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1958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在今临澧县合口镇芭茅村二组。
胡家祖辈务农,世世代代以种棉为生。胡庭华的父亲胡大舫1926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一)生,1951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系空军柳州场站场务连战士,1956年3月退役,回原籍从事农业生产。曾担任新合公社芭茅大队二生产队队长20余年。其母亲徐大秀,1932年(壬申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廿八日)生,1954年9月26日与胡大舫在今合口镇芭茅村结婚,是一位当地群众称道的淳朴、勤劳的农村妇女。
1965年9月,胡庭华在本地苏家铺小学启蒙读书。时因家境贫困,他只念过4年小学。他辍学后,就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捡棉花,晒棉花。到15岁时,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干活了。
胡庭华不到17岁,从耕地、播种到收获棉花,地里的活儿样样都掌握得很熟悉,除了吃苦耐劳干自家的农活外,还乐于助人。队上周春莲一家人多劳力少,家里负担重,周春莲身体又不好,胡庭华把自家的农活抓紧干完后,主动帮她家翻地、锄草、捡棉花、扯棉梗。农闲时,哪家有事需要他帮忙,他有求必应。邻居赵永金家修房子缺人手,他就帮助挑砖捡瓦和石灰浆,从不计较报酬,受到了乡亲们的啧啧称赞。
1977年1月,胡庭华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4师372团1营1机连当战士。
1979年2月17日6时40分,胡庭华所在的第42军集中25个炮兵营及35个团、营属炮兵连,对水口、布局、那花当面之敌前沿和浅近纵深敌工事、障碍、火力点、兵营等58个目标实施火力急袭5分钟后,向敌全线发起进攻。胡庭华随先头步兵搭乘坦克,从广西龙州县境内的布局关冲杀出去。
布局关又名布局隘,从这里到东溪,是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和悬崖陡壁,没有公路可走,只有一条牛车小路在断崖下和峡谷中穿行,山高路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胡庭华所在的第124师发起攻击后,越南守军犹如惊弓之鸟,抓起机枪乱打。敌人没有料到我边防部队会从布局关出击,更没有想到我坦克会在这里出现。按照一般的看法,这里的地形是所谓熔岩地貌,笔直的山峰一个挨着一个,怪石林立,岩洞成群,很难适合坦克行动。在这种地形上开进,在各国坦克作战史上很难找到先例。越南侵略军只是看到地势险恶,而恰恰忘记了我边防部队排除万难,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
在那兰山口,悬崖从两边夹着一条牛车小路,坦克开不过去,行动受阻。这时,敌人居高临下,用机枪猛烈扫射我搭乘坦克的步兵。在这紧急关头,我尖刀连——“一○一号”坦克车驾驶员张东德急中生智,毅然决然地倒过车头,开足马力,朝崖壁猛烈撞击,一连撞了四五下,硬是劈开了岩石,打开了前进的通路。当胡庭华和战友们从后面跟上来时,看到一串串山口两边粉碎的岩石,为我坦克兵劈山开路的英雄行为而感叹万分。
在步兵和坦克兵的紧密配合,两路夹攻下,我边防部队从布局关到东溪仅仅用了2小时45分钟,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15分钟,当我坦克部队开进东溪时,一些越南人还误以为是他们的坦克,连连招手致意,我军进入东溪后,发现敌人房子里桌子上的茶水还冒着热气。
17日7时20分,胡庭华所在的第124师分成2个梯队,从布局进入突破口。12时20分,当部队进至班翁附近时,敌炸坝放水,淹没了道路和田野,淤泥深达70多厘米,企图阻止我部队进攻。
胡庭华随先头步兵搭乘坦克强行通过后,后续部队被阻于此不能前进。当时军指挥部即令胡庭华所在的第:124师乘汽车的部队,改为徒步向高平实施穿插,并迅速组织部队和民工抢修班翁道路。部队边打边前进,于19时进至4号公路。
在东溪以东的靠松山、4号公路的嫩金山口、雅南、那外和博山等五个地段,敌人破坏了桥梁和路面,设置了伏击阵地,企图挡住我军前进的步伐。嫩金山口有一条弄梅隧道,地形十分险峻,敌人在这里构筑了三层暗堡,组成交叉火力网,妄图阻击我坦克部队。胡庭华所在的372团1营接受了配合坦克兵夺取隧道的任务,副营长陈殿标带领胡庭华所在的1机连1班加强班,攀登悬崖绝壁,占领了隧道左侧的制高点。2连副连长甘永先带领两个班,也占领了左侧的一个山头。他们居高临下,用火力压制敌人,掩护3辆坦克和2连3排向隧道进攻。拼死挣扎的敌人,从暗堡中疯狂射击。这时,我方用火箭筒瞄准连连开火,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摧毁了敌人两个暗堡,旋即一阵猛攻,控制了弄梅隧道,打开了通往高平的咽喉要道。
2月18日,敌军发现我重兵从布局关突破,经东溪向高平突击,匆忙调集部队在高平以南的博山、果冈一带组织防御,构筑了一百多个火力点,设置了纵深达5公里的防御阵地,抢占高平以南两侧的要点,企图借有利地形阻止我军向高平突击。
当胡庭华随1营搭乘坦克乘胜前进到雅图时,前面的两座桥梁被敌人毁坏,坦克过不去,抢修来不及,怎么办?营长张富贵当机立断:“跳下坦克,奔袭!”胡庭华毫不犹豫和战友们迈开双脚,直奔高平。他们已经两天两晚没有合过眼、没有吃过一顿饭了,一壶水早已喝光,大家全然不顾干渴、饥饿,一个劲地猛跑。胡庭华目睹着眼前的事实:有的战友晕倒在地,爬起来又顽强地往前奔;有的战友两脚肿得连鞋都脱不下来,仍然咬紧牙关跟上队。全营39人晕倒,百分之六十的人脚上打了血泡,但无一人掉队。胡庭华和战友们以每小时7公里的速度继续奔袭18公里。插到离高平市10公里的果冈。当时,有的敌人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军队来了,站在路旁看热闹,直到战士们明亮的刺刀晃到他们面前,才恍然醒悟过来,乖乖地举起双手投降。一名俘虏打着哆嗦说:“你们太厉害了,真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
面对我军无坚不摧,锐不可当的战斗攻势,敌人一个个阵地被突破,高平这座军事大镇,终于暴露在我边防部队的铁拳之下。在兵临高平城下的时候,我驻靖西边防部队也从高平西北方向压过来。这时,高平敌人要摆脱我军的包围,只能从西南方向的纳隆地区逃走。敌军派出一个营赶到纳隆,把守那里的一座桥,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敌人想到的事情,我军早就料到了。胡庭华所在的1营和兄弟部队2营正奉命在高平以南离开4号公路,沿山间小路向西穿插。胡庭华和战友们不顾山高路险和小股敌人的骚扰,一路猛跑,在守敌立足未稳之际就赶到了纳隆。守桥敌人万万没有料到来的竟是我边防部队,举手打招呼问:“你们是哪个部队?”胡庭华和战友们一阵猛冲猛打,把一个营的敌人歼灭了一大半。旋即修筑工事,炸毁桥梁,既堵住了从西南方面增援高平之敌,又彻底粉碎了高平之敌向西南逃窜的幻想。
2月20日拂晓,胡庭华随所在的第372团攻占博山北侧无名高地。
2月21日15时30分,胡庭华所在的第124师部队在炮兵、坦克火力支援下,在兄弟部队第126师协同下,按预定攻击路线和目标向高平发起进攻。胡庭华和战友们发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与敌激战2个多小时,于17时40分前,攻占了高平外围纳菲、纳热、纳黄、316高地诸要点。随即奉命控制要点,补充粮弹,调整组织,研究攻击战术,做好攻城准备。当时胡庭华被认命为1机连1班班长。
2月24日17时25分,胡庭华所在的第124师部队从高平南侧和西侧向高平攻击,19时30分,攻占高平市,旋即奉命固守高平。
2月28日,我军攻占高平的第5天,胡庭华随所在部队奉命向茶灵挺进。他和战友们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顶风冒雨,跋山涉水,边打边走,昼夜奔袭,于3月2日凌晨进至800高地附近。
800高地坐落于高平通往茶灵的东侧,主峰的正面是悬崖峭壁,上面构筑有牢固的环形防御工事,山脚与一块突出部相接,有3条交通壕可从突出部直通主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越军凭借这个险要地形,摆下了一个连和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封锁公路,妄图阻止我主力部队向茶灵进攻。为了迅速拿下茶灵,上级命令胡庭华所在的1机连坚决拔掉这个钉子。
3月2日早晨五点半钟,一机连全体指战员趁着蒙蒙雨雾,出其不意,一鼓作气,直向前扑去。胡庭华率1班全体战士冲在前面。当全班摸到凸形地形时,敌人在观察所里发现了他们,向他们打了几炮,他们没理会,继续前进,从凸形地到山脚,大约有一百米的距离,这是敌人的封锁区和雷区。胡庭华在火力组的掩护下,与全班战士们一起,选择好往上爬的运动路线,迅速向山上运动。当全班冲到凸形地时,发现上面有敌人的岗哨,全班战士勇猛作战,一枚枚的手榴弹在敌阵地上开花,炸得敌人鬼哭狼嚎,剩下的敌人退到主峰下面的洼地里去了。
被打退下去的敌人稍作休息又发起了反攻,他们在主峰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疯狂地扫射,这时,胡庭华压住心头万丈怒火,机灵大胆地指挥全班作战。寒风袭人,夜幕降临,战斗如火如荼,这时,他们已战斗了10多个小时,既冷又饿,但他们想到的只是:“战斗!消灭敌人!”。
胡庭华第一个带头往上攀登,当他爬到40多米高时,前面30多平方米的地方全是陡壁,周围连一棵树也没有。他只好用手指抠着石缝,用脚尖踩着石棱,身子贴着石壁往上攀。有时,为了摸到一条石缝挪动一点,就得花好几分钟,敌人不断地打枪,子弹在身边“嗖嗖”地飞过,突然不知谁踩到一块被炮火轰松的石头,石头往下滚,正好打在后面一名战士的头上,这名战士一阵昏迷,滚到了山下,胡庭华立即命令副班长下山抢救。
全班人员减少,战斗任务更重了。胡庭华想:大家都是第一次打仗,连续打了这些天,夺取800高地,是关键之仗,一定要勇敢、沉着!
为了减少伤亡,胡庭华决定分两组上山,他带领火力组从左边上去,另一组从右边上去,他摸到左侧交通壕口,刹那间,把集束手榴弹投向敌阵。敌人遭到轰炸,迅速用轻重机枪猛烈扫射。胡庭华和战友们在交通壕内,机智勇敢,沉着应战,敌人接连甩来的手榴弹都巧妙地避开了。
这时,主峰上的敌人火力正在与半山腰的1排3班、2排5班对打,胡庭华又命令另一组的战士用手榴弹投向主峰敌火力点,掩护3班、5班往上冲,主峰上的敌人见势不妙,立即用轻重机枪、冲锋枪组成交叉火力,把1班和8班压住。
胡庭华怒视敌人,突然发现在一块大石头的右边有4个敌人,他们正从石缝中向他射击,他向敌人打了一梭子弹,又投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一个敌人,其余3个慌忙逃命。他又端起冲锋枪,把走在中间的那个敌人击毙,前面的一个胖子拼命往山下跑,后面的一个拿着机枪又钻进洞里。这时,他叫另一个战士监视洞里的敌人,自己继续追赶逃跑的敌人。他还没走开,“啪”的一声,下面洞里的一个敌人投出一颗手榴弹,刚好落在这个战士旁边,“卧倒!”这个战士刚应声卧倒。手榴弹爆炸了。这名战士没有受伤。胡庭华的左脚却被弹片炸伤了3处,鲜血直流。胡庭华顾不得伤痛,继续追赶逃敌,当他追到大约20多米时,又发现了敌人两个火力点,相距十多米远,这时敌散兵正拿着冲锋枪射击。
“必须打掉火力点!”胡庭华毫不犹豫地向左边的敌火力点打了一个点射,顿时敌人停止了射击,接着,他又向右边的敌人打了一梭子弹,敌人缩进洞里,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往洞里甩了一个反坦克手雷,洞口炸塌了,两名敌人也命归西天。这时,那个逃跑的敌人竟偷偷地跑到胡庭华的侧后,向他投了颗手榴弹,又把他炸伤。这时敌人想往山上跑,后面的战友一个点射,打死了这个敌人。
这时,盘踞在主峰上的越军,凭借着重峦叠嶂形成的天险,设置了密集的明暗火力点,组成严密的火网,仍然控制着800高地,一连几次佯攻,都未能奏效。猛烈的火力封锁了1营进攻,战士们卧倒在山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1班!1班!命令你们迅速抢占制高点,争取主动!”后面传来连长的声音,胡庭华刚要起身向连长报告,“嗖……”一阵尖叫声从耳边掠过,炮弹就在原先卧倒的地方炸开了,崩起的泥土溅了他一身。“部队正处在危险中,多么盼望领导的指示,要是耽误了连长的命令,将会给部队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呀!”想到这里,胡庭华拖着伤体出现在炮火硝烟中,敌人的枪炮一个劲地追踪着他。
突然,他听到连长在附近急促呼叫的声音:“小胡,快卧倒!”几乎就在卧倒的同时,“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胡庭华抖掉泥土,抬起头来,看到有的战友负伤或牺牲了,对战友的爱,对敌人的恨,更使他感到自己当班长的责任重大。这时,他顾不得伤口流血钻心地疼痛,一步一步往前爬,爬到20多米处,敌人发现了他,机枪声“嗒嗒嗒”地向他扫射,后面的同志立即用机枪和六○炮掩护,敌火力被压制,这时,胡庭华奋不顾身,一口气甩出四颗手榴弹,顿时,敌人的机枪哑了。
天渐渐亮了,战斗仍在激烈进行,敌人发现1连弹药不多了,纷纷爬出工事,叽里呱啦地怪叫着,从四面朝1连包围过来。这时,胡庭华带领的火力组已被敌压制得动弹不得,“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随着胡庭华的阵阵呼叫,一排排炮火准确地落在敌阵地上,顷刻间,敌人的暗堡和工事飞上了天。
“炮弹打远了,再近一点!”只听见后面的指导员高呼着,炮弹在向1连包围上来的敌群中开了花,炸得敌人丧魂落魄,血肉横飞。这时,我军转守为攻,全连再次发起冲锋。排长随即大声命令道:“2班长,快上!”“排长,我先上!”只见胡庭华带领战士们奋勇当先,向敌群猛打猛冲过去。眼看已接近800高地,正当胡庭华架起机枪准备向暗堡敌人射击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倒在血泊中,英勇地牺牲了。
3月2日23时,第124师对茶灵之敌发起攻击。胡庭华所在1营勇士们披风淋雨,一鼓作气,迅速地拿下了越军一个加强连据守的800高地。3月3日2时,协同兄弟部队一举攻占了茶灵。
胡庭华为保卫祖国边疆而英勇献出了自己仅21岁的生命,他用短暂而光辉的生命谱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战后,广西军区追授胡庭华“自卫进击,保卫边疆”奖章,第372团党委给他追记二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79年3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追认胡庭华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