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人,1956年6月10日出生于洞口县大塘乡黄市村(今石江镇黄市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周球生,初通文墨,从小就给地主家做杂工,兼做锯匠;母亲谢伍妹,家境特别穷困,从小摔伤,无钱医治,造成终身残疾,17岁时与周球生结为夫妻,育有二子三女,周述川排行老大。
1965年秋,年已9岁的周述川开始就读于当地的黄市小学。1968年,因家贫缺乏劳力,12岁的周述川读了三年书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从此,他每天清晨为家里拾煤,白天参加集体劳动,为家里挣取工分。
1974年冬,周述川年满18岁,他想报名参军,但是看到家中缺少劳力,父母均已年迈,就打消了参军的念头。
1978年初春,周述川说服双亲,毅然从军。3月4日清晨,周述川告别父老乡亲,于3月7日到达部队驻地。周述川与同乡胡安远同时被分配在第55军163师489团(53562部队)三炮连当炮兵。他苦练杀敌本领,短短几个月就熟练掌握了火炮的常规知识,深得部队官兵的称赞。周述川个子高大,身强体壮,被安排负责运送炮弹,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项任务,不久就成了这方面的能手。
1978年底,越南当局连续出动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和边境居民,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南疆的和平与安全。周述川所在部队奉命开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关附近,被编入广西边防部队,执行紧急战备任务。临行前,连队党支部考虑到周述川的家庭情况,决定让他留下看守营房物资,周述川听到消息后立即找到连队领导,请求上前线。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连队领导终于同意他随部队前往广西。
1978年12月底,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广大官兵亲眼目睹了越南当局构筑工事、侵我领土、杀我边民的恶行,亲耳听到遭越南迫害、被越军驱逐的华侨和华人的血泪控诉。仇恨在大家心中升起——血债要用血来还!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导着大家的思想。周述川一马当先写了请战书,并在自制的贴有“祖国在我心中”的红旗上签名,其他战友也纷纷仿效。
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周述川所在的连队奉命用炮火支援友邻部队作战,首先攻打通往同登火车站的一无名高地。周述川在战斗中,机智灵活,沉着果断,不畏艰难,及时将炮弹运送到位。2月23日,周述川所属炮兵连奉命炮击同登火车站,遭到敌军猛烈还击。一颗炮弹突然落在周述川所在班的阵地上,周述川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部,顿时鲜血直流。他用急救包进行简单的包扎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在运送炮弹时,他几次晕倒在地。班长见他伤势严重,命令他立即撤出阵地,去后方医院治疗。他说:“这点伤算什么,我能坚持战斗!”他凭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重伤之躯,继续运送弹药。战斗越来越激烈,周述川终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倒在了战场上,年仅23岁。
周述川牺牲后,被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板介烈士公墓。197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周述川为革命烈士。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追记一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