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邱为国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56 - 1979
籍贯: 湖南常德
概括语: 1977年1月,邱为国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364团1营2连当战士。1979年4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邱为国为革命烈士。
   湖南常德人,1956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六)出生在今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同兴村。其父亲邱谷收为人忠厚,勤俭朴素;其母亲王满秀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邱为国有兄弟4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大哥邱登才、二哥邱登国、弟弟邱国平。

1963年9月,邱为国在本大队同兴小学启蒙读书。在学校,他遵守纪律,从不调皮,老师布置的任务从不打折扣;他热爱学习,成绩在班土一直名列前茅。教科书是他最心爱的东西,每次从学校领回课本,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早就精心收藏的画报、报纸,将书的封面包裹得整整齐齐,平日学习时也从不在书上乱写乱画,一个学期结束,他的教科书从没有一丝破损。

1968年,邱为国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务农。1976年11月,常德县征兵工作开始了,邱为国兴致勃勃地跑到公社报了名。父亲很支持他参军的想法,在他去报名的前夕,拍着他的肩膀充满希望地说:“国儿,当兵是好事,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走出过常德,你出去闯一闯,学点本事,好啊!”

临行前,邱为国望着爹娘满面风尘的脸和积劳成疾的身体,深情地说:“爹、娘,我现在是解放军战士了,要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而战斗,您在家里受苦了,儿在部队一定好好干,争取早立军功,为您争光!”

1977年1月,邱为国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364团1营2连当战士。

1978年初,组织任命邱为国为班长。从此,他又成了战士们最贴心的大哥,时刻把战友遇到的困难挂在心上。战士衣服被子破了不会缝,他手把手地教;战士生病了,他到炊事班亲自动手做病号饭……

刚入伍的新兵小赵是北方人,到部队时,因水土不服常闹肚子,加上训练又苦,有点闹情绪。为帮助小赵进步,邱为国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关心他的生活,还特地到山上采来当地治水土不服的草药,熬好了给他服用。小赵用药之后病情明显好转,心情也开朗了很多。为了防止小赵晚上睡觉胃受凉,邱为国还用旧衣服做了一个护肚让小赵带上。

这时越南当局不断对我边境实施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中越边境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1979年1月,邱为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2月16日,邱为国和战友们清一色剃了光头,手握压满子弹的钢枪,脚踏带了钢板的防刺鞋,在营防前的操场上整装待发。在首长简短有力的战斗动员后,部队静静地向水口关进发。入夜时分,已潜伏在中越边境的小山沟里。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清新的雾气在山间轻轻柔柔的缠绕,薄如蝉翼,微风滑过山谷,一丝刺骨的寒意浸润了全身。战斗就要打响了,邱为国满身热血沸腾,并没有感到一丝寒冷和恐惧。

17日凌晨,一串红色的信号弹从夜空里腾起。顿时,中越边境我军万炮齐发,轰隆隆的巨响天塌地裂般碾过来,滚烫的烈火席卷整个天空,强烈的气浪掀动晨雾,呛人的硝烟满天飞扬,和雾气绞动着、翻滚着,汹涌地顺着山谷涌进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了!邱为国所在的第364团奉命从水中关以南的布局关直扑东溪。

东溪,越南石安县县城,是连接高平和谅山的重镇,向北40公里可达高平,向南80公里可达谅山。从布局关到东溪有30余公里,其间为亚热带丛林地,海拔平均400米,有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和悬崖陡壁,没有公路可走,只有一条牛车小路在悬崖下和峡谷中穿行,山高路窄,一阵猛烈的炮火轰击过后,邱为国率全班战士像离弦的利箭,锐不可当,直朝对面山口冲去。这个山口,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洞多林密,易守难攻。但是,邱为国和战友们在震撼山岳的喊杀声中,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提前到达了指定位置。

在步兵和坦克兵紧密配合、两路夹攻下,我边防部队从布局关到东溪仅仅用了2小时45分钟,比预定的时间提前15分钟。当坦克开进东溪时,一些越南人误认为是他们的坦克,还连连招手致意,当邱为国和战友们进入东溪时,发现敌人房间里的桌子上还摆着热茶水呢。

攻克了东溪,通向高平的后门打开了。敌军惊恐万分,赶忙罚集力量,想尽一切办法阻挡我边防部队前进。17日下午,敌人在东溪以东班翁地区扒开水库,放水淹没了道路和田野,淤泥深达70厘米。邱为国当机立断,迅速率全班战士徒步急进。一路冲过班坡西侧的隘路,沿班翁一线顺利突破越军前沿,直捣靠松山。这时,东溪以东的靠松山附近的公路、桥梁已被敌军破坏,并且设置了伏击阵地,企图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

突然,在前面山路拐弯处不到3米宽的公路上,敌人设置的大石块、树枝等障碍阻住我军去路,坦克不能通过。同时,两边山上越军大量火箭筒、反坦克炮及轻重机枪组成的严密火力网向我军发难,使我军坦克和步兵遭受一定损失。

邱为国早就看清了右侧山腰80多米外,一块巨石后的火力点对我威胁最大。他让副班长火力掩护,自己拿过一挺轻机枪,猫着腰向山腰巨石前进,摸索到敌军阵地等高线侧面。此时敌人正向我冲锋的战士瞄准射击,邱为国毫不迟疑,立刻甩出两颗手榴弹,浓烟四起,4名敌人早已命丧黄泉。邱为国三步两跳跃进战壕,架起机抢一阵猛射,压住敌军部分火力。我军战士乘势冲上山顶,剿灭了余敌。此时我坦克部队经反复向土质崖壁冲撞,已拓宽了前进的道路。

2月19日4时,邱为国带领全班战士顺利赶到敦张,与兄弟部队对朔江形成包围。

朔江,是越南与中国广西平孟接址的河广县县城。这里虽然房少人稀,却是通往高平的咽喉要地。南北群山峻峭险恶,拔地而起,山上灌棘丛生,洞穴密布,组成一道天然屏障。仅20余米宽的公路从两山间通过。

晚10时,攻打朔江的战斗开始了。邱为国所在的2连顺利地占领了朔江东侧波源村侧面的无名高地。

波源村距朔江仅。1000米,拿下了波源高地,朔江举手可及。但从波源至朔江的人口是一个葫芦形,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敌军被我军的雄风吓破了胆,临时在此加派的两个反坦克连和原有驻军形成了多层次交叉火力网。为迅速拿下朔江,军首长决定,组织步兵、炮兵和坦克部队协同作战,于黄昏强行通过葫芦套。大战在即,邱为国早已做好战斗准备。

2月20日傍晚,太阳就要躲进大山后面去了,邱为国带领全班战士跟随坦克部队钻进了葫芦套。100米,200米……越军没有动静,700米时,突然,前面的坦克触雷停车。

一时间,葫芦套像点燃了的火药桶,枪弹狂风暴雨般地向我军倾扫过来。邱为国深深知道,只有拿下这个山口,我们的辎重设备才能通过,才能完成围歼朔江之敌的任务。

这时我军坦克正在对两边的山头进行炮击,山上硝烟弥漫。邱为国带着全班战士乘着弥漫的硝烟开始向山头运动。快接近山头时,山上突然响起了轻重机枪的扫射声,全班战士就地卧倒,开始和山上的敌人对射,其他战友也冲了上来。

山下我军坦克炮击得更激烈了,整座大山都在晃动,敌军的炮火部分集中射击山下的坦克,稍微有所松懈。邱为国举手一挥,带全班战士一边射击,一边借地形地物的掩护向上运动。很快就进入了敌军射击的死角。双方相距不到10米,我方的炮击已经停止了,阵地上仍有残存的敌人将我军压在一断崖处,不能抬头。在猛扔一通手榴弹后,邱为国率先冲进了敌军阵地。

阵地上只剩下了敌人的尸体,邱为国一边前进,一边搜索,突然一个山洞中射出一串子弹,走在前面的邱为国身中数弹,顿时血肉模糊,他顽强地端起机枪,一阵扫射,不幸当场壮烈牺牲。跟上来的战友紧急卧倒,迅速向洞中射击,同时把手榴弹一颗颗地往里扔。洞中的敌人很快被消灭,战友们牢牢控制了这个高地,有力地保障了我军主力顺利占领朔江。

战斗结束后,师部为邱为国追记二等功。

1979年4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邱为国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