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邓宗翰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0 - 1930
籍贯: 湖南耒阳
概括语: 邓宗翰,湖南耒阳县哲桥乡刘家冲人。1900年3月26日生。有兄弟四人,居第二。八岁入塾读书,后得族祠资助,考入耒阳社陵书院高等小学。1923年,又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深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的器重,并常与同学资中和、陈芬等组织学术探讨活动。
  邓宗翰,湖南耒阳县哲桥乡刘家冲人。1900年3月26日生。有兄弟四人,居第二。八岁入塾读书,后得族祠资助,考入耒阳社陵书院高等小学。1923年,又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深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的器重,并常与同学资中和、陈芬等组织学术探讨活动。

1925年毕业前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旋被选派去广州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春毕业后,被中共湖南区委派回耒阳从事农民运动,同伍文生、刘工然等人筹组耒阳农民协会。这一期间,他主办县农民运动讲习所,还主编《国民革命》、《农民问题》等五种小册子,印发全县各地。11月,耒阳县农民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县农民协会委员。同时,他还担任中共板桥区区委书记。

有一次,哲桥乡的豪绅贺旭光、李权之为了对抗农民运动,指使一些地痞组织假农会,并大办筵席宣布“农会”的成立。邓宗翰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当众揭穿贺旭光、李权之的阴谋,劝说穷苦的农民兄弟不要上当。然后挥手一招,跟着他来的农协会员便蜂涌入场。摆席的地痞们见势不妙,纷纷逃散。此后,他就在哲桥乡开展工作。晴天一双草鞋,雨天一把纸伞,走村串户,联络发动农民群众参加农会,使耒阳北乡的农民运动很快开展起来。由于过度操劳,他不幸染上了肺病。当家人和医生劝他注意休息时,他总是摇摇头说:“这几天不得空。”从不肯放下他手中的工作。

1927年“马日事变”后,党组织通知各地,凡是“带色彩”(指暴露身份)的同志都要迅速转移。邓宗翰在布署这一工作时,只顾安排别的同志,而不顾及自己,说是“耒阳也需要人,不能都走光!”他把家搬到处于深山密林而又十分偏僻的陈塘曾家湾,同哥哥继喜、弟弟继梅、继芝等人,日藏夜出,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并把传单撒向挨户团控制的哲桥铺圩场等地,引起敌人的惊惶不安。

8月,邓宗翰见到了受省委派遣前来耒阳任县委书记的堂兄邓宗海,并积极投入组织武装起义的斗争。经过短时间的努力,他和卜里常等很快把游击小队建立起来,有队员三十多人,由卜里常任队长。9月底,游击队进行了一次搜捕县清乡委员贺旭光的战斗,贺旭光虽没有抓到,却将曾匿藏过贺旭光的劣绅伍承平予以处决,给耒阳的反动势力以有力的打击。

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占耒阳后,邓宗翰在哲轿乡组建了乡苏维埃政府,并受到前来参加乡政府成立大会的朱德的赞扬。3月中旬,为了堵击从衡阳扑向耒阳的国民党李宜煊师,邓宗翰不顾自己的肺病加重,仍然根据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天柱的部署,带领农军到春江铺一带集合设防。他在春江铺阵地的山头上,顶风冒雨,坚守几个日夜,终因病体难支,昏到在地,被大哥邓继喜背着送了回来。月底,春江铺失守,农军遭到很大损失。他深感悲愤,叮瞩弟弟邓继梅要好好安抚牺牲的烈士家属,联络失散的同志,作好应变的准备。这一期间,他自己也遭到挨户团主任贺旭光的搜捕,因及早转移得免,但他和邓宗海家里的房子均被挨户团放火烧掉了。

1928年农历四月初八日,邓宗海、刘泰等奉红四军党委的指示,率领一部分农军从井冈山返回耒阳,一夜之间,冲垮了上架桥、大义等团防局,史称“四八冲团”。邓宗翰得知后,带着马刀,赶上邓宗海带的农军队伍。几天后,农军在国民党军及挨户团的“围剿”中被打散,他又只好再次隐蔽起来。

残酷的斗争生活,使得邓宗翰的病情日益恶化,经常吐血。但他坚持要参加一些必要的会议,做些能做的工作,如连夜编写镇压土豪劣绅的布告之类。他常对同志们说:“我的日子不多了,能为党做的事,就让我多做一点吧!”同志们听了,无不为之掉下泪来。

1930年3月,游击队转移到金湾沟背后的园中勘山上。因叛徒告密,游击队突然被贺旭光带来的挨户团丁围住。邓宗翰为了掩护突围,他推开要揹他离去的邓继喜说:“你们不要管我!快走!”说罢,他扶着拐棍,朝相反的方向走去,然后用力抓住一棵油茶树,猛烈地摇晃。把团丁引了过来。贺旭光只见他一个人昏倒在地,才知道上了当,叫团丁用一只箩筐将他抬下山去。当贺旭光边走边问游击队的去向时,他呼吸艰难地微笑答道:“他们早已飞了,你只能抓住我这个半死的人!”他被挨户团抬到县城后,已是气息奄奄,嘴里仍然念着“打倒土豪劣绅”、“革命必胜”的口号。敌人无法,即将他押往齐家岭杀害,并割下他的头颅,悬挂示众,并不准家人收尸,时年三十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