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赵富生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30 - 1954
籍贯: 湖南湘潭
概括语: 湖南湘潭县人,1930年6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淦田区八斗乡(现株洲县八斗乡)南塘村。1952年底,赵富生所在部队奉命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湖南湘潭县人,1930年6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淦田区八斗乡(现株洲县八斗乡)南塘村。祖父母、父母都靠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家庭非常贫寒。他共有兄妹6人,自己排行第三,小时候受尽了各种苦难,常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没有条件读书。他从小就为人诚实,性格耿直,乐于助人,因而深受左邻右舍的喜爱。兄妹几人常常是在自家租种的田地里干完活后,再顺道在山里打点柴,送给邻居的一位孤寡老人。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矛头直指中国。中国热血青年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报名参加志愿军,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时年20岁的赵富生更是心情迫切,因为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民党腐朽政权统治时期的他已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国家的安全就没有老百姓的安稳日子。他多次跋山涉水几十里到区政府报名,表达他抗击侵略者、保卫新中国的决心。

1951年底,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八斗乡的一个小山村——南塘村沉浸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锣鼓声、唢呐声响成一片。人群中,一位20岁刚出头的青年小伙子,胸前戴着大红花在与乡亲们一一握手,他就是即将光荣入伍、踏上抗美援朝征途的赵富生。

赵富生入伍后,热爱部队,遵守纪律,全心投入到各项军事训练中。1951年至1952年,他所在的部队驻在河北。刚刚入伍时,因新兵大多数是南方人,对北方的气候很不适应,加上饮食习惯与家乡又不同,很多战士病倒了,发着烧,上吐下泻。赵富生身体结实,能克服各种困难,较快地习惯了当地生活。在训练间隙,他鼓励战友们战胜困难,苦练军事技术和杀敌本领。北方的大冷天里,他和战友们常常是练得外衣上结着冰渣,里面的衣服却湿了好几层。赵富生尊敬师长,团结战友,战友们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解决。训练中的动作,他手把手地教一时还不太熟练的战友,生活中对年龄比他小的战友无微不至地给予关心。在一次行军训练中,不少战友的鞋子湿了,一个个冻得直哆嗦,他便把自己也舍不得用的乡亲们送的鞋垫送给了同班的一个最不服水土的李姓小战友,自己却穿着那双湿鞋子。

1952年底,赵富生所在部队奉命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2师605团2营1排2班,当一名普通战士。从此,开始了他真枪实弹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保卫朝鲜,保卫祖国的战斗生涯。

朝鲜松化,山林起伏,沟壑纵横,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1953年夏,赵富生所在营急行军赶到这里的一个群岭环抱的高高的山岗上,奉命阻击美军。山岗北面是悬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南面地势稍缓,一个小山坡连着一个小山坡;东侧是一条通往平壤的简易公路。赵富生所在营一到阵地,就忙着修筑工事,挖坑道,建掩体,在山顶的小平地上架起了机枪,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当天,天还未黑,美军就抵达了山前。赵富生所在营集中火力向美军射击,美军立刻以一个团的兵力向志愿军据点猛攻。由于志愿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美军连续3次冲锋,都被打退了,白白丢下30多具尸体仓惶逃走。第二天凌晨,天刚刚亮,天边就传来隆隆声响,美军派出数架飞机向志愿军阵地扔下了一串又一串的炸弹。轰炸持续了20多分钟,山上的树木被炸得不见踪影,志愿军的工事大都被毁,人员伤亡很大。轰炸一过,美军又开始发动进攻。志愿军趁敌人还未接近阵地前的一刻,赶着修筑简易工事,准备弹药。当敌人接近阵地时,密集火力又一次向敌人压去,美军再次溃退了。赵富生所在营坚守阵地两天两夜后,奉命从山后撤离。他们的英勇阻击为全军的战略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赵富生由于表现突出,由普通士兵升为副班长。

随后,赵富生所在部队不断与美军转战在朝鲜的多个战场上,从防御敌人、抵抗敌人到追击敌人、歼灭敌人,从朝鲜北部、中部到“三八”线,一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

1954年8月,赵富生在“三八”线附近的一次突袭战斗中,胸部中弹,为中朝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