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佳,湖南郴县坳上青谷塘人,原名先作,1898年生。家中薄有田产。他七岁读书,因天资聪颖,颇受老师器重,替他改名才佳。他家住处青谷塘与李家湾是邻村,青谷塘没有水井,而李家湾的水井又不许别村的人去挑,以至青谷塘的人挑水要走很长的路。后来青谷塘商议在自己村里打口井,又遭到李家湾地主李言森的阻挠,说青谷糖打井会斩断龙脉,伤害李家湾的风水。这事激起李才佳的义愤,挺身而出,找李言森评理,说打井是“斩断龙脉”,而李家湾那么多井,不就早已把“龙脉斩断”了?怎能只责怪青谷塘打井呢?他的质问使青谷塘的打井得以进行,解决了村里挑水难的问题。
1919年秋,李才佳中学毕业后,曾参加郴属学生联合救国团,积极投入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1920年,他奔母丧回家,没再外出,到保贤庙学堂教书,但仍与在湖南政法专门学校读书的堂弟李翼云保持密切联系,请李翼云经常为他购寄进步书刊。他还结识了许多回乡度假的进步青年,并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新的知识,因而几年的乡村教学生活,没有使他与时代隔离起来,而是使他能跟着时代的潮流前进,终于走上革命之路。
1925年夏,李才佳参加了由共产党员李翼云、胡世俭、李一鼎在郴州组建的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郴县分会和工商学联合会,成了这些组织活动的积极份子。同年冬,经李翼云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为了促进农民运动的普遍开展,他又积极从事农民的发动工作,着手在各地培养农民骨干和秘密建立农协小组。在这一年,他还当选为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还兼任走马岭区党支部书记、县农民协会组织委员和二区农民协会委员长。
“马日事变”后,李才佳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他潜回二区找一处山洞栖身,昼伏夜出,坚持地下斗争。11月,他出席了中共湘南特委在东华山举行的会议,听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后,积极进行组织工农赤卫队,做好年关暴动的准备工作。不久,他还当选为重新组建的中共郴县县委委员、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当时郴州城分为五隅,国民党政府当局在各隅设有保正。这些保正平日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李才佳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后,群众要求惩处一些保正,他坚决支持群众的正义要求,先后将保正朱孝荣、朱成斌等逮捕,同已捕获的恶霸谢传臣、何应烈、雷伯瑜等一起在群众大会上公审处决。他还注意保护群众的利益,当时,郴州城有些国药、百货、绸布、南货等商店老板,在工农革命军进城前夕逃跑,店铺没人看守。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赤卫队将无主商店全部上锁,贴上封条,不准别人私自进入,并日夜巡逻,防止盗窃,并贴出安民告示,使社会秩序很快得以安定下来。
1928年3月下旬,郴州城刺杀县委书记夏明震等人的反革命暴乱被平息后,李才佳兼任县赤卫大队大队长。根据群众的控告,他镇压了在庙下雷家聚众谋反的大地主傅相云、雷金等人;又根据湘南特委在永兴召开的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精神,将查封的地主财产分给群众。不久,他还受湘南特委的派遣,奔赴永兴,协助永兴县委开展镇压土豪劣绅和肃清反革命的斗争。
4月,朱德、陈毅率湘南起义军向井冈山转移后,李才佳与李一鼎、曹福昌等带领永兴八百农军也到达井冈山,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红四军第三十五团第二营教导员。在永新黄坳的一次战斗中,他和新任营长曹福昌并肩指挥,一举抢占了重要据点——观音崖隘日,然后乘胜追击。这时大雨倾盆,乌云蔽天,伸手不见五指,战士冒雨前进。当他们来到一敌军驻守的密林时,敌军还误以为是来接应的部队。他立即指挥战士,用马刀、刺刀与敌展开白刃战。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这一仗共歼敌一个营,缴枪百馀支,俘敌三百多人,受到了红军井冈山前委朱德的表扬。
这年5月,李才佳和陈鹏奉命率领一营农军返回郴县永丰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对于他在郴县的出现,当时的湖南《国民日报》于6月16日作了如下的报道:“郴县各公法团联合来电,共匪李才佳等率匪众千馀回窜郴县,分扰永丰、秀才、栖枫三乡,惨杀陈市波全家并杀毙谢百益等十数人,焚烧永丰清共会……人民震骇,一夕数惊,请调大军驰剿,以苏民难”。在国民党政府当局调集重兵的围剿下,他率领的游击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最后不得不分散隐蔽,他也只得在坳上后山一处崖洞里藏身。由于他行动机警,几经暗探和挨户团的搜捕,都没能找到他的踪迹。愚蠢的敌人以为是他死去的父亲在保佑他,于是在他父亲的坟上挖一个大洞,用烧开的桐油灌进去,再对着棺材开了三枪。
7月,为了寻找党的组织,李才佳告别了即将分娩的妻子,以卖草药作掩护,前往广东,不幸在宜章被国民党政府驻军营长逮捕,他被押送到郴州城。郴州驻军四十六师师长张浩立即呈报湖南省政府,说“拿获共匪首领郴县苏维埃政府委员长李才佳一名,转请严讯惩办。”湖南省清乡督办署也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电鄂、赣、粤等省。但使敌人失望的是,国民党当局虽对他的被捕大肆宣传,却不能从他口里捞到半点东西,特别是驻军师长张浩的严刑逼供,也没有动摇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心。最后,张浩只得于9月10日早晨,将他押到郴州城东沙州刑场上杀害,并将尸体砍成四块,抛入郴江。当天黄昏,当地群众将他的尸体捞起安葬,以表示对烈士的悼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