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县人,192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他10岁开始在当地一所私塾读书,因聪明好学,能吃苦,深得先生喜爱。13岁时,父亲在山上砍树,不幸跌下悬崖,身受重伤,后医治无效病逝,家庭从此日趋艰难,黄仰增也被迫失学,帮母亲干活以维生计。
1946年,年近20的黄仰增被生活所迫开始走南闯北,外出做事。1948年初他跟一个堂兄到北方做小生意。同10月,黄仰增和堂兄一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经短训后,被编在第40军120师358团任战士,并随即参加了著名的平津战役。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攻打天津外围时,358团被敌军机枪阵地阻挡不能前进,黄仰增和一名机枪手从高地左侧凹地里摸索前进,在距敌人60米的地方,依托一块岩石,猛烈地向敌人射击,担任掩护的第3连用炮火掩护,黄仰增一个箭步冲上高地,猛扣扳机,敌人应声而倒,3连迅速占领了高地。黄仰增的机智勇敢受到了连队表扬。
1949年2月,黄仰增随第40军从北京通县出发,一路南下,先后攻克信阳、武汉,并参加了湘赣战役。9月13日,著名的衡(阳)宝(庆)(今邵阳)战役打响,第40军在第46军掩护下由攸县出发,于10月2日抵达湘潭以南的花石、中路铺一带.并向衡宝地区全面展开攻击。6日,白崇禧部队开始大规模撤退,7日,第120师插到祁阳北面的洪桥、白地市一带,阻敌南逃,黄仰增回到了阔别数年的故乡。对家乡的热爱更激发了他的战斗热情,也增添了他无限的勇气。在围攻白崇禧的“钢七军”中,黄仰增借助熟悉的地形,配合连队以最迅速的动作,连翻6个山头,急驰20余华里,大胆地迂回到敌人后方,占领有利地形,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阻敌退路,歼敌1000余人。祁北战斗胜利后,黄仰增被358团授予大功一次,并任命他为该团三连班长。衡宝战役结束后,黄仰增和战友们向广西梧州迸发,11月25日攻占梧州,12月5日在灵山以北百合圩地区全歼敌鲁道源兵团两个师,俘敌中将军长陈开荣等官兵近万人。年底,第40军向雷州半岛集结,为进军海南岛作准备。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解放海南岛的决定,命令四野作好渡海作战准备。四野接到命令后,立即组建了由主力军第40军和第43军组成的渡海兵团。经过3个月的周密部署和演练,先后派两个先遣团偷渡登陆成功,并与我琼崖纵队汇合。4月16日,第40军主力部队5万余人从雷州半岛出发,强渡琼州海峡,遇到敌军的疯狂扫射和轰炸。此时,身为该军358团某排副排长的黄仰增沉着应战,在排长牺牲后,独自担任全排指挥任务。由于在黑夜中行驶,船因发动机故障脱离了编队,直到天蒙蒙亮时,才发现船只单船漂流,并有一艘敌舰追踪而来。为避免与敌舰正面交火,他们用篷布将火炮盖起来,佯装货船以迷惑敌人,待敌舰靠近后,突然用隐蔽的火炮猛轰敌舰,击中要害,敌舰落荒而逃。由于黄仰增指挥出色,被记大功一次。
第40军主力登陆成功后,黄仰增又随所部投入到攻克临高县的战斗。4月20日,第43军128师在澄迈县以北与敌第252师师部及所属两个团相遇,并将其包围,展开进攻。薛岳252师主力被围,急令第62军等直扑我128师,又在我外围构成了一道包围圈。负责指挥渡海作战的我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急令第40军主力挥兵东进,尽陕将围困我第128师的敌军再围上一层。黄仰增随第40军主力从加来出发,沿途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马不停蹄地赶往澄迈前线。9月17日抵达美享,将围攻我第128师的敌军严密包围起来,此时,战场态势出现了包围与反包围,内线与外线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敌我双方都不敢开炮,许多地方展开了肉搏战,战斗场面极为惨烈。22日,黄仰增在与敌人的搏斗中,英勇牺牲,以身殉国,时年24岁。黄仰增牺牲后,被追记大功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