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徐林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8 - 1951
籍贯: 湖南耒阳
概括语: 湖南耒阳人,名传器,号天赐,1908年8月16日生,湖南省耒阳市余庆乡龙陂徐家村人,父亲徐高越,清未穷儒,以教书为生,不满40岁便早逝。母亲谭氏,慈厚善良,通情达理,通情达理,生育3子1女,徐林居三。

  湖南耒阳人,名传器,号天赐,1908年8月16日生,湖南省耒阳市余庆乡龙陂徐家村人,父亲徐高越,清未穷儒,以教书为生,不满40岁便早逝。母亲谭氏,慈厚善良,通情达理,通情达理,生育3子1女,徐林居三。在那豺狼当道、残暴横行的旧社会,母亲带着一群尚未成年的儿女,相依为命,凄苦度日。哥哥徐鹤从小外出当工人,早年参加革命,担任过耒阳县农民协会第一任副委员长和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安仁县委书记等职,1929年随中央红军向赣南闽西进军时,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徐鹤的革命行动,对徐林的影响很大。徐林儿时随父读私塾,从小熟读《三字经》、《幼学》、《论语》、《孟子》、《诗经》等古籍。父亲死后,他辍学务农,承担家务劳动。至十五六岁时,他除耕种自家的田地外,还外出打零工,艰苦的环境炼出了徐林的坚强性格。

1925年,徐鹤从广州农运班结业,受党组织派遣,以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耒阳家乡,从事秘密农运工作。徐鹤带领弟弟徐林在本村创办了平民夜校,时常以夜校为基础,组织秘密农会。翌年5月,县执委组织部长谭衷发展徐林、徐传富等13名农会积极分子入党,并成立地下党支部,徐林任支部书记。6月,北伐军叶挺独立团进入耒阳,全县农民运动掀起高潮。11月,县农民协会成立,徐林任十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在这期间,徐林带领群众,先后清算了本地区大豪绅徐锡谦、钟本恒等欺压群众的罪行,没收其剥削来的粮食和钱财,并分给贫苦农民,烧毁地契,一时民心大快。 1928年,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进入湖南,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湖南暴动。徐林随陈毅驻郴县,兼任少共湘南特委委员,活动于郴县、宜章、永兴等地,帮助各地恢复党团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农民武装,积极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湖南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异常惊恐。3月下旬,蒋介石纠集7个师的兵力,分别从南北夹攻,企图消灭工农革命军。朱德、陈毅认真分析了形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4月初,徐林跟着陈毅上了井冈山。

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4军,徐林调任第4军31团辎重队会计股长。1930年11月,升任第12军36师军需处处长。蒋介石在军事上对江西苏区进行了疯狂地“围剿”,经济上施行严密封锁,企图将红军置于死地。红军衣食无着,生活异常艰苦。为了部队的生计,徐林经常组织官兵一同打草鞋、熬硝盐、种瓜豆、挖野菜等。寒冬腊月没有被盖,就用稻草;粮食不够,就添些南瓜、野菜拌着吃。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徐林被编到红l军团第1师3团任供给处主任。

长征途中,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实行了围追堵截,死亡和饥饿时刻威胁着红军战士。徐林为部队的粮食筹集绞尽脑汁,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四处奔波,积极了解当地粮食状况和渠道。他常对同志们说:“兵马末到,粮食先行。人不怕累坏,就怕饿坏,红军战士是革命的本钱,他们战斗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劳苦功高。我们搞后勤的责任就是要让他们吃饱,否则就算失职。”因此,他对粮食也格外珍惜,非常注意计划用粮,由于他计划周全,安排得当,所在部队的粮食供给总搞得好,大家非常满意,称他是个“好当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徐林调红l军团任供给部长。

1936年5月,徐林进“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12月底结业,他调任红4方面军第4军供给部部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徐林任八路军129师供给部部长,随军进入华北敌后战场。在太行山区,徐林在抓紧部队供给的同时,积极协助地方,建立抗13民主政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加强了部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团结,密切了军民关系。1939年冬,徐林从抗日前线调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结业后,留在延安工作,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供给部部长。“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一度恶化。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日寇侵犯于前,国民党反动派袭击于后,经济被封锁,物资断流,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调5个旅的兵力回延安。军委后勤部队实行“精兵简政”,撤消了军委直属供给处,统归留守兵团负责,这样一来,徐林的担子更重了。随着形势的变化,1942年底,八路军留守兵团撤销,组建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徐林任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长,分管生产和供给工作。“勤以建国,俭以养廉”,徐林特别注意这一点,他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严格教育和要求家属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对经费开支精打细算。

徐林对于部战士非常关心爱护,注意培养,严格要求,大胆使用。由于他以慈厚之心关心爱护干部战士,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敬和爱戴。1945年8月,日寇投降,党中央决定,从延安各系统调一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其中在联防军也抽调了一大批干部组成东进干部纵队,任命徐林为纵队长,肖向荣为政委。11月16日纵队从延安出发,经山西、河北、山东,过渤海,于1946年7月到达辽宁省安东(现丹东),然后绕道朝鲜,年底到达哈尔滨。到哈尔滨后,徐林被转到地方工作,担任东北财经办事处财政处长,同时兼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财务部长。1949年5月,徐林率东北财政部分干部随军南下,7月到达武汉,徐林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财政部长。不久,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他被任命为军政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当时,徐林身患重病,医生诊断,属心脏病,劝他住院治疗,他不以为然,仅打了几针,瞒着组织,忍痛南下。1949年12月中旬,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财政部在武汉召开了中南地区第一次财政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财政部长徐林组织人员进行精心的准备。连日劳累,使他在沈阳时己罹病的病情更加重了。会议进行的第二天,正在主持会议的徐林,突然昏倒在会场上。经医生医治,病情稍有好转,中南局的领导和同志们都劝徐林住院休养,他坚持不同意,勉强休息了1天,又拖着瘦弱的身体参加了会议。1950年“五一”节后,他终因身体不支,住进了武汉市陆军医院。住了几天,又偷偷出了院。8月,他的爱人杨力生小孩,卫生部长孙毅之来,见他脸色不佳,病情很重,劝他对自己的病要认真对待,早日治疗。他说:“你不要吓我,我没有大病。”后来,中南局领导强迫他去青岛疗养,路过北京时,他住进了北京医院。肖劲光、邓子恢、叶季壮等同志考虑到当时的北京医院的医疗条件尚不及大连医院,经中央组织部决定,1951年初,徐林住进了大连医院。

大连医院为治疗徐林的病,专门成立了医疗小组,成员都是苏联、日本和我国的著名医学专家。徐林重病期间,仍念念不忘工作,关心中南的财经事务。中南财政部的领导和同志们来慰问和汇报工作时,他挣扎着爬起来,听取汇报,指示工作,还表示要早日把病治好,与同志们共同奋斗。徐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病魔搏斗,但终因心力交瘁,病情日益恶化,经多方治疗,没有好转。正当新中国建国之初,正当他年富力强,可以为党和人民做更多工作的时候,病魔却夺去了徐林的宝贵生命,1951年11月26日,他与世长辞了,终年43岁。

徐林遗体运回武汉,中南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子恢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徐林一生的功绩,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徐林的遗体安葬在汉口骆珈山。徐林没有轰轰烈烈战死沙场,也没有英勇就义在敌人屠刀之下。他的一生,是在革命的征途中,在平凡的经济工作岗位上,如牛负重,默默地超负荷地工作的一生。他的一生,经手的钱粮财物不计其数,可他就是常涉河沿不沾水,常踏泥土不沾泥。死后,他两袖清风,没有给亲属子女留下什么遗产却给人民留下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的崇高形象。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