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人,男,苗族,1926年8月出生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郭公坪乡江家溪村(原麻阳县仁怀乡第三保保家楼村)。
李代金兄弟4人,他在家排行第二,父亲李永桥是个驼子,早逝,母亲蒋氏系凤凰县茶田镇塘坳村人。兄长李代木早年参加革命,老三、老四均在家务农。李代金家庭贫困,无田无土,兄弟几人依靠母亲蒋氏替地主干活为生,生活极度贫困。李代金在13岁时,就到川岩坪村一地主家打长工。李代金从小就爱打抱不平。1942年春,16岁的李代金因不堪忍受地主的残酷压迫,愤然辞工回家,在荒坡上开垦了一亩地,开始以种植甘蔗为生。摆脱了地主束缚的李代金异常兴奋,在甘蔗地旁搭了个草棚,日夜精心呵护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茁壮成长的甘蔗,他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1944年1月,年已18岁的李代金长得牛高马大,但由于家庭贫困,从没有跨进过学校大门的他,热切地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于是,他开始赶集卖甘蔗来维持生计。这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清晨,天空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很多人都蜷在家里不敢出门,而那天正是离家十多公里远的凤凰县茶田镇赶集的日子。为了生计,李代金只好披着已经破烂不堪的棉衣,穿着一双草鞋,挑着一担甘蔗到茶田去赶集。腊月的集市异常热闹。商人们都忙着趁此机会赚钱,而官僚地主们则大肆购买各种年货,只有贫穷的农民拿着几个已经捏得出水的铜板在集市上转来转去,尽量购买些廉价而实用的生活必需品。李代金的运气也不错,一担甘蔗只2个小时就卖完了。拿着用血汗换来的甘蔗钱,他在集市上转了几个来回,最终下定决心买了一双布鞋,半斤猪肉,给父亲买了二斤烟丝,这就是他为家里和自己准备的年货了。
时间已到了下午2点多钟,看看天色不早了,李代金提着年货,哼着苗家小调兴冲冲地往家里赶。正当行至茶田镇十八坪(今茶田镇和平村)时,厄运降临到了他头上,他碰上了一伙正在此地抓壮丁的国民党凤凰县某部。七八个手持步枪的国民党士兵蜂捅而上。李代金虽然人长得高大,但由于对方人数众多,只稍微挣扎了几下,就被对方用绳子捆了双手,被带往了凤凰县城。
赶集的人们回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李代金的父亲——李永桥,李永桥扔下手中的农活,急忙往凤凰县城方向追赶,本来身体有缺陷的他在追了30多里路后,疲倦地倒在了路边,泪流满面,看着茫茫前方,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从此,一个刚直忠厚的农民之子,被强压硬逼地穿上了国民党的军服。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他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和他要好的几个士兵在神秘兮兮的传阅一个小读本,他一打听,原来是解放军优待俘虏的宣传册子。他心里暗暗高兴,一定要找到解放军,消灭蒋家王朝,为解放全中国出力。1947年1月的一天晚上,机会终于来了,忙碌了一天的国民党士兵都已进入梦乡,李代金的心情也异常激动,心想:此时不动手,要待到何时。他悄悄地爬起床,干掉了哨兵,朝宣传册上提供的地方狂奔,次日中午就找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革命。在23军68师203团当兵。从此,李代金为穷苦人翻身得解放,随部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提拔为班长。1950年李代金所在23军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赴朝作战。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场上,时任班长的李代金,带领全班战士,出生入死,英勇作战,立大功1次。1951年6月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牺牲后安葬在朝鲜。1954年麻阳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