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县人,又名龙德永,1915年3月生于武冈县第二区月溪乡鸿程竽头湾院子(今洞口县月溪乡鸿程村竽头湾组)。3岁时,父亲龙世介病故,母亲刘银花改嫁,靠12岁的哥哥龙德永带着他到处乞讨度日,6岁随哥哥在月溪乡管竹溪给地主家放牛,做杂工。龙德仁因家贫从未进过学堂门。
1941年12月,龙德仁顶替哥哥龙德永被抓壮丁参加国民党军队,就一直使用他哥哥的名字。1942年3月,编入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对日作战。同年5月27日,随远征军一部从缅甸撤退进驻印度。8月编入中国驻印军,在印度兰姆伽参加整训。1943年春,军训结束,由印度利多进入缅甸,参与修建中缅公路。同年10月,中国驻印军从缅北开始反攻日军,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开始反攻日军,于1945年1月27日打通滇缅公路,在芒友胜利会师。同年3月龙德仁随军回国,后同两位同乡一起逃离国民党军队,回到家乡。
1945年冬天,龙德仁作为逃兵又被国民党抓去,继续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参与内战。1947年5月,在内战中投诚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龙德仁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共立大功二次、小功四次。在平津战役中,他被提升为班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龙德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在第39军115师345团9连担任排长。他所在部队是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龙德仁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荣立大功二次。
1950年11月26日,志愿军345团奉命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攻打上九洞。龙德仁所在排被任命为该团尖刀排。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龙德永两次负伤。最后,龙德仁亲自率领一个战斗小组去炸敌人的碉堡,不幸胸部中弹牺牲。时年35岁。
龙德仁牺牲后,安葬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5师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