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陈小勇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59 - 1979
籍贯: 湖南城步
概括语: 湖南邵阳人,1959年1月26日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花桥乡杨田村杨家桥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陈和玉是个老实农民,母亲肖富妹是个俭朴的家庭妇女。陈小勇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他在校读书十分刻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所得的奖状挂满家中堂屋。
  湖南邵阳人,1959年1月26日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花桥乡杨田村杨家桥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陈和玉是个老实农民,母亲肖富妹是个俭朴的家庭妇女。陈小勇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他在校读书十分刻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所得的奖状挂满家中堂屋。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被推选为生产队“政治夜校”辅导员和队上记工员,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错记、漏记社员的工分,受到群众的称赞。

1978年3月,陈小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入伍后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各项任务完成很好。同年8月他参加广东牛田洋军垦农场的“双抢”战斗,因不怕苦和累,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他待同志热情,战友有思想问题,他亦主动找战友谈心,帮助战友解开思想疙瘩。星期日和节假日及其他业余时间,别人休息,他却是忙人,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脏活重活抢着干。1978年上半年,他荣获“学雷锋先进战士”光荣称号,受连队嘉奖二次。

1979年2月,为严惩越南当局对我国边境的武装挑衅,保卫我国领土的安全,中共中央决定对越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战前,陈小勇两次向党支部写请战书、决心书,多次要求连队党支部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他在决心书中写道:“我现在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我要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完成党交给的战斗任务,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充分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的崇高品质。2月17日清晨6点25分,我军自卫还击战打响后,陈小勇所在连队接受攻克同登1号、6号高地和配合部队攻克同登县城的战斗任务。任务十分艰巨。陈小勇与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沉着应战,不怕吃苦,冲锋在前。在攻打1号高地时,敌人从隐蔽的猫耳洞内开炮将他的班长和一名战士打伤。陈小勇机智地向敌人投去一枚手榴弹,把敌人炸死,迅速接近负伤的班长和战友,凭着平时学习的抢救技术,敏捷地把班长和一名战友包扎好,交给担架队,又继续投入激烈的战斗。途中陈小勇又遇到别班一名战友负了伤。他冒着枪林弹雨,又迅速把伤员抢救下来。陈小勇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抢救战友的行为,战友们都为之感动。

陈小勇所在连队攻下1号高地后,接着又担任攻打6号高地的战斗任务。疯狂的敌人拼命挣扎,利用6号高地复杂的地形,集中火力进行死守,高射机枪向我军阵地猛烈射击,企图封锁我军向同登进军。11班班长王德平在前进中通过一个开阔的山坡时,被敌人猛烈的火力射中负伤。陈小勇见王班长身负重伤,心里十分着急。“抢救战友要紧!”他跃出掩体,奋不顾身地匍匐前进,很快挟住受伤的王德平往掩体移动,敌人的子弹不时射来,战友们的心绷得很紧,一步、二步、三步……陈小勇挟住班长往回拉动,当他俩离掩体只有四、五步远时。敌人的高射机枪如雨点向他俩打来,陈小勇用身子护住王班长,可是一串串子弹从他身上穿过,鲜血染红了山崖。战友们的眼睛模糊了,都泣不成声,从心底里喊出:“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要为祖国人民争气!”全体指战员化悲痛为力量,顽强战斗,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阵地上的敌人全被消灭,但舍生忘死抢救战友的陈小勇永远长眠在了卡凤前山。

陈小勇三次舍生忘死抢救战友的英勇事迹在部队广为传颂。他的血没有白流,他用生命保卫了祖国的边疆,保卫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建设。同年3月,部队党委根据陈小勇的英勇事迹和生前要求,给他荣记一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和革命烈士。陈小勇烈士的亲属和乡亲闻知他不幸牺牲,悲痛万分。他的父母拿出一封封儿子的来信说:“小勇是个好孩子,他的每封来信都鼓励我们多出集体工,多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贡献,为国出力为国分忧,当好光荣的军属……”生产队的社员没有忘记,陈小勇入伍的头天晚上,他还惦记着一户社员的电灯没有安装好(当时生产队刚通电安装电灯,社员们选他当安装员)。当夜,他打着手电,帮这户社员把电灯安装好。陈小勇牺牲后,家乡花轿公社党委为陈小勇烈士举办了烈士事迹图片和实物展览,数千名群众和青年学生在展览室里无不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