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人,又名周伟洪,1960年出生在长沙市韶山路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周绍福、母亲王桂兰都是湖南橡胶厂的职工,膝下三子,周洪是老二。从小学到高中,周洪都是在厂子弟学校上的学。
周洪从小老实憨厚,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对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劳动积极,多次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
1976年冬,上级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年12月,他下到长沙县春华公社春华大队(今春华镇春华村)知青点插队落户。队里见他年纪小,个头不大,就安排他去工副业组拆胶。但是,每当双抢等农忙时节,他总是主动参加。有时脚肿了,用酒揉一揉,第二天依旧下田干活。大队干部和群众都称赞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1977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1978年初,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久已向往部队生活的周洪积极应征报名参军。3月,他如愿地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革命的大学校。入伍后,紧张艰苦的军事生活,生动的思想教育,严格组织纪律,时时处处让周洪感到新鲜刺激。在部队生活中,他吃苦耐劳,关心同志;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训练时刻苦锻炼,认真钻研,很快掌握了武器的性能,每次实弹射击都成绩优秀。很快他就得到领导和战友的信任,被选为班里的团小组长。
1978年12月,他随部队从广东惠阳驻地移防到广西龙州边防前线。当时,越南扩张主义者屡次侵犯我领土,枪杀我边民,掀起阵阵反华恶浪。周洪目睹越南侵略者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积极进行战斗准备,决心用手中武器捍卫祖国尊严,严惩侵略者。
1979年2月17日拂晓,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周洪所在连队担任攻打高平的穿插任务。一路上,他帮助新战士背装备、扛弹药,鼓励他们英勇作战,几次不顾生命安危抢救伤员。18日上午,部队受到敌人强大火力的阻击,他当机立断,扛起火炮冲到距敌人很近的阵地前沿,打掉了敌人的火力点,为步兵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月23日上午,部队进入越南复和县境。在攻打复和县城时,突然受到敌人三面火力的压制,情况危急。周洪一跃而起,高喊:“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操起火炮,瞄准敌堡猛地一发,正中目标。趁敌人慌乱之际,他又迅速转移,看准时机,弹无虚发,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在他的带领下,步兵一跃而起,冲上阵地,歼灭了顽敌。在这次战斗中,周洪勇敢机智,起到了转危为安的作用,受到上级表扬,并被批准火线入党。
2月26日,在进军高平途中,他们部队担任1~5号高地的主攻任务。枪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我军愈战愈勇,敌人节节败退。在向四号高地进攻时,部队受阻无法前进。周洪所在的八班在班长的带领下,机智灵活地避开敌人的火力,冲到敌人前沿,架起火炮,正准备射击,不幸炮手负伤。周洪奋不顾身,接替炮手,瞄准射击,首先消灭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在转移炮口准备再次射击时,他不幸被敌击中,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周洪英勇牺牲了,时年仅19岁。
牺牲后,部队党委为周洪追记三等功,所在班记集体三等功。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周洪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