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钟先国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57 - 1979
籍贯: 湖南衡阳
概括语: 湖南衡阳县人,1957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衡阳县英陂乡大英村降福冲(今西渡镇英陂村降福组)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钟承柱是一位匠人,靠打铁为生;母亲肖高杨是农村家庭妇女。虽说钟承柱在当时有一门打铁的手艺,但他生育了五个儿女,全家人依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湖南衡阳县人,1957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衡阳县英陂乡大英村降福冲(今西渡镇英陂村降福组)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钟承柱是一位匠人,靠打铁为生;母亲肖高杨是农村家庭妇女。虽说钟承柱在当时有一门打铁的手艺,但他生育了五个儿女,全家人依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为了生计,父亲钟承柱毅然决定带着全家于1960年2月离开家乡到郴县桥口镇开一铁铺谋生。

转眼间到了1961年的春节,深冬刺骨的寒风钻进门缝针也似的扎着小小年龄的钟先国,钟先国哆嗦着站在父亲打铁的炉旁烤着他那双冻得通红的小手。父亲一边挥锤用力打制铁器,一边不时地对钟先国说:“站开一点,别让铁花溅到你身上。”母亲肖高杨一把拉过儿子抱到怀里,边拉风箱,边埋怨地对孩子的父亲说:“钟先国都快9岁了,也该让他上学啦,总不能让他像你一样,一辈子不识一个字。”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简朴的年夜饭,并又商量着钟先国读书的事,最后决定由母亲肖高杨带着孩子们一起回老家送钟先国到学堂读书,父亲钟承柱一人继续留在这里打铁。

钟先国终于回到家乡瓦屋岭小学开始读书。每天早上他背着书包和同村读书的孩子一起走在上学的路上蹦蹦跳跳,高兴极了。在学校,钟先国懂事聪颖,好学上进,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顺利读完小学的钟先国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英陂祠堂中学。进了中学的钟先国学习更加刻苦,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尤其是他写得一手好字,深得语文老师的喜爱。钟先国的母亲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经常托人捎信给远在他乡打铁的父亲,告诉他儿子的学习情况。

正当钟先国全心学习,准备考高中时,家里每况愈下的处境让他再也无法安心读书了。由于当时的农村是实行集体所有制,每家每户一年的口粮不是按人口的多少分的,而是按一年所挣工分的多少而分的。在当时,一个成年的甲等劳力在生产队出一天工所得的工分是10分,而一个乙等劳力做一天只能得5分或3分。钟先国家的劳力当时只有母亲肖高杨和刚满17岁的姐姐钟苏英,两人做一天的工分加起来也不到10分,一年下来,钟先国家分的口粮很少,而家里还有三个年幼的弟妹需要抚养。在外打铁的父亲已经无力供养全家人的生活了,一家人就这样艰难地度日。

屋漏偏遇连夜雨。就在钟先国家经常揭不开锅的时候,他弟弟钟先青得了冠心病,由于无钱医治,年幼的弟弟过早地落得一个终身驼背的残疾。目睹家庭现状,钟先国痛苦地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同学和老师都替他惋惜不已。

16岁的钟先国已长成个大小伙子,没了书读的他,每天都到生产队出工,帮着家里挣工分。虽说钟先国只有16岁,但却有一副好身架,力气也大,做事说话干净利落。在生产队出工的甲等劳力能干的活,他也能干,因此,生产队给他打的工分是每天8分,对此,钟先国心里已感到非常满足。

随着家里人慢慢能吃上饭后,钟先国便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前途来。他不甘心这样一辈子种田为生。可又干什么好呢?正当他思来想去时,机会来了,1977年冬季征兵开始了,看着村里到处张贴的征兵标语,他内心激动不已。满腔热血的钟先国,秉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毅然报名应征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钟先国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独立师2团2营2连2排3班。该部直接驻守在中越边境。

在部队里,钟先国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训练,熟练掌握了各种兵器性能及杀敌本领。在平时的作战训练和执勤当中,钟先国都能圆满完成任务,经常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由于钟先国训练成绩突出,被连队任命为专业击炮手。

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开始了,为了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民族尊严,钟先国所在部队奉命攻打高巴岭。钟先国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奔赴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

高巴岭山头位于越南横模公安屯东南侧,东连934高地。西接7号高地,南面群山连绵。该高地呈南北走向,山顶南北长300余米,两端高中间低,成南北两个山头,中间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凹部,顶部大石秃露,山腰草木丛生,是敌防御我军向其纵深攻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2月27日,广西独立师2团为了配合本师统一作战行动,尽快夺取敌纵深要点,该团命令2营迅速拿下高巴岭。2营命令2连为此次攻打高巴岭的先头部队,以便保障营主力穿插。受领任务后,2连在敌情不明,地形不熟,阴雨雾大的情况下,决心边前进边查明情况,边组织战斗。并给各排分配了任务,部署是:1排为连的尖兵排,由副连长率领,除按规定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外,配加强重机枪两挺、82无坐力炮一门、40火箭筒三具,成一路搜索前进;2排在1排后跃进;3排为预备队;连指挥所在1排后跟进。

2月27日13时,2连开始向高巴岭运动,当先头1排进至高巴岭西南侧山脚时,副连长和排长令全排以班为单位成散兵队形前进,并要求各班注意观察敌情和相互间的联络。加强重机枪和82无坐力炮随后跟进。部队连续翻越四个小高地,距敌约70米时,1班发现敌阵地的一名哨兵,并有两名巡逻敌人从南侧向阵地走来。副连长得知后,令全排隐蔽,并同排长迅速前出观察地形、敌情,发现敌构筑有环形堑壕的机枪阵地,副连长一面当即向连长报告,一面作攻击部署:1班从西南侧向敌阵中间突破;2班从南侧迂回攻击,断敌退路;3班从西北侧攻击。

14时55分,战斗打响,1排发起了攻击。1班首先消灭了敌阵地内的3名哨兵。敌发现我军攻击方向后,立即以猛烈的机枪火力压制我军前进,敌疯狂倾泻的弹雨在战士们的身边呼啸而过,被敌强大机枪火力压制的我军战士爬卧在草丛中动弹不得。在此紧急关头,连长果断命令82无坐力炮和火箭筒手投入战斗。得到战斗命令的钟先国迅即校准目标诸元,把一发发怒吼的炮弹射向敌阵,当即敌机枪手被击毙。1班战士迅速向敌阵前进,抢占有利地形,击毙顽抗之敌,并一路向敌纵深推进;2班进至敌阵东南侧时,也遭敌暗堡和山洞内强大的机枪火力压制,不一会,我军伤亡了好几名战士。此时,指导员来到了1排前沿阵地,他边同排长一起查明敌情,边指挥82无坐力炮和40火箭筒摧毁敌据点。40火箭筒发射3发命中2发,82无坐力炮发射4发命中3发,敌火力点被摧毁。2班战士乘机向前冲击。

16时20分,为增强攻击力量,尽快拿下高巴岭,连长令预备队3排随即投入战斗。3排到达后,在副连长的统一指挥下,排长从3班右翼直插北侧敌一据点,以积极行动配合2班从东侧攻击。此时,在东北侧又发现敌一高射机枪火力点。钟先国不失时机地向敌火力点连发两发炮弹,正当他准备发射第三发炮弹时,不幸发生了,敌人的一发炮弹击中钟先国,钟先国同志光荣牺牲了。随后,2连向敌发起最后总攻,17时10分,部队攻占了高巴岭。清理战场时,战友们只找到了钟先国的两条腿。

1979年5月12日,钟先国被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功一次,他的尸骨被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县烈士陵园。

后来,钟先国生前所在部队的有关领导给他父母送来了他的军功章和遗物。目睹烈士的遗物,全家人伤心欲绝、悲痛不已。

钟先国的死是光荣的、伟大的!祖国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英雄。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