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何味泽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57 - 1979
籍贯: 湖南湘潭
概括语: 湖南湘潭人,1957年11月出生于湘潭县长岭铺公社荷叶坝大队凤形生产队,现湘潭谭家山镇荷叶坝村凤形组。父母都是老实憨厚的农民,在何味泽出生之前,父母已经给他生养了两个哥哥,大哥比他大9岁。父亲给他取名的时候绞尽了脑汁,昧者食也,泽者滋润也,意在能有饱饭吃。命运似乎总是故意与人作对,何味泽出世后不到几年,三年自然灾害便纷至沓来。
  湖南湘潭人,1957年11月出生于湘潭县长岭铺公社荷叶坝大队凤形生产队,现湘潭谭家山镇荷叶坝村凤形组。

父母都是老实憨厚的农民,在何味泽出生之前,父母已经给他生养了两个哥哥,大哥比他大9岁。父亲给他取名的时候绞尽了脑汁,昧者食也,泽者滋润也,意在能有饱饭吃。命运似乎总是故意与人作对,何味泽出世后不到几年,三年自然灾害便纷至沓来。

1961年,母亲饿病交加,丢下年仅4岁的小味泽,到了另一个世界。老父亲和年长的大哥一把尿一把屎地把何味泽拉扯着,慢慢长大。他9岁时开始读书,在离家不远的月塘湾学校读完五年制小学和一年初中,因家里穷得经常无米下锅,而被迫辍学。14岁,他就跟着父亲一起在队里干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劳动。在那“吃大锅饭”的年月,主要劳动力一天的劳作都只够买几个鸡蛋,作为半劳动力的何味泽,那收入就少得更加可怜。他却没因此而低头,一年到头,何味泽不管天晴落雨,只要队里出工,他都钻着去于活,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耽误过出工。农忙季节,队里搞定额,扯秧、插秧,他都要比主要劳动力强,加上他常常半夜起来扯晚秧,太阳当头的中午也不休息,一个“双抢”,他比一般主要劳动力的工分高出一倍多,一年下来,何味泽居然与一些主要劳动力的工分总数相差无几。当时,为每个劳动力都确定一个基本底分,他因为舍得吃苦,舍得干,队里给他加的底分仅次于主劳。每年底,总工分居然和全队最高工分的队长、记工员都没有区别了,有了工分就有了粮食,加之父亲的工分和在部队服役的大哥每年还有点补助工分,何味泽一家到年终分红时,盈钱最多、存粮最多,他们一家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何味泽从小就没了母爱,更加珍惜人间的真情,本队的邻居只要有困难,需要帮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尽义务。他经常为队里的五保户、困难户砍柴、挑水、捡修房屋。他是队里有名的憨厚小子,队里的劳动力都喜欢跟他在一块儿干活。为人处世,何味泽从没有半点虚情假意,总是忠诚待人。他获得了全队老幼的喜爱和赞赏。有几位还托人做媒,要把女儿嫁给他。因为自己年龄太小,何味泽都一一婉言谢绝了。

1978年11月底,一年的秋收刚刚结束,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正准备着过一个祥和热闹的元旦。多年来,中国土地上没有过这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元旦了。这时候,电视、广播不断传来越南反华势力在我边境骚扰的消息。与此同时,征兵开始了,11月征兵是多年没有的事情了,这提前两个月的征兵,传达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保卫祖国的自卫还击战斗就要打响了。何味泽在第一时间向大队报了名,有人对何味泽说:不打仗的时候怎么报名就不积极,有仗要打了你就积极了,你不晓得上战场将意味着什么?

何味泽反唇相讥:“当兵就是为打仗,不打仗要当兵的干什么?打仗就会有流血牺牲,我就是准备流血牺牲才要当兵的!”

经过认真的体检和政审,何味泽被批准入伍了。1979年1月,何味泽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告别了父老乡亲,风尘仆仆地来到四处弥漫着临战状态的广西边防前线。

新兵训练,平时不是两个月就是三个月,这一次新兵训练缩短到一个月,一个月要把平时两三个月的训练科目全部练到位。他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时间紧、任务重,何味泽新兵训练结束后,他以各项军政训练指标全优的成绩来到了作战部队。

何味泽被分到42军141师369团3连。下连队不久的1979年2月17日,我军发动了全面还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何味泽和他的战友们冲锋在前,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关卡,端掉了一个又一个阻拦我军前进的险阻,大量地杀伤了敌人。

1979年2月28日,部队攻打同登外围战斗当天,何味泽向团支部表示:“一定要英勇作战,多杀敌,为人民立功!”战斗打响后,何味泽始终冲锋在前,机智勇地击毙了5名敌人。当何味泽与战友们继续向敌人纵深运动时,一颗炮弹飞来,击中何味泽头部,他当场不省人事,战友们把他从战场上抢运到广西凭祥市762医院进行抢救,但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英勇牺牲。他的遗体就安葬在762医院烈士墓。

1979年4月,部队共青团组织根据何味泽生前申请和战斗中表现,追认他为共青团员。1979年4月,部队领导机关给何味泽追记二等功。

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命令,追认何味泽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