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彭祝宏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67 - 1993
籍贯: 湖南衡南
概括语: 湖南衡南县云集镇新塘村人,1967年3月12日出生。孩提时代的彭祝宏,非常喜欢看《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雷锋的故事》、《刘胡兰》等小人书,受书里英雄人物的感染,他从小便显示出勇敢与助人为乐的品德。
  湖南衡南县云集镇新塘村人,1967年3月12日出生。孩提时代的彭祝宏,非常喜欢看《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雷锋的故事》、《刘胡兰》等小人书,受书里英雄人物的感染,他从小便显示出勇敢与助人为乐的品德。

有一天,村子里的小伙伴跟大人们下湘江捞鱼。忽然间,一位名叫魏仕光的小伙伴被一个漩涡冲到了河中央,由于心慌意乱,动作失调,身体很快沉了下去,只有一只小手本能地举过水面扑打着。此时,大家都在忙于捞鱼,谁也没有发现这一险情。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彭祝宏听到了岸上人的呼救声。他毫不犹豫地丢掉手里的鱼,迅速游向下游,奋不顾身地将小仕光救上了岸。

彭祝宏所在村有一位五保老人邹明义,因年迈体弱多病,生活十分艰难。彭祝宏就经常上门为老人担水挑柴、洗衣扫地,还常偷偷地从自己家里拿来东西接济老人,此事被当地群众一直传为佳话。

彭祝宏家里穷,但他懂事早,自进入学校读书就十分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年年当班长,被评为“三好学生”。

初中毕业时,他以高分考上了中专,但因为家里拮据,父亲身体又不好,不能同时供他们兄妹俩上学,为了照顾妹妹上学,彭祝宏不得不忍痛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顶了身体多病的父亲的班,走进了衡阳市粮食机械厂的大门。

进入工厂的大门后,彭祝宏在日记中写道:“路,虽然是要选择的,但不要强求;生活尽管布满荆棘,但到处都充满阳光”。面对现实,彭祝宏没有气馁。他发誓,就是当工人也同样要争取上大学,为此,他重新设计了自己人生的“航道”:走自学成才之路。每天晚上他把自己“封闭”在由猪舍改造的斗室里,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三年寒来暑往,功夫不负有心人,彭祝宏终于拿到高中文凭,还以高分考上了脱产电大班。

然而,命运又一次跟彭祝宏开了个“玩笑”。这时,他的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加之工厂不愿放走他这个优秀的技工,他只好放弃上电大的机会。他大哭一场后,在日记中写道:“不能光埋怨机遇,只要自己有了真才实学,不怕没有出息,现在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大好时机,我要做一个自强不息、刻苦自励的硬汉子。”努力进取的人,总是有机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1986年征兵工作开始,彭祝宏立即前往应征,由于他身体好、表现好,于是年10月顺利地走进了军营,开始了他的人生大转折。

彭祝宏从入伍那天起,就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他常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来勉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军事本领,入伍半年就被选送到骨干集训队学习,并当上了副班长。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

1990年6月,彭祝宏因成绩优异和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从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军区41集团军防化营洗消连任排长。

“战士告别家乡,远离亲人,带兵人要以慈母心、兄长情关心爱护他们,让每一个战士感受到军营的温暖。”这是彭祝宏走上新的战斗岗位在日记中的表白,也是他关心、爱护战士的真实写照。作为排长,他时刻把战士的冷暖挂在心上。战士家中有困难,他慷慨解囊相助;战士过生日,他买来蛋糕糖果祝贺;战士有病有痛,他亲自拿药,端病号饭送到床头;战士吃不饱,他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馒头让给战士吃。他当排长三年,花在战士身上的钱共计866元,而他自己则生活十分简朴,烟酒不沾。牺牲时戴着一只2.5元的电子表,遗物中只有11.25元现金。

壮族战士韦大江家里穷,每月要从津贴中挤出20元钱接济家里,在他18岁生日那天身无分文!细心的彭祝宏看在眼里,晚上悄悄地买来了蛋糕糖果,召集全排战士为韦大江过生日。韦大江激动地说:“排长确实有慈母心、兄长情。”彭祝宏把爱心捧给每个战士。新战士范志广,接受能力较差,不太讲卫生,嫌弃他的人不少。彭祝宏却把他要到自己排里来,而且经常找他谈心,辅导他学习,引导他战胜自卑心理。不出一年工夫,范志广各方面素质迅速提高,而且成为训练尖子。

彭祝宏爱兵情深,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曾有三次为抢救突发急病的战士等而与女朋友失约,致使后来分手。

彭祝宏在日记中写道:“只要带兵人付出了爱,废铁也能练成钢。”彭祝宏自从带兵以来,一直坚持以教兵育人为己任,满腔热忱教育培养战士,先后转化后进战士6名;帮助18名战士及时卸下思想包袱;使4名思想包袱沉重而想轻生或鲁莽行事的战士打消了错误念头。广西巴马籍战士梁灵山,相恋多年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后,心中愤愤不平,一心想回乡报复。彭祝宏知道后,既给他讲《婚姻法》知识,讲战士的革命道德,又严肃批评他的错误,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终于使他放弃了报复心理,后来成为一名心胸开阔、训练有素的优秀战士。

有一位叫黄锡标的战士,因过失打伤了一名地方青年被判劳教,彭祝宏送小黄离开连队时,反复叮嘱:“好好改造,争取提前释放,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他每月给黄锡标去一次信,还利用休假、出差机会,专程两次绕道去劳教所,将《邓小平文选》、《雷锋的故事》、《革命战士人生观》等书籍送给黄锡标学习。在彭祝宏的关心下,黄锡标认真学习改造,提前一年改造好归队了。

彭祝宏还努力帮助战士求知成才,制订补习方案,几乎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写教案、批改作业,还花钱为战士买学习资料。他任排长三年,带过的战士退伍时,大多达到了高中文化水平,而且先后有9名战士考上了军校。

彭祝宏常说:“严格才能带出一流的士兵,才能对未来战争负责,对战士父母负责。要充分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战士,但在训练场上,他却是一副铁石心肠。新战士龙海平,队列动作不过关,彭祝宏便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为他开“小灶”,还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T型检查器,对他的每个动作进行反复测试。龙海平手臂红肿了,脚掌磨出了血泡。彭祝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他挑血泡,热敷手臂。三年来,彭祝宏带出了大批训练有素的合格战士,全排连续三年夺得连队训练冠军,输送骨干18名。1990年底,集团军组织防化专业竞赛,全排取得了3个单项第一名。

“标杆的影子是直的。带兵人只有用榜样感召战士,才能掌握带兵主动权。”彭祝宏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任排长三年,先后自修了解放军防化学院函授大专班的全部课程,自学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他作的各种笔记、教案约210多万字,总结训练和带兵经验近100条。1993年7月9日下午,军区兵种部防化处领导到防化营检查军事训练情况,专门抽考了彭祝宏的两个训练科目。考试完毕,首长连声称赞:“像这样军事素质过硬的排长,在军区防化分队确实少有。”

1993年7月10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彭祝宏奉命率领24名战士清理被龙卷风刮倒的连队伙房,当其中7名战士埋头清理一堵约4米的残墙下面时,忽然一阵狂风吹来,他抬头发现墙壁开始晃动,并往下掉土,就立即大喊一声:“墙要倒了,快闪开。”战士们闻声往外跑开。彭祝宏离开险区后,回头看到正低头铲土的7班长谢世亮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便奋不顾身地冲进险区;一把将其推开。谢世亮等7名战士得救了,他却随着一声轰响,被砸下的厚厚的土墙盖住,热血从墙缝中不断渗出。他被救出来时,胸腔已被压断11根肋骨,其中1根穿入心脏,经全力抢救无效,于当天上午10时许光荣牺牲。官兵情深,彭祝宏用自己滚烫的爱心赢得了战士们衷心的爱戴,在他牺牲后,全排战士不约而同地向他的遗体下跪致哀!

彭祝宏不愧为一个新时期的优秀带兵人,青年军官的带兵模范。他先后5次受到上级嘉奖,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干部”。1991年分别被集团军、军区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1993年5月被集团军直属队党委评为破格提拔对象;6月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党员”。

彭祝宏牺牲后,1993年7月28日,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8月10日,41军给他追记二等功一次,并号召全体官兵向彭祝宏学习;1994年6月,广州军区授予彭祝宏“爱兵模范”荣誉称号。1994年7月11日,广州军区在柳州市召开彭祝宏“爱兵模范”荣誉称号授予大会,号召全区部队广大官兵向彭祝宏学习,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彭祝宏牺牲后,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战士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衡阳日报、衡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度报道和广泛宣传;1994年,彭祝宏所在部队的驻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掀起一个“学习彭祝宏,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活动的高潮;同年8月,在彭祝宏的家乡湖南省衡南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祝宏、比贡献”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彭祝宏走了,但他的英名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