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胡平然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14 - 1957
籍贯: 湖南平江
概括语: 胡平然,女,字满玉,号苹园,生于1914年11月,原籍平江县安定镇。父亲为了生计,在平江县城开设了一个米店,店面是租的。她随同父母迁入县城,居住在城西村叶家祠。1927年就读予平江启明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7月由董良策、胡明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参加革命。
  胡平然,女,字满玉,号苹园,生于1914年11月,原籍平江县安定镇。父亲为了生计,在平江县城开设了一个米店,店面是租的。她随同父母迁入县城,居住在城西村叶家祠。1927年就读予平江启明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7月由董良策、胡明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参加革命。历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机关文书兼油印员、湘鄂赣省委机关收发科长等。1932年调湘鄂赣省湘鄂赣边任少共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其时因本人出身商人家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撤职并“清洗”出青年团。后平反恢复组织关系及原职。于1933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因她参加革命,引起敌人的异常仇视,将其家庭财产全部没收,逼得家破人亡。1935年8月她任湘鄂边少共代理书记时,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受尽种种刑罚,胡平然立场坚定,忠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并在狱中组织难友进行了3次监狱斗争。其间,她的姑父,以国民党代理县长的身份,多次探监,劝其自首,并逼迫她嫁给国民党军一个军官,均被她断然拒绝。1937年国共合作后,胡平然被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她在新四军教导八处学习3个月后,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任锄奸保卫干事。皖南事变发生后,1942年,她在南通先后3次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第一、二次被捕时,她机智地编造了一套假口供,敌人因证据不足,而将她放出。第三次被叛徒马筠出卖,敌人对她使用酷刑,并放狗咬她,致使她多次昏死,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经过党组织营救,得以逃出监狱。1943年11月,经华中苏中区党委审查,认为胡平然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经得起恶劣环境及牢狱肉刑的严峻考验,决定恢复她的党籍。1944年至1948年,她先后任华东苏南二分区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华东野战军一纵队后方留守处副主任。1949年渡江战役时,她在第三野战军20军卫生部任政治协理员。为及时抢救和护理伤病员,她带领一个医疗队随第一梯队行动,建立手术室,通宵达旦,救护伤病员。新中国建立后,她任华东军区司令部运输部济南军事运输处教育干部科副科长,1952年9月被华中军区任命为准团级干部。1957年春,她因病逝世,终年43岁,同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