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长、第二十军团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参谋长。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1928年起任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1930年初调中央长江局任军委书记,不久被派赴鄂东南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领导游击斗争。同年10月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任军长。率部东进皖西,攻克太湖县城。于12月到达鄂豫皖苏区,参加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1月所部与第一军合编为第四军后,任第十师师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同年5月起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1932年7月被调任第二十五军军长,率部在英山、麻埠地区与各路进犯敌军展开激战。10月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腹部中弹,仍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