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刘三柳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30 - 1968
籍贯: 湖南衡南
概括语: 湖南衡阳人,1930年4月出生于衡南县车江镇大桥居委会一个普通生意人家庭。1949年与本镇村民胡淑君结婚,婚后生有四个小孩。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刘三柳同志二等功,国家民政部授予他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湖南衡阳人,1930年4月出生于衡南县车江镇大桥居委会一个普通生意人家庭。1949年与本镇村民胡淑君结婚,婚后生有四个小孩。

刘三柳幼年时,父母在镇上有一家小杂货铺子,他们一家就靠做点小生意居家过日子,生活温饱问题得到解决。7岁时,刘三柳进入镇上一所学堂里念书。在学校里,他不仅尊敬师长,而且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起来背书,放学回家后,他就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背给父母听,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刘三柳从小酷爱书法,每天都要坚持练字1小时,有时候长达三四小时。有一次,刘三柳感冒发烧,仍然坚持上学,课后坚持把作业完成,又像平常一样练字1个小时,父母见了要他好好休息,他却说:“今天的事今天完成,只有把事情都做好了,才能安心休息。”

刘三柳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就喜欢助人为乐。学堂有几位同学家庭条件比较拮据,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刘三柳常常把自己一些多余的衣服送给他们穿,有时还送一些笔和纸给他们用。有一次他的同桌生病了,家里一时又没钱给他看病,刘三柳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把父母平时给他的零用钱给了同桌,让他去看病。本来他想把这些钱存够了就去买个书包,但他并不因为买不成新书包而后悔,反而很开心,因为他同学的病在他的帮助下很快就好了。虽然刘三柳小时候家庭条件还可以,但他从没有看不起穷人,欺负穷人,反而非常同情穷人,痛恨那些土豪恶霸。每逢赶集时,他家门口总会有一些要饭的老人和小孩,每次他都跑到家里拿些吃的分给他们,有时候给多了,父母见了免不了要说他几句,他却反过来说父母:“你看那些人多么可怜,整天挨饿受冻,还要受恶霸们的欺负,你们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反正家里不缺吃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见死不救吧。”父母听了以后再也不说什么了。

刘三柳13岁时,由于当时年年战乱,加之父亲身体不太好,生意无法再做下去,生活不如从前了。为了减轻父母的担子,刘三柳没有再念书,到一家木材店里做短工。每天清早就要到店里干活,晚上回家后,还要照顾父亲,帮助母亲处理家务,像挑水、砍柴这样的重活全由他包了。每次发工钱时,自己舍不得买东西吃,却不忘给父母和弟弟带点吃的回来。刘三柳还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他非常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虽然只有十三四岁,其实他非常想投身革命,上战场杀日本鬼子,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弟弟还小,无人照顾,所以一直没有如愿。在给木材店做苦工时,读过几年书的刘三柳经常为革命写一些宣传标语,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全国同胞行动起来,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等等。1945年8月,刘三柳得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兴奋得三天没有睡着觉。

1951年,21岁的刘三柳光荣入伍,在青海省西宁市8136部队服役。在新兵连的日子里,他从不放松对政治的学习,每次政治考试都榜上有名。军事训练非常刻苦,遇到困难从不退缩,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意志坚定,反复训练,没有突不破的口。在新兵训练综合技能大比武中,刘三柳在四个不同项目中都取得了好名次,被新兵连评为训练尖子,并获得嘉奖一次。

经过新兵连的训练和教育,刘三柳更加成熟了,一心为党为人民作贡献的信念更加坚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素质,刘三柳不但训练刻苦,平时还不忘学习。一有休息时间,他就泡在连队阅览室里,有次看书入了迷,连开饭的时间也忘了,没有赶上中饭,只好挨饿。为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每次对党的知识学习他都做了详细笔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虽然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刘三柳,却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次执行任务他都是冲在前、干在前。入伍三年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1954年6月,刘三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年底被任命为二班班长。在担任班长期问,多次出色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他们二班连续两次被评为先进班,他个人也三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1957年,刘三柳被破格提拔为排长。

1960年,刘三柳代表团里参加师里军事大比武,为团里取得了好成绩,还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确立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自己一年多的努力,被提升为连长。身为连长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此以后,刘三柳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战士更加严格。他说:“平时严要求,战时才能出成绩,平时的积累就是战时的丰收。”虽然刘三柳在工作中对战士严管严教,但在战士们心里,他一直是最值得尊敬最值得佩服的人,因为在生活中他就像一位兄长关心爱护着身边的战士,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每年连队都有一个探亲的名额,本来已经有六年没有回家的刘三柳,完全有条件回家探亲的,但想到二排小张也有好几年没有回家了,而且他已经二十三四岁了还没有找对象,就决定把这个探亲的名额让给小张,自己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回去看看家人。刘三柳就是这样让战士们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战友情。

1968年1月,刘三柳所在部队接到上级指示,据可靠消息,西藏民族分裂分子已窜入青海西宁市,试图进行恐怖分裂活动。他们受命进入战斗准备,全面封锁市区进行排查。1月23日,无路可逃的分裂分子逃进市区一所中学里,他们手上都持有枪支弹药,并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挟持到学校大礼堂。部队接到通知后,立即派刘三柳组成先头部队包围学校,解救人质。刘三柳带领一部分战士潜入校园内,心想,敌人都是亡命之徒,手上都有武器,要保证人质安全,只能靠智取,不能硬拼。于是,他兵分三路慢慢靠近礼堂,他带一路从后门包抄,很快就进入礼堂。经过侦察发现,里面共有4名歹徒。他们很快就击毙了其中三名歹徒。正在此时,另一名歹徒突然冲过来,身上绑了很多炸弹,想与解放军同归于尽。刘三柳见状,立即扑过去,把歹徒死死压在地上,叫战士们立即把人质先带走。战士们很快就将人质转移开了。就在此时,凶残的歹徒拉启了炸弹拉线……一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安定、人民的幸福!

刘三柳虽然走了,但他的血没有白流。西宁市人民为了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无限敬仰,决定将刘三柳葬在西宁市公墓。出殡那天,整条街排满了人群,人们怀着无比的悲痛,含泪一直把他送到西宁市公墓。刘三柳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西宁市的每个角落,西宁市政府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到刘三柳墓前宣誓。部队官兵为了表达对刘三柳的无限怀念之情,特将他生前所住过的地方原物不动地保留下来,每天都派人去打扫清理。全军区上下,组织专项教育活动,学习刘三柳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让他的英雄壮举激励每位官兵继续为保卫祖国而奋勇前进。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刘三柳同志二等功,国家民政部授予他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