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妹,湖南株洲人,原姓韩,1915年6月,出生在酃县十都乡南流村的一户农家。父亲韩运发,母亲张福秀,生有她姐弟四人,她排行第三,故取名三妹。七岁时,因生计艰难,被送给本村李家做童养媳,终日在困苦劳累中熬煎。五年后,南流村发生一场瘟疫,她的未婚夫染疫病故,她自己也病得奄奄一息。这时,她的父母把她接了回来,用土方草药治疗,历时一年,她的病才好起来。
1930年,酃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热火朝天的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县开展起来。一向沉默寡言的韩三妹,为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所鼓舞,她积极参加儿童团的活动,听讲革命道理,学唱革命歌谣,成为活跃在山沟里的一名女宣传员和慰劳队员。翌年,南流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她被推为乡妇女委员,负责组建乡妇女会,并带领妇女参加清算土豪劣绅的斗争,积极支援湘赣红军九营及区乡赤卫队抗击陈老中部,以及反击酃、宁、茶联防挨户团进攻酃县十都圩的作战,曾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1932年,她当选为县妇女代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9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敌王东原师攻占酃县苏区,到处烧杀劫掠,在这危险关头,韩三妹毫不动摇,毅然加入由周礼任政委的酃(县)遂(川)游击队,负责宣传、后勤和医务工作。她随队昼伏夜出,并多次参加战斗。有一次,一伙土匪到一个村子里抢劫,她主动跟随游击队紧急出击,同游击队员们取得了歼灭土匪十六人的胜利。
1934年8月,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后,酃遂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不久,接上级指示:“将游击队全部转移至桂东东边山”。这时,酃遂苏区已全部为敌军占领,游击队分散在各个深山老林,如何把这一指示送出去,是一件困难很大的工作。韩三妹自告奋勇,单身担负起这一任务。她绕过敌人一处处哨所,翻山越岭,找遍了游击队住的山棚,终于在南湖坝找到了刘泮远、戴经友率领的游击队,然后在牛角垅集结,一同奔赴桂东东边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
由于敌人对湘粤赣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游击队的给养十分困难。韩三妹和游击队员们活动在深山幽谷之中,吃的是稀粥拌野菜,睡的是树枝铺稻草,但她从不叫苦,常常唱着这样一首歌谣:“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窝盖身上,一觉睡到大天亮。”就在这种艰苦斗争的环境中,她和周礼有了友情。据周礼回忆说:同韩三妹“结婚那天,我刚从白区打土豪回来。韩三妹从山下搞来两把新稻草,我问:‘你这是干什么?’韩说:‘今天结婚,别的都没有,就换一换稻草吧!”他们就这样结成了革命伴侣。
不久,韩三妹参加了湘、粤、赣特委宣传部在猴子岭主办的政工训练班的学习,学会如何到白区做群众工作。在反击敌人“跟踪”和“封坑”的斗争中,她经常混入群众之中,依靠各地中共的秘密组织,巧妙地利用乡亲们进山耕作、收获和砍柴等机会,不时把粮食、物资和有关敌军的情报带进山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36年初,湘粤赣红军游击队作战失利,司令员蔡会文牺牲,周礼率部转移,她随部队来到茶(陵)、安(仁)、酃(县)、永(兴)边区委员会所在地——安仁潭湾,并被任命为边区委员会妇女部长,负责潭湾地区的妇女工作。
韩三妹先在红腾窝做妇女工作。因当地人姓萧的多,她也改姓萧,要大家叫她萧三妹。她自称是红腾窝萧家人,并在高源洞认赖火生的祖母萧氏为姑母,以此作为联系永兴的据点;又在双江认张杨芳的妻子萧氏为姑母,以此作为接近山口的据点;她还在白水(又名神背)与刘开香结拜为姐妹,以此沟通王家渡的联络。此外,还组织了三个妇女小组(又名妇女分部)。她白天经常到这些据点去走亲戚,收集情况,晚上潜回游击队驻地,传递消息。她工作胆大心细,为游击队提供了许多情报和掩护工作。有一次,敌人一个排进攻燕子湖游击队驻地,她得知敌人的碉堡内空虚无人,立即通知游击队烧了这处碉堡,使敌人陷于进退失据之地。又有一次,游击队从白区打土豪回来,路经金花岩时,一百多人把山上的茅草踩倒,她看到后,为了防备敌人跟踪追击,连忙组织当地妇女砍柴、拖柴,把茅草踩倒的痕迹弄掉,果然,敌人因无踪可寻,只好退去。
1936年7月,敌军强迫游击队驻地周围的群众迁走,妄想把游击队困死在穷山沟里。这时,为处理湘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克全卷款潜逃事件,湘南特委书记周礼兼程回到潭湾,在板子垅召开会议,安定大家情绪,调整了领导班子。当周礼将返回湘南特委所在地——郴州时,一些同志劝萧三妹跟周礼一起离开潭湾。但她认为游击队内部思想还不稳定,如果她跟周礼一起走,将会增加不安气氛,于是她决定留下来,在潭湾坚持工作。
1936年冬,潭湾形势进一步恶化。游击队副大队长周二苟煽动一些队员叛变。为杀人灭口,周二苟借故在老湾里杀死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员和其家属共十二人。此事被大队长陈梅莲获悉后,派萧三妹前去调查。当她行至大坝坑苎麻垅(又名春木垅)石屋里时,恰与周二苟、何万清、刘路妹等相遇。周二苟毫不掩饰地要她同他们一起投敌,遭到她的痛斥,周二苟见事败露,便凶残地用刺刀割破她的咽喉,匆匆逃去。她牺牲时年仅二十一岁。
萧三妹被害的情况一直是个不解之“谜’。直到1958年,才由当时知情的吴小臣将以上情况说了出来。潭湾人民纷纷向安仁县人民法院提出控告,经法院再三调查证实,逮捕了周二苟,周二苟亦供认不讳。
1981年11月,酃县人民政府查明萧三妹即韩三妹,并追认她为革命烈士。潭湾人民为萧三妹建了烈士墓。1985年,中顾委委员周礼专程到潭湾吊唁萧三妹,并亲笔为墓碑题写了“革命到底,坚贞不屈”八个大字。潭湾小学在校内设立了萧三妹烈士碑和纪念室,用她的革命事迹教育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