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人,1956年8月出生在宁乡县大成桥乡灌塘村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姊妹9人,他最小。因为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11岁的杨正元高小毕业后就停学在家务农。整日的劳动,使他养成一种内向的性格,只顾埋头干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正元长成了一个大汉,干农活,他样样内行,不挑肥拣瘦,并对人和气。青年人都喜欢他。197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他便应征入伍。招兵连长张宗福一见他那高大的个头,很是喜爱,高兴地把杨正元送到2排5班。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杨正元所在部队一直在广东牛田洋搞生产,这是杨正元的拿手好戏。他干活主动积极,很受连领导的喜爱。他学会了开插秧机、收割机,很快就成了连队的生产骨干,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1978年11月,他到师教导队集训,刻苦学习战术技术,进步很快。
这时,正值越南扩张主义者侵犯我广西、云南边境。为了教训这群忘恩负义的家伙,12月底,我部队开往广西凭祥进行临战训练,杨正元回到了连队。在边境的训练中,他亲眼看到越军的种种罪行。他义愤填膺,向连队党支部写下了请战决心书,表示一定要在战斗中英勇杀敌,争取火线入党。
1979年2月17日拂晓,蒙蒙的晨雾,笼罩着友谊关外的同登地区。在这里,越军摆上了他们狂妄吹嘘的所谓“英雄团”步兵第3师第12团,并叫嚷什么“要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
隐蔽在友谊关左侧前沿工事里的我边防部队489团3营,奉命插入敌人的要地同登,配合兄弟部队歼灭敌“英雄团”,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
天渐渐亮了,晨雾慢慢散去,地面上的一切景物开始露出轮廓。6时25分,我前线指挥部一声令下,万炮齐鸣,地动山摇。一发发凝聚着仇恨的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同登守敌。顷刻问,盘踞在549高地的敌炮兵观察所,被我炮火摧毁,坚固的钢筋水泥墙飞上天空;刚从河内开来的满载军火的列车也起火爆炸,摊散在铁轨上;被边境人民恨得咬牙切齿的公安屯,土崩瓦解,变成一片废墟。敌炮兵阵地上,炮管被炸断,炮轮子抛向几百米外的山脚下。
“打得好!打得好!”杨正元在心里默默地喊道,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他轻声问副射手石军元:“准备好了没有?”石军元连忙答道;“准备好了!”
在炮火延伸的同时,3营营长发出了“出击”的信号,杨正元一阵点射,很快干掉了敌机枪手,跃出了堑壕,副射手石军元几乎同时跃了出去,一起向前冲去。
盘踞在3号高地上的越军设有炮楼、碉堡,配备有轻重机枪和高射机枪,人数虽不多,但工事坚固,火力很强。3营营长下令集中各连的重武器,封住高地上敌碉堡、工事里的火力点,同时我坦克部队向3号高地猛压过来,一面开炮,一面向阵地冲击。杨正元所在的9连2排担负对3号高地的主攻任务,杨正元端起机枪,一边随坦克前进,一边高喊“来子弹”。
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敌人仍然垂死挣扎,顽强抵抗。子弹在杨正元身边呼啸飞过,他全然不顾,和石军元密切配合,巧妙地利用坦克作掩护,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直插敌人阵地,向据守在残余工事里的敌人猛扫。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打出机枪的威力,打出军威、国威,多多消灭敌人。
2排占领了3号高地之后,和3排兵分两路,像一把张开的铁钳,从两翼向敌人包抄过去。不一会,敌2号、4号高地也分别被我军占领。打扫战场后,连队开始修筑工事,设置障碍,准备回击敌人的反扑。
“哒哒哒……”一阵枪响,他的思绪打断了。他和石军元趴在工事前沿一看,敌人狗急跳墙,狂叫着又冲上来了。杨正元心里充满仇恨,手贴近机枪扳机,做好了射击的准备。敌人靠近了,60米、50米,杨正元屏住呼吸,等候排长的命令。只有20米了,越军的帽徽依稀可辨了,排长一声喊“打”。杨正元的机枪,顿时像火山爆发时喷射出来的岩浆一样,向敌群倾泻。在他的面前,敌人纷纷倒下,残敌也连滚带爬地退了回去。
敌人仍不死心,不时改变战术,小股敌人多次向我阵地冲击,妄图把阵地夺回去。杨正元和战友们在排长的指挥下,敌变我变,灵活地运用战术,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而且很快地肃清了残敌。接着,连队又继续向前挺进。夺取5号高地的攻坚战开始了。
5号高地是敌人重点设防的据点,驻有敌人一个连部和一个加强排。它是所谓“法国炮楼”的前卫,它侧翼的339高地的火炮、高射机枪可以射到5号高地的前沿和山顶。敌人挖了很多堑壕,配有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和六○炮,封锁公路及中越国界线。
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3营7连奉命从北面攻击,在火炮配合下,1、2排在山腰同越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杨正元所在的9连从5号高地的南面,即敌人的后方发起攻击。9连以2排为尖刀,在炮火支援下,迅速冲到了山脚边。炮火一停,敌人还在防炮洞中,杨正元就端着机枪飞速冲上了山脊,一阵猛扫,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还有几个当了俘虏。
硝烟开始散去,隐藏在工事内的敌人发现山头被我军占领,一阵机枪扫射,打中一位正在观察敌情的营部参谋的头部。杨正元愤怒极了,“回敬”一个点射,敌人的这挺机枪便成了哑巴。不料,另一个敌火力点响了,子弹“啾啾”地向杨正元射来,他旁边正在压子弹的石军元被击倒了,杨正元立即一阵点射“回敬”。哪知,这时敌人第三个火力点的机枪正瞄准着杨正元。一颗子弹飞来,他头部负伤,额上流血,鲜血染红了军衣,染红了机枪。杨正元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奋力支撑着身子,向敌人打了一次最猛烈的扫射,机枪吐出复仇的火舌,像火山喷出炽热的岩浆,吞没了那些可恶的豺狼。
战友程召阳发现杨正元的头部流血,立即滚爬过来,把他拖到一旁,见他的左手指骨也完全折断了。杨正元吃力地说:“我不行了。到时请你去我家走一走,安慰我母亲和哥哥,我家在……成功塘……”话没说完,便闭上了眼睛。程召阳流着热泪,把战友安放好,又随队伍向前冲了。
不久,山顶又响起了机枪声。随后跟进了3排周武麒班长冲上来时,看见杨正元倒在机枪边,右手还紧扣着扳机。原来,杨正元在昏迷中听到激烈的枪炮声,又苏醒过来,在短暂时刻里,他爬到机枪旁向敌人的火力点射出了最后的愤怒的子弹。在一片为杨正元复仇声中,9连完全占领了五号地,打开进攻法国楼的通路。
杨正元牺牲后,部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荣立一等功。他长眠在祖国南疆红岩岭烈士公墓里。他那火山一样的性格和他那挺机枪喷射出来的火山一样的弹流,将永远铭刻在守卫祖国南疆神圣领土的指战员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