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1955年6月出生,澧县张公庙镇建楼村郝家庙人。父亲肖宗明,母亲蔡家兰,养育了5个子女,肖永银排行第三。1962年,肖永银到郝家庙小学发蒙读书,1966年进入新华完小。高小毕业后,肖永银继续在新华完小附设初中班读书。他自幼聪颖,喜读书,善作文,且注重书法。在新华完小读初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有时停课,肖永银便辍学在家,在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肖永银从小就能吃苦。读书期间,每天放学后,他就放牛、收鸡粪、砍柴,样样都干。辍学后,除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还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到了十五六岁,已成为生产队里身强力壮的正劳动力。
1972年,肖永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当了生产队民兵排长,成了生产队各项突击工作的领队。每逢“双抢”季节,他都带领民兵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生产队缺耕牛,他就组织以人代牛,经常自己拉动石磙为早稻脱粒。每年秋冬,肖永银就带头外出搞水利工程。1972年冬,他率领民兵参加多安桥堵口;1973年,参加滟洲水电站建设;1974年,参加修建洈水干渠。由于他吃苦带头,领导得当,带领的民兵排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1976年3月,肖永银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陆军第55军165师493团3营8连1排1班当战士,不久,被提任为副班长。在部队里,他还是战士们的文化学习辅导员。平时,他对政治学习、战术训练和文化辅导等都抓得很紧,由于字写得好,经常为部队出墙报。
1977年6月,肖永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旋即担任班长。当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到493团视察,召集5名战士座谈,肖永银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座谈会上关于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建设和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以应对国内外敌人挑战的发言,受到许司令员的赞许。
1978年3月,肖永银被提任为493团3营8连1排排长。
其时,背信弃义的越南当局不断侵犯我国边疆,枪杀我国边民,掠夺我边民财物。
1978年12月21日,肖永银所在部队奉命从广东龙川出发,经过7天摩托化行军,抵达广西宁明那普开展战前训练,准备还击越南侵略者。
1979年1月,肖永银升任493团8连政治指导员。只担任过一年排长的他,担任连政治指导员以后,自感责任重大。他当指导员以后,仍然像当排长时一样,自觉刻苦学习军事技术,军事训练天天参加,连队装备的各类火器样样会使,训练成绩项项拔尖。
在宁明集训的日子里,为了搞好连队的思想建设,肖永银夜以继日地工作,忘我地劳动。为了做好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不畏劳苦,经常找干部、战士谈心。他特别关心干部、战士的疾苦,只要哪个干部、战士生病了,他就把病号饭送到病人床前。一次,2排有位战士因感冒高烧,医生建议其卧床休息,肖永银立即端着煮好的鸡蛋面条前去探望,嘘寒问暖,这个战士深受感动。由于肖永银细致的工作,在积极备战的日日夜夜,全连干部、战士的思想情绪都很稳定。
1979年2月17日黎明,8连全体指战员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地隐蔽在阵地的堑壕里,等待自卫还击的命令。6时25分,我方阵地升起还击信号弹,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在15分钟强大猛烈的炮兵火力打击之后,6时40分,8连作为493团3营的先头部队,肖永银和连长同时把手枪一挥,立即率领全连战士跃出堑壕,雄赳赳、气昂昂地冲过友谊关,直向那左穿插前进。17日10时,当8连进抵昆筐时,进入了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尽头是两个山头,其中一个是438高地,中间一条是通往同登的道路。上午10时许,越军发现了8连的进攻,两个山头明碉暗堡里的越军的步枪、轻重机枪、六○炮一齐向8连开火,小股越军也从侧翼伏击,8连前进受阻。在这三面遭受敌军枪炮火力袭击、后续部队又上不来的情况下,肖永银机智沉着,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协助连长严密组织部署好兵力后,主动担任突破开阔地的任务,带领二排直往前冲。他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端起冲锋枪直向侧翼的敌人猛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在肖永银的带领下,二排指战员个个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上午11时左右,当8连指战员快要冲过敌人炮火封锁区时,“嗖”的一声呼啸,一发炮弹落到肖永银身旁,随着一声巨响,阵地上顿时烟雾滚滚,弹片横飞,肖永银在硝烟弥漫中中弹倒下。战士们不顾生命危险,将身负重伤的肖永银抢救下来,这时,肖永银慢慢睁开双眼,望着亲密的战友,断断续续地说:“同志们,我……不行了……,你们要……狠狠地打……”,话音未落,肖永银停止了呼吸。时年仅24岁。
1979年4月2日,165师党委给肖永银追记二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以表彰他为保卫祖国神圣边疆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