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李灿辉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62 - 1985
籍贯: 湖南湘潭
概括语: 湖南湘潭市人,1962年9月2日出生于湘潭市纺织印染厂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李灿辉排行第三。1969年,七岁的李灿辉在汨罗纺织厂子弟学校入学了,父母嘱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他牢记父母教导,在学校遵守纪律,学习认真,德、智、体全面发展。
  湖南湘潭市人,1962年9月2日出生于湘潭市纺织印染厂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李灿辉排行第三。

1969年,七岁的李灿辉在汨罗纺织厂子弟学校入学了,父母嘱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学生。他牢记父母教导,在学校遵守纪律,学习认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一次,一个同学的钢笔掉到厕所里,急得直哭,同龄的李灿辉像大人一样,一边安慰这个同学,一边挽起裤脚,跳到近一尺深的粪水中,将钢笔捞出来,洗干净后送给这个同学,这个同学破涕而笑。班里的同学有时打架或追逐玩耍将课桌损坏,李灿辉总是从家里带来锤子和钉子,主动将课桌修好。班主任老师经常夸他是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学生。

1971年,他随父母来到韶山棉织厂。到韶山的第三天,他就邀了厂里三个小伙伴,步行二十多里参观毛主席旧居和陈列馆。毛主席一家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对同伴们说:“我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像革命先辈一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小学四年级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同学去韶山灌区的水渠中游泳,一个同学跳到水渠中,不慎被划破了脚,血流不止。李灿辉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拖上岸,又背着这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同学送到几里远的厂医务室,医师清洗伤口上好药包扎好后,李灿辉一直把他送回家,这位同学的家长深受感动。

有一次,李灿辉和同学周文发生口角,两人有好几天互不理睬。当时周文患感冒发高烧,周的父母上班不在家,把门紧闭着。李灿辉听到这个消息,忘掉了他们的争执。他到厂医务室请来医生,自己从门上的小窗口爬进去,把门打开,让医生给周文看病打了针,并守候在他身边,直到他的父母回来才离开。

1974年6月,年仅12岁的李灿辉还在学校读书。有一天,学校附近五保老人九阿婆的茅屋着火了,其他同学吓坏了,而李灿辉毫不犹豫地冲到屋里,抢出了不少衣服和用具。老人泪流满面地称赞他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1979年7月,李灿辉在韶山三中高中毕业。他和几个同学瞒着父母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他们的行动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升学考试未被录取,父亲要他重读一年再考大学,他说:“读大学能为国家作贡献,但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有所作为,同样可作贡献。”父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安排他在厂里做临时工。不久,征兵工作开始,李灿辉报了名。

1979年12月,李灿辉穿上军装,步入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在新兵连队里,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外,还要干挑塘泥、砍柴等重体力活。在家连衣服也没有洗过的李灿辉,有时紧张得偷偷流泪,但他对战友周文说:“不要告诉家里人,免得父母牵挂。”几个月的新兵生活,手上磨起老茧,肩上磨破了皮,但他的意志更坚强。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李灿辉被分配到广东英德东爬铺54003部队。部队训练很紧张,生活又艰苦,李灿辉从不叫苦,顽强地锻炼着自己。他既花钱买、又借来不少军事书籍,认真学习军事技术,重要的地方摘录下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部队军事考核中,他的射击成绩是5枪41环,军事条令答题97分,政治考核93分,受到连队的好评。

李灿辉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事事走在别人前头。连队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训练完毕,他总是抢着去挑水。他从没有干过农活,但他种的菜长得很好。有一次,韶山棉织厂有一位姓陈的阿姨去部队看他,正好他挑担大粪去浇菜。看着他又黑又结实的身体,陈阿姨心痛地说:“辉辉,你出娘肚子后从没做过这种事,怎么受得了。”李灿辉安慰地说:“陈姨!就因为我过去没有做过,现在更应该好好锻炼,人家花一份力气能种好菜,我就多出点力,相信也能种好菜,你看我种的菜还可以吧。”陈阿姨笑着点点头。有一次连队到离营区七十里外的深山砍柴,树枝划破了他的脸,鲜血直流。班长和战友们都劝他休息,但他一直坚持到打完柴,并选最重的柴捆搬运。李灿辉的突出表现,受到了连队的嘉奖。

1980年9月,部队根据李灿辉的表现,选送他到教导队去参加预提班长集训。在教导队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各项军事技术,进步很快。训练结束时,教导队给他的结论是:“军政素质良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久,李灿辉被提拔为副班长。

1981年,有一次部队销毁炮弹,不慎引起山火,附近弹药库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卧病在床的李灿辉,谢绝部队首长的关心,从床上跳起来,直奔山上着火处,奋勇扑火,衣服烧烂了全然不顾,差一点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他和战友们一起最后终于将山火扑灭。

1982年元月他被提升为班长。在任班长期间,他经常请教老同志,关心年轻战友,团结全班同志,有事同大家商量,各项工作以身作则。当年,根据李灿辉的表现和个人申请,部队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像保险丝一样,用自己的生命承担危险的工作;像任重道远的骆驼,以稳健的步伐冲过重重风沙;而决不像胆小的蚂蚁,只因路上一点粉痕就停止不前。”“我要为革命事业如蜜蜂酿蜜,春蚕吐丝(那样)勤奋无私,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骡子拉车、黄牛拉犁,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粉身碎骨在所不辞。”1982年3月,李灿辉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支部对他的评价是:“积极做好事,团结同志,尊重领导,讲军容,讲礼貌,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

入党后,他事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因病住院,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做好事,帮助护士擦地倒痰盂,为病友打开水,给医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82年11月,李灿辉退伍回乡,被安置在韶山棉织厂当车工,两个月后调去当汽车驾驶员。他在学徒期间,尊敬师傅,虚心学习,不懂就问。他自己花钱买了有关交通驾驶方面的专业书籍,每天晚上认真苦读钻研,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每天出车,他总是走在师傅之前,检查和清洗车辆;出车途中,为师傅买饭送水;出车回厂以后,擦洗车辆。有时车子坏了,在师傅指导下,他主动修理,并有意识地将零部件装了拆,拆了装好,使自己熟练地掌握了修理技术。按当时厂里分工,汽车司机只管开车,车子坏了由厂里汽车修理工修理。有时职工看见他下了班还在修汽车,劝他说:“你是开车的,不是修车的,何必费那力气。”他回答:“我觉得作为一个司机,光会开会,不会修理就不是好司机。”经过半年的学习和实习,在接受车辆监理所的考核中,他一次合格,还有一门成绩得了100分。

学徒出师后,李灿辉接手的是一部运行已一年多的罗马车,车况比较差。由于该厂的产品大部分是自销,厂里必须按订货单按时送到客户单位,运输任务十分繁忙;加之800多人的工厂,避免不了急病号经常出现。李灿辉总是随喊随到,有时白天出了车,晚上又有任务,就是星期天也难得有休息,他从没有怨言。

1984年8月,他的车坏了,送到长沙修理。由于缺少配件,放在那里半个月没有修好。看到厂里运输任务繁忙,李灿辉十分着急,三番五次往长沙催促。后来,他与在修理厂的舅舅商量,请两个师傅业余时间修,李灿辉自始至终和他们一起干。有天,舅舅见他没有吃中饭,以为他有事去了,到下午四点钟,舅舅发现他在汽车底下累得睡着了。由于是业余时间修车,拆下来的零件一时不能组装好,也无处收藏,他害怕丢失,尽管夏日炎热,蚊虫叮咬,李灿辉三个晚上都是睡在汽车上度过的。这次修车,他为厂里节约了一笔修理费。

李灿辉处处为企业着想,事事考虑节约,宁肯自己累一点,也不让企业受损失。遇到装卸工漫天要价或没有装卸工的时候,他总是对同事们说:“我们自己干,能为厂里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他装卸货物,从没有向厂里要过报酬。有一次到广东南海毛纺厂运纱,他和师傅及采购员一起装车,五十公斤的纱包,他背了一包又一包,一直到把货装完为止。

“方向盘”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认为是权利的象征,确实也有人利用方向盘得了不少便宜。而李灿辉却不这样,他愤恨自私自利和以权谋私。有几次去林区,其他司机都带回了木材,他却空车而回。母亲试探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带点木材。”他回答:“别人得了便宜,我不‘眼红’,我是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有一次出车,有人要求同车去,顺便带货回来,并答应给50块钱感谢费。李灿辉回答:“对不起,我不能人货混装,违反交通规则,更不能干以公肥私的坏事。”有一次,他的哥哥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做了一个藕煤炉。他的父亲为了教育全厂职工,罚了李灿辉哥哥伍元钱,并在全厂展览。李灿辉积极支持父亲的行动,并对哥哥语重心长地说:“父亲在厂里是领导,我们可不能影响他的工作啊!”

李灿辉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做了许多助人为乐的好事。有一次,他到涟源出车,看见一个农民拖着装满红砖的板车,正在吃力地爬坡。李灿辉见状,立即熄火停车,下车帮助农民把板车推上了坡。还有一次去邵阳,看见一辆广西牌照汽车滑下坡,后轮陷在稻田里。李灿辉立即停下车,从自己车上拿出钢丝绳,把这辆汽车拖上公路。又有一次,李灿辉从长沙出车回来已是下午五点多种了,在银田镇街上遇见一辆省物资局化工公司的汽车撞了一个小孩,肇事司机拦了几辆车都不停,李灿辉听到此事,二话不说,将司机和小孩送到韶山医院才回厂。

李灿辉家庭生活宽裕,个人收入比一般职工也不会低,而且人也长得帅,论条件,完全可以打扮潇洒一点。可他始终以艰苦为荣,时时考虑节约。他经常对职工说:“穿着要大众化,不在华丽,但要讲究整洁。”作为司机,他身上很少有油渍味,他的衣着经常保持干净清洁。李灿辉牺牲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张1984年应该领取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皮鞋的过期领条,他无声无息地奉献给了企业。他牺牲时烧得只剩下残片的那件蓝色长衫,还是母亲穿过的旧工作服呢。

李灿辉1.72米的个头,英俊、潇洒,特别是他具有热爱生活的情趣,多才多艺的才华。

他爱好体育,篮球队里是得力的前锋。1982年在师机关组织的连队篮球比赛中,他担任主力,和其他战友密切配合,团结奋斗,夺得了粤北赛区第二名。有一次部队举办运动会,他一举夺得跳高、跳远、赛跑三项奖。他会游泳,是游泳能手。

他爱音乐,能演奏八种乐器,吉他、二胡、三弦、笛子、口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他都会。为提高乐理知识,他借来一本音乐乐理知识书籍,并一字一句地抄了下来,还经常收听五线谱广播讲座;他演奏的音乐,扣人心弦,青年朋友常常陶醉在他的优美旋律之中。

他爱跳舞,他的交谊舞、迪斯科跳得漂亮。他对女友说:“我要学会跳华尔兹和探戈,在舞场上不能像傻瓜,但不要拼命追求,在舞场上要追求点美。”

他爱书法,常常挤时间临摹字帖,并订阅了“书法”杂志。他写的字,铁划银钩,很难使人相信是出自一个二十岁人之手。

他爱旅游,南岳、桂林等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他更爱看书,他对同伴说:“买书不惜代价,生活只要过得去就行,对自己要抠点,对别人要大方些。”他不惜代价,买了很多书籍,书架上摆满了《唐诗选》、《机械原理》、《乐理知识》、《书法》、《作品》和《中国汽车》等书籍和杂志,还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还和同伴一起自学英语;牺牲前不久,他还和厂里同伴们说要考电大,学管理。他的学习和钻研精神,使人深深敬佩。

李灿辉为人谦和诚实,讲礼貌,常常面带微笑。在厂里,不管遇到男女老少,他总是热情打招呼。厂里年轻人都爱与他结交。连小孩也喜欢辉叔叔。有一位车工师傅带了他两个月,他每次见了,总是师傅长、师傅短,使这位师傅很受感动,一提起李灿辉,总是说:“这样的年青人,现在真是少见。”李灿辉家里有兄弟姐妹,全家非常和睦。父母见他开车辛苦,帮他洗衣服,他总是开玩笑地说:“你们洗不干净,还是让我自己来吧。”他在金钱上从不计较,每月工资都交给父母,自己只用出差、出车补助费。嫂子怀孕,他出车回来,总要带些营养品给嫂嫂。侄子出生后,又买玩具给侄子。他到外面出车带回的新鲜水果、蔬菜,总要父母分给邻居,有次带回几十斤金橘子,分到最后,自己家里都未留一斤。

李灿辉没有结婚,但有过人生美好的时光。他对同事说:“金钱、地位、方向盘是社会给的,不是自己创造的,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真正的爱情。”他选择伴侣的标准是:思想好,长相一般,希望活泼些、有内才,有修养的人。他的第一个女友由于某种原因而分手了。分手时,对方提出要把他赠送的东西退给他,李灿辉压住心头的痛苦说:“尽管分手,我们还是朋友同志,我也收过你的东西,让我们相互留个纪念吧。”他尝到了失恋的苦恼,熬过失恋的长夜。但他毕竟没有沉沦,而表现出惊人的成熟。在一次集体旅游活动中,他买了一个小礼物送给这位抛弃他的女友,小礼物背面有一首诗:“水中有明月,明月水上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长流。”借此表达自己对女友的深刻理解和殷切期望。在厂宣传队里,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使他爱上一位姑娘,姑娘也喜欢和他在一起。姑娘得出结论说:“和他谈一次话,就是一次享受。”在他(她)们相爱的日子里,她唱歌、他伴奏,他们一起讨论理想和前途,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一起规划美好的明天。有一次,他和女友在田野中散步,忽见一颗流星划破天际而消失,女友叹惜地说:“一颗流星消失了,多可惜。”李灿辉深情地对女友说:“不可惜,它虽然消失了,但他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

李灿辉说过:“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1985年4月26日下午5时15分,长沙市乒乓球厂乒乓球车间一个角落里突然失火。满车间乒乓球和赛璐珞等易燃物质着火后,形成上千度的高温燃烧着,工厂上空高达三、四十米的蘑菇状浓烟和令人窒息的毒焰翻滚着,高压水龙头里喷出的水连蒸气还来不及形成就干涸了。国家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人生的价值也经受更严峻的检验。

李灿辉正驾驶着罗马车,满载着工厂急需的化工材料风驰电掣般返回韶山,正好途径失火地点,他回厂还有两百里路程,厂里急需化工材料,行驶在他前面的一辆面包车停下看看又悄悄开走了。眼看铁管烧弯,窗玻璃化水,水泥楼板烧穿,有人后退了。李灿辉有理由回避,也有机会脱身,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高呼一声:“见火不救,不行!”将车停在着火的乒乓球厂大门前,就要下车。猛然想起自己的罗马车离火太近,他把车倒退到远离火点后,然后飞身扑向熊熊烈火。跟车的厂里青工王运湘和李灿辉一起从车间推出三桶原料,这时火势蔓延,有可能引起第三幢厂房起火。为了截断火源,李灿辉奋不顾身地跳上车间连接处的雨棚上,这时火势越来越猛。王运湘在底下手握水枪,一面将水喷向火海,一面对李灿辉说:“辉辉,危险,快下来。”李灿辉临危不惧,坚定地说:“我再揭两片瓦看看。”话刚说完,就在这时,天崩地裂似的一声爆炸,正烘烤的约两百万个乒乓球着火后从烘房中冲出一条“火龙”,将李灿辉卷入近千度的高温火海,夺去了他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

李灿辉牺牲后,中共湘潭市委追认为李灿辉为“模范共产党员”,发出了《向李灿辉同志学习的决定》。湘潭市人民政府为李灿辉追记特等功。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追认李灿辉为模范基于民兵。中共韶山区委、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发出了《向李灿辉同志学习的决定》。《湘潭日报》、《湖南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和湘潭人民广播电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刊登或播送了李灿辉的感人事迹。

1985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李灿辉为革命烈士。李灿辉对工作的勤奋和敬业精神,对生活无限热爱和追求,对朋友同志的关怀和爱护,对学习的刻苦和钻研,对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是当代青年的学习楷模,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他无愧于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李灿辉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