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叶秋生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28 - 1953
籍贯: 湖南汉寿
概括语: 湖南汉寿县人,又名叶龙振,1928年8月9日出生,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定上村人。叶秋生祖辈均以务农为生。到其父叶欢喜时,已无田土,靠插租田、打短工养家糊口。

  湖南汉寿县人,又名叶龙振,1928年8月9日出生,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定上村人。叶秋生祖辈均以务农为生。到其父叶欢喜时,已无田土,靠插租田、打短工养家糊口。

叶秋生居住的定上村,位于洞庭湖边的一个小四合垸,地势低洼,常受水患困扰,俗有“十年五不收”之称。1935年,四台垸溃决,农田绝收,民不聊生。叶秋生的母亲饶氏在饥不饱食的情况下,向丈夫叶欢喜提出:“你在家谋生守家,我和秋生外出讨米。”叶秋生连忙插话:“我不去讨米,与父亲在家乡捕鱼捉虾,挖野藕,摘菱角也能为生。”7岁的叶秋生从小就显示出了自强自立的气概。于是,饶氏独自远走他乡乞讨,年余未归,后来得知,病死他乡。

1936年,叶秋生的叔祖父叶德川,年过六旬,尚无子女,但颇有家产,且有60多亩田土出租。看到其侄子叶欢喜、侄孙叶秋生生活苦不堪言,便按乡俗,请来乡绅和亲戚,将其父子俩过继自家。过继以后,叔祖父送叶秋生进入了当地小学念书,给其侄子叶欢喜续弦(肖氏)。叶秋生的生活得以改观。

1938年,年迈多病的叶德川夫妇,无力执掌家业,看到叶欢喜性格纯善,为人忠厚,劳动勤奋,遂将家产交与叶欢喜,让他们当家理事。是年,叶欢喜将佃去的田收回30余亩自己耕种,并安排叶秋生弃学放牛。

10岁的叶秋生,个子比同龄人高,体质结实,不苟言谈,有扶弱惩强、扶贫济困的个性。放牛时,如发现放牛娃中强者欺负弱者,他总要出面打抱不平。邻居的放牛娃刘云发,家庭贫困,经常饿着肚子,他常把自家的印子粑粑拿出给他吃。在家,如遇上可怜的乞讨人员,他总是施米舍饭。

1943年,叶秋生刚出“童关”(指满15岁),继母出面给他办理了婚事,其妻丁腊秀是个贤妻良母,跟随叶秋生同甘共苦,毫无怨言。1944年,小俩口生了第一个男孩,取名叫叶冬兆。小孩生下来第十天,按当地习俗“打十朝”,有关亲友前来祝贺,其继母肖氏乘此机会,提出与叶秋生分家。分家时,肖氏仅送给了叶秋生一套炊具。从此,叶秋生一家三口,只得靠插租田为生。由于没有家底,日子长了,生活越来越紧张,其子叶冬兆2岁时,因病无钱医治夭折;后来陆续生了三个女孩,有两个因病无钱医治,先后夭折。父亲叶欢喜看到儿子一家如此难以为继,内心十分焦急,万般无奈之际,便以商议的口气向妻子提出:可否拿点粮或钱接济一下叶秋生,却当即遭到拒绝。

1947年春夏之间,小四合垸又遭暴雨,大部分田地被淹。叶秋生租的10多亩低湖田颗粒无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叶秋生挑着一付担子,带着妻儿逃到南县,并帮一个富户人家做长工。第二年春,叶秋生考虑到自己的租田还是要交租,只好带着一年做长工的积蓄三担谷奔回老家,继续耕作自己的10多亩租田。

此时20出头的叶秋生,身材高大(约1米8),当地人都亲热地叫他“秋大哥”。他自己觉得有力没地方使,于是,先后跟当地刘献堂、贺付林两位武艺师傅(俗称打匠)学武艺,从而练得身体更加强壮,走起路来飞快,乡里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飞毛腿”。

叶秋生学艺之后,变得格外谦虚谨慎了。打玩架(摔跤)本来是他的爱好,有的人找他摔跤,他不仅不交手,而且回避。后来他学宰猪(俗称屠夫),一次一头约200公斤重的猪,他一个人从猪栏里提到屠桌上杀死,观看的人称赞说:“好力气,好手艺……”。

1950年冬,叶秋生报名参军。1951年1月,他毅然辞别了怀有身孕的妻子和4岁多的幼女,满怀豪情的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第47军141师423团2营4连机枪班当战士。在训练期间,他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虚心向老兵学习军事技术,苦练杀敌本领;他团结同志,服从领导,听从指挥。1951年2月初,叶秋生所在的第47军接到中央军委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4月11日入朝,至9月中旬,担负安州以南、平壤以北地区永柔机场的修建任务。在这里,白天,敌人的飞机常来轰炸,叶秋生和战友们只好在黑夜施工,累活重活他总是抢着干,经常得到领导的表扬。9月29日,“联合国军”在西线的美第1军,以第3师2个团的兵力,在20余门重炮和60余辆坦克支援下,向铁原以西第47军防守的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一线阵地实施猛烈进攻。叶秋生所在的第141师,在炮兵配合下顽强阻击,将美第3师1个团击溃,使美军该团进攻没有得逞。这时,美第3师另一个团,不惜代价,以集团多路向夜月山阵地攻击,叶秋生所在的第141师423团2营4连奉命在此扼守,三面受敌,形势严峻,叶秋生端起轻机枪,左冲右突,每甩出一梭子,总要撩倒几个敌人。他和战友们与美军反复冲杀,激战数日,连续打退了美军14次冲锋。这时,夜月山阵地被美军炮击数万发,变成了一片焦土,全部工事被摧毁,坚守主峰的1个排全部英勇牺牲。叶秋生和他的战友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顽强阻南,歼敌800余人,终于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战斗结束后,叶秋生所在的4连受到团指嘉奖。

1952年12月下旬到1953年4月,志愿军以打好“过关仗”的姿态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反登陆作战准备。第47军为战场预备队,驻防谷山地区。1953年3月,叶秋生所在的4连奉命扼守在上埔坊东山阵地,利用坑道展开防御作战。3月23日,敌人以凶猛的气焰向我东山阵地扑来,机枪班的战士配合战友们连续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充分发挥了机枪射手的威力,击毙敌人数十名,保住了我方阵地。在敌人进攻受挫后,上级命令我前沿部队反击敌人,听到命令后,叶秋生立即从坑道跃出,发挥当年“飞毛腿”的优势,随同主力冲锋在前,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当战斗接近尾声时,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叶秋生的身边,他不幸中弹牺牲。1953年7月30日,部队给他追记二等功,以表彰他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