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杨子云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23 - 1954
籍贯: 湖南澧县
概括语: 湖南澧县人,原名杨翠龙,号紫云,后以谐音写为子云。1923年1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澧县梦溪镇团堰村博物村一个普通的贫困农家。父亲杨振亮做过私塾先生,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子云是个独生子。他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子云母子俩,生活全由母亲一人租田耕种维持。由于家境贫寒,年轻的杨子云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湖南澧县人,原名杨翠龙,号紫云,后以谐音写为子云。1923年1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澧县梦溪镇团堰村博物村一个普通的贫困农家。父亲杨振亮做过私塾先生,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子云是个独生子。他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子云母子俩,生活全由母亲一人租田耕种维持。由于家境贫寒,年轻的杨子云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1938年,15岁的杨子云与比他大一岁的姑婊姐赵宏秀结婚。为了维持家庭生活,杨子云除耕田种地外,还学会了熬饴糖、弹棉花、做木匠等活计,以争得微薄收入补贴家用。远近群众都称道他是个“多面手”。

1943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这年的5月和11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先后两次践踏澧县。当时,日军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杨子云的家也投能幸免。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被日本鬼子残酷杀害。那时,刚满20岁的杨子云充满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发誓要向帝国主义报这血海深仇。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正当全国人民欢庆胜利之际,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到处征收苛捐杂税,抓丁拉夫,致使老百姓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杨子云与年轻人在一起谈论时,激昂地说:“我们要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旧社会,让我们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1949年7月23日,澧县解放。人民政府的干部和人民解放军战士来到杨子云的家乡,废除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伪保甲长和有钱人也不敢欺负压迫老百姓了。这使杨子云打心眼里高兴。新中国成立后,26岁的杨子云决心投身革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他邀约了当地的几个年轻人,一齐到区公所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区公所见他们意志坚决,便批准了他们的请求。1950年3月,杨子云告别妻子和两岁的儿子,准备赴部队,临别时,他握着妻子的手,含着热泪说:“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人民解放军打出来的,我们大家都有保卫自己幸福生活的责任。我在部队好好当兵,多杀几个敌人,你在家里要搞好生产,带好儿子,等彻底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时我们再相会。”杨子云到部队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独立工兵营当战士。

1951年1月,杨子云随部队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

1952年9月5日,作为第一期抗美援朝轮换部队,杨子云所在的第46军奉命从广东汕头出发北上,开赴朝鲜战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同“联合国军”的停战谈判已进行了一年多。由于美国不甘心军事上的失败,一方面妄图通过谈判“体面地结束朝鲜战争”,一方面在对朝鲜北方进行狂轰滥炸的同时,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向志愿军和人民军不断发起攻击。针对美国破坏停战谈判的行径,中朝方采取边打边谈、边谈边打、以打促谈的策略,对“联合国军”进行反击。12月31日,第46军入朝后,奉命接替正面第一线第40军的防务。先后参加3次攻打马踏里的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备任务和三八线临江北岸的防御任务。

1953年3月21日,杨子云所在的工兵营配合兄弟部队对高浪铺里以北的坪村南山的美军阵地发起攻击。在部队发起进攻前,杨子云和两名战友组成的战斗小组冒着枪林弹雨,很快排除了部队前进途中的地雷,为兄弟部队全歼美军1个排扫清了障碍。接着,杨子云和战友们一起,参加抢修被敌机炸毁的桥梁,修复被敌机炸坏的铁路和公路,为保障交通运输畅通,为保证兄弟部队进攻敌人,杨子云经常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夜以继日地工作。

6月24日,为了保证停战谈判的顺利开展,第20兵团和第24军奉命发起金城战役。第46军遵照志愿军总部的指示,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分别组织小规模进攻作战,以惩罚李承晚军,并对美军进行威慑。一次,第46军对马踏里东山的一个美军阵地发起攻击。独立工兵营奉命派出人员协同作战。杨子云积极报名参加战斗。杨子云和战友们到阵地后,不分白天黑夜地为兄弟部队挖掘、加固坑道。一次,敌机在第46军阵地狂轰时,丢下了几枚定时炸弹。杨子云和几位战友一道,冒着定时炸弹随时爆炸的危险,走出坑道,匍匐向定时炸弹爬去,当他爬到一枚钻入地下的定时炸弹旁边时,他镇定地观察,然后很熟练地拔出了定时炸弹的引信。就这样,他们为主攻部队开辟了一条条通向敌人阵地的通道。主攻部队发起冲锋,全歼了敌人,并巩固地占领了马踏里东山的阵地,有力地配合了友军开展的金城战役,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最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停战以后,朝鲜人民的中心任务已由战争转变为“恢复和发展战后人民经济”。在庆祝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日子里,杨子云多次表示:“为了巩固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我一定继续努力,为兄弟的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和重建美好家园而继续战斗。”自此,杨子云和-战友们一道,一方面警惕敌人的破坏,一方面夜以继日地帮助朝鲜人民修复被毁坏的桥梁、道路,排除遗弃在地下的地雷、定时炸弹和炮弹。由于他工作认真细致,成绩显著,多次受到表彰。

1954年5月11日,杨子云又和战友们一道去排除地雷。时近中午,他已和战友们一起已接连排除了10多个地雷,已经又饿又累,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杨子云说:“我们早一天排完地雷,朝鲜人民就早一天有安全保障。我辛苦点算什么!”边说边继续排除一枚地雷的引信。忽然“轰”的一声巨响,这枚地雷突然发生爆炸,杨子云当场壮烈牺牲。

为了表彰杨子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部队给他追记了一等功。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