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田生观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57 - 1979
籍贯: 湖南桃源
概括语: 湖南常德人,1957年9月出生,今桃源县桃花源镇双峰村大树冲人。其祖父田巨生,因家贫将田生观之父田世云过继给田梅生为子。解放前,养祖父、父亲被生活所迫到处逃荒要饭、打短工、躲壮丁,先后搬家14次,1934年逃荒到古称避乱处的桃花源安家落户。其母亲杨蓝香也因家庭贫困,9岁(约于1934年左右)时就被迫到田家当童养媳,夫妻俩育有3子1女,田生观排行老三。解放后田家分得了田土,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湖南常德人,1957年9月出生,今桃源县桃花源镇双峰村大树冲人。其祖父田巨生,因家贫将田生观之父田世云过继给田梅生为子。解放前,养祖父、父亲被生活所迫到处逃荒要饭、打短工、躲壮丁,先后搬家14次,1934年逃荒到古称避乱处的桃花源安家落户。其母亲杨蓝香也因家庭贫困,9岁(约于1934年左右)时就被迫到田家当童养媳,夫妻俩育有3子1女,田生观排行老三。解放后田家分得了田土,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1964年9月,田生观在桃花源中心小学启蒙读书。当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田生观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雷锋日记和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雷锋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深深地打动和教育了幼小的田生观。他决心像雷锋叔叔那样,立志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做一名有益人民的勤务员。平时,他主动打扫班上卫生,擦黑板,抹桌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还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到附近军烈属、五保户家中帮助挑水、种菜、打扫卫生。

1970年,田生观考入桃花源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未毕业就回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在生产队劳动期间,服从安排,积极完成任务,在当地是一个有志青年。

1976年9月,桃源县开展冬季征兵工作,田生观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到公社报名参加了体检,1976年11月被光荣批准入伍,分配到陆军第42军126师376团2连当战士。

田生观分到连队后,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刻苦钻研精神强,终于凭借《新华字典》,虚心向战友求教,以顽强的毅力读完了《毛泽东选集》1—4卷,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生字笔记。他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参加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他不忘阶级苦、民族恨,给家中父母、大哥写信,整理了家史,在部队开展忆苦思甜活动。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决心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脏,不怕累,不叫苦,利用空余时间经常为连队和战友们做好事。1978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2月提升为副班长。从此,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模范带头,不断改造世界观,明确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革命道理。他曾说:“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革命而死光荣,一个人活着要活得有意义。”他在每次军事训练中不怕苦,军事素质不断提高。领导推荐他去师教导队学习培训,他向党支部表示:决不辜负首长和同志们的期望。当兵两年,表现突出,练成了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受到连队嘉奖4次,营嘉奖1次。

1978年,越南当局背信弃义,侵犯我边境,多次打死打伤我边防民兵和群众,不断挑起边界事端,田生观和他的战友们多次向党支部写决心书,请求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部队进驻龙州后,进行了严格超负荷的临战训练,干部战士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他带领新战士苦练杀敌本领。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一定要冲锋在前,多消灭敌人。”在给父母及亲人的信中常说:“请父母放心,我决不会给党和人民丢脸,等着听胜利的消息吧。”

1979年2月15日晚,田生观在写给父母最后一封未发出的遗信中说:

“临战训练3个多月……我们取得胜利有完全的把握,只等上级的命令。”

“如果您收到了我的这封信,就是您的儿子在战斗中为党、为人民光荣的牺牲了,请你们不要难过,一个人总是要死的,只看死得重不重,在战斗中,只能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一定在战斗中猛打猛冲,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战斗任务。”

“为了党的需要,从您身边离开两年多时间,走上了前方,我在这两年中没有给您帮助。”

“通过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使我在政治上有不断地提高,在思想上有明显的进步,使我真正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爸爸妈妈,我和你们永别了。”

田生观所在的2连是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解放战争中,曾获“军政双胜连”光荣称号。抗美援朝战场上,又荣立过集体三等功。战备训练,多次担任师团训练先行连,1978年全团年终考核,9个项目2连夺得7个第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连队干部战士集体3次向团党委写请战书,争取到了担任全团尖刀连的作战任务。

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愤怒的炮火映红了半边天。担任撕口子、为部队穿插东溪开辟通路的2连,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从布局直插敌阵。时田生观担任火箭筒射手,配属3排8班。他和战友们像一把利箭,向敌阵地突破。前进中,他时而督促当年新入伍的副射手跟上部队,时而帮助副射手背火箭弹,时而鼓励有些紧张的副射手:“不要怕,跟着我前进,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上。”当田生观前进到一条水沟旁时,他一边跃进,一边观察敌火力点,发现左侧一个山洞里,敌火力向我军疯狂扫射,他立即对副射手说:“准备炮弹,消灭他!”田生观一个箭步跃过土堤,副射手给他装上一发火箭弹,他瞄准射击,迅速摧毁了敌火力点,旋即随部队继续前进。

田生观所在的尖刀连完成突破任务后,转为团预备队,向班念进攻,团主力被敌火力压制在公路两侧的开阔地带不能前进,2连主动请示上级参加战斗,批准后,2连在连长李四保的带领下,向敌发起进攻,3排为主攻排,跑步通过开阔地带,成梯形向公路右侧无名高地发起进攻,一举攻占了无名高地,为大部队向靠松山进攻开辟了通道。

2月17日晚至25日,田生观所在的2连在靠松山防守交通要道,扫清靠松山一带残敌,进行防御作战。时间一天天过去,粮食一天天减少。在粮食供应不上的情况下,田生观和他的战友们只得挖野菜充饥。连续作战和饥饿,使得全连官兵极度疲劳,还要连夜抢修工事。在防御工事里,田生观和战友们谈心,交流几天的战斗生活。有的战士对田生观说:“你不吃一点干粮,也不休息,一到就修工事,不辛苦么?”他笑着说:“现在主要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还怕什么辛苦!”几句话更加激发了战友们的战斗激情,又投入了修工事的战斗。为了让战友们多休息,他主动多站岗。晚上凉气袭人,大家都只穿两件单衣,他脱下一件盖在战友们的身上,自己盖雨布和树叶。没有粮食,他自己宁肯少吃,节省下来的让战友们吃。

2月25日,2连又接到了向弄压山进军的命令。田生观不怕苦、不怕累,脚上打起了血泡,还帮助战友扛火箭筒,在丛林中翻山越岭,3天前进90多公里,提前到达指定位置。

2月28日下午3时,田生观所在连队开始进攻弄压山主阵地。

弄压山口地形险要,三面石山林立,是通向广渊和茶灵的咽喉,敌设置了立体火力网。过去美国、法国军队都在这里吃过败仗,越军叫嚷:中国军队想要打开这个口子妄想。主阵地有敌一个加强营防守,配属2挺高射机枪,2门六零炮,6挺重机枪,山后有敌迫击炮、榴弹炮阵地。当2连向公路左侧发起进攻时,敌各种火力拼命封锁山口,田生观和3排战士,沿着一条宽30多公分、深20多公分的一条小水沟匍匐前进,敌火力压得他们抬不起头。田生观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装上一发火箭弹,打掉了右侧暗洞里的一个火力点,敌火力更加密集地压向田生观附近,时刻有生命危险,排长命令火箭筒上,田生观跃到前面,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再次跃到前面,瞄准射击,把敌火力点炸飞了,不料,敌子弹却打中田生观的右胸,当场光荣牺牲。牺牲时还紧握火箭筒成瞄准姿势。副射手爬到他的身旁,含着热泪拿起副班长留下的武器还击,又中弹倒下了。

这时,阵地上“为战友报仇”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全连同志经数小时激战,直至深夜占领了敌主阵地,敌人丢下大片尸体,残敌乘夜色溃逃,2连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弄压山险关终于被我英雄的战士攻破,我军主力乘胜直捣广渊、下琅、茶灵。田生观为争取战斗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战斗结束后,376团党委根据田生观生前的表现和愿望,追认田生观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追记二等功1次。1979年4月2日,126师政治部追认田生观为革命烈士。其遗体被安安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上龙乡自善村龙平屯龙州烈士陵园(3区23排8号墓)。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