北京。幼年随父母在平、津读小学。1932年全家迁回广州,入广州私立培正中学读书。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1940年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夏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四川省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在著名地质学家杨敬之、赵家骤等指导下,对四川西北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负责编写了调查报告,编制了20万分之一的重庆地质图。1946年考取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公费留美气象实习人员。 |
|
【1920-?】 |
• 胡继宗 |
|
河北省肃宁县人,1920年生于肃宁县。初中毕业后在河北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卫生实验处技正、处长、县青救会主任、县武装部部长、冀东迁湾丰县委书记、县武装部部长、丰玉尊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十五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 |
|
【1920-1974】 |
• 钟期荣 |
|
湖南省长沙县人,女,1920年7月29日生于湖南省。1939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是该系唯一的女学生,1943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1944年参加高等司法官考试,被录取为当时中国第二名女法官,派任四川实验地方法院代理推事。1949年辞职到法国读书。 |
|
【1920-?】 |
• 李瑞山 |
|
1955年后,任湖南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并先后兼任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长沙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在湖南工作了18年。 |
|
【1920-1997】 |
• 康濯 |
|
湖南湘阴人,原名毛季常。1938年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八路军120师随军记者。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工人报》《时代青年》主编。 |
|
【1920-1991】 |
• 齐寿良 |
|
山西省定襄县人,1920年4月出生于定襄县军家贝村。1937年考入中共晋东北特委和定襄县委创办的定襄学院学习,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9月任定襄四区抗日自卫大队教导员。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区武委会主任。1942年5月,任定襄一区区委书记。 |
|
【1920-2013】 |
• 傅举孚 |
|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20年5月19日生。1945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赴美国丹佛大学留学。1948年获工程硕士学位,即入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毅然中断在美国的学业,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事业。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兼系主任,天津大学、河南化工学院副教授,北京化工学院(今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学会化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工组成员、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中国代表。 |
|
【1920-?】 |
• 秦德远 |
|
湖南省沅陵县人,1919年2月出生于贵州。193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任延安抗大助教。后又入延安马列学院深造。历任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和总卫生部政治处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和代教育股长 ,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政治教员、政治部主任,晋绥五省联防军随营学校和贺龙中学教育科长 , 晋绥后勤政治处宣传股长,绥远三兵团后勤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及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厅人事科长。 |
|
【1919-1990】 |
• 石邦智 |
|
湖南省花垣县人, 曾用名田老保,苗族,1919年9月出生于花垣县花洞镇茶园坪村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以砍柴、放牛、种田谋生。1934年7月在湘西龙山参加红军,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
|
【1919-2006】 |
• 蓝亦农 |
|
湖南省茶陵县人,曾用名蓝野农、蓝甲基,1919年出生。曾任红军部队的宣传队长、宣传部干事。1938年9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总部工作,历任巡视团团员、野战政治部警卫连指导员、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 |
|
【1919-2008】 |
• 黄彰健 |
|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9年2月生。抗日战争爆发后,考入中央大学,1943年毕业获中央大学文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49年以后随中央研究院迁居台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员、科学委员会国立研究讲座教授,198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9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语言校勘和研究中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引起了台湾和海外学术界的关注。 |
|
【1919-?】 |
• 周惠 |
|
江苏省灌南县人, 原名周惠珏,1919年生于江苏农村一个大家庭。兄弟都参加了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家庭。1937年参加革命,在南昌做青年组织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以后,任中央青委延安县工作团团长、中共中央北方局青委委员、北方局偏城县工作团团长、太岳二地委委员兼土敏县委书记。 |
|
【1919-2004】 |
• 陈郁发 |
|
安徽省舒城县人,1919年10月出生。1934年8月在皖西北参加红军,1935年初加入共青团。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49年,先在皖北游击师当战士、班长、青年干事,后任晋西北区党委巡视员、山西文水县委书记兼大队政委、文汾中心县委敌工部长。 |
|
【1919-2001】 |
• 陈洪新 |
|
1978年7月任湖南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1979年4月任湖南省农委副主任兼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农科院党委书记。1985年6月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
|
【1919-?】 |
• 丁维克 |
|
陕西省礼泉县人,1919年11月生。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员、山西省代县自卫队总队长、代县公安局局长,张家口市公安局所长、热西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天津市公安局科长。1949年6月随解放军南下湖南工作,任长沙市公安局科长。 |
|
【1919-1998】 |
• 张立宪 |
|
陕西省咸阳县(今咸阳市)人,1918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广州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国防工业工作部部长等职。 |
|
【1918-1986】 |
• 纪照青 |
|
山东省夏津县人,1918年6月出生在夏津县东李官屯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上学。1933年8月考入夏津县立师范学校学习。求学期间,针对校长的贪污腐败行为,曾组织同学发起罢免校长的请愿活动。1936年8月师范毕业后,到本县四区刘兴裕庄小学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学校停办,回家务农。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津浦支队工作团,任政治处工作人员。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
【1918-1993】 |
• 黄仁宇 |
|
湖南省长沙人,1918年出生。其父黄震白曾为同盟会会员,自幼受到家传爱国情操的影响。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抗战开始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入成都中央军校,于十六期第一总队毕业。军校毕业后,任陆军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4年5月,曾在缅甸客支那负伤,授予海陆空军一等奖章。 |
|
【1918-?】 |
• 陈旭麓 |
|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1934年人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继人贵阳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3年春毕业,先后任教于贵州修文中学、双峰县青树坪起陆中学、重庆赣江中学。1946年冬受聘上海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兼圣约翰大学教授,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投身民主运动。 |
|
【1918-1988】 |
• 卜占亚 |
|
天津市蓟县人,1918年5月出生于蓟县板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日军侵占冀东后,中共在前县组织了人民武装抗日自卫救国会,他担任交通员。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到县人民暴动,被调往晋察冀一分区六团三营十连任指导员。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4年调晋察冀党校学习,任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十一团总支书记。日本投降后,奉命带领一个半连的人到东北建昌一带扩大队伍,组成一二O团并任团长兼政委。在国民党军进攻热河时,指挥全团胜利地完成了保卫承德的任务。在辽沈战役中,任东北野战军八纵队一三五师四O四团政委,受命攻打锦州东大梁,全团打得勇猛顽强,经过激战,歼敌近千人,抓获国民党锦州副总指挥盛加兴和师长景阳,受到野战军政委罗荣桓的表扬。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辽西大会战与平津战役。 |
|
【1918-1999】 |
• 文传源 |
|
湖南省衡山县人,1918年5月出生。从小刻苦学习,立志科学救国。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从事航空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
|
【1918-?】 |
• 王克勤 |
|
湖南省邵阳人,女,1918年生。1936年高中毕业后公派赴美深造,先后就读于密西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为美国GamaSigma荣誉会员。 |
|
【1918-?】 |
• 孔安民 |
|
浙江省安吉人,1918年出生。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陕北公学分校、中央青委干训班学习。1939年起,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青年部学生会主任、党团书记、广联、会青年宣传部长、区委书记、县城工部部长、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4年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天津市七里区宣传部长。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进入湖南,任长沙市团委书记、市企业党委书记、长沙市总工会副主席、主席、市委常委。1954年担任长沙市委第二书记、长沙市委副书记、常务书记、市政协主席。 |
|
【1918-?】 |
• 万达 |
|
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1918年2月15日出生于林县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考人河南开封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积极追求进步,投身抗日救亡斗争,曾参加开封市学生为响应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而举行的卧轨活动,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1937年10月入豫北师管区学生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被党组织派回林县河北民军民训处工作,任党支部书记。 |
|
【1918-2002】 |
• 于明涛 |
|
河北省深县人,1918年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参加抗日斗争,曾任河北省深县小学教员、人民自卫军政治部宣传干事、河北游击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冀中行署武装科科长、固安县县长、冀东三专署秘书主任、晋察冀边区参议员。1943年任冀东十六地委委员兼专员、十二地委委员兼专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领导当地人民同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的斗争,并积极支持前线作战,搞好根据地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建立了功绩。 |
|
【1918-?】 |
• 徐天贵 |
|
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人,1918年5月出生。1937年冬参加山西省抗日救亡组织牺盟会。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山西省辽县所在党支部的除奸员,第三区分委组织委员,第一区分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榆次县委书记,晋中第三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9年奉命南下湖南。同年7月任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
|
【1918-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