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李庠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4 - 1927
籍贯: 湖南嘉禾
概括语: 李庠,湖南嘉禾县凌云村人,1894年出生在一户小康之家。    他自幼聪慧好学,敦厚忠实。1912年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甲种商业专门学校,1916年,又转入省立商业专门学校。当时,同班同学易礼容思想激进,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把易看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李庠,湖南嘉禾县凌云村人,1894年出生在一户小康之家。

他自幼聪慧好学,敦厚忠实。1912年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甲种商业专门学校,1916年,又转入省立商业专门学校。当时,同班同学易礼容思想激进,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把易看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易家境贫寒,屡次因欠交学费受到学校的警告,还被勒令退学。他了解情况后,立即写信让父亲寄了钱来,悄悄替易交了学费。以后每学期开学,他都要带双份学费来到学校,并一起交易支用,但他从来不对别人提及此事。他的这种慷慨助人的风格,后来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称赞。

1920年底,李庠在商业专门学校毕业后,没有应上海恒丰纱厂负责人聂云台的聘请,而是由易礼容引荐,到毛泽东等创办的文化书社担任会计兼营业员。他在文化书社干了好几年,没有拿过薪水。父亲听说他日子过得很清苦,曾连连来信劝他改行,他不但没有动摇,反而写信说服父亲寄了些钱来支援革命的文化事业。他做事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凡书社的具体工作,他都顶着干。有次,书社经理易礼容曾拉着他的手,风趣地说:“家有千口,全靠你主事一人,你这个家当得不错啊!”他也笑着说:“虽然我们经济上不富有,但在精神文化上我们却发了财。我愿意当这个红色的穷经理。”

1921年夏,由毛泽东、易礼容介绍,李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他除为办好书社工作外,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组织书社其它青年一起学习,提高他们的革命觉悟。书社的青年职员萧光球、刘大身,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参加中国共产党的。

1923年,李庠奉组织之命,以办学为掩护,回到家乡嘉禾开展革命活动,从事嘉禾的建党建团工作。1925年10月,他得知安源著名工运领袖黄静源惨遭杀害后,立即赶来长沙,参加各界举行的悼念、公祭、游行示威等活动,并撰写悼念黄爱、庞人铨、黄静源三烈士的挽联,内容如下:

自由是鲜血换来,三人功比泰山重;

革命须牺牲做去,一死名同湘水长。

1926年,中共湖南区委会根据全省农民运动发展的形势要求,着手筹建省农民协会,并要李庠担任省农民协会的会计主任。当时,农民运动所需的经费没有来源,处境十分艰难。他迎难而上,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重任,四处奔走,积极为省农民协会筹集经费。他请父亲寄钱,请同志们凑钱,终于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湖南区委领导同志高兴地夸奖他:“李庠,这下子你这个财神有钱可理了!”

李庠掌管着这么一大笔资金,有人形象地描述他是“大洋小洋,满柜满箱,钞票成扎成捆”。但他对自己十分严格,公家的钱,分文不沾。同志们劝他把妻子接来长沙,以便在生活上有个照顾,他却微笑着说:“现在是革命创业的艰难时期,牛郎织女分开的生活,还要过上一阵子。”

在财务管理上,李庠收支精细,帐目分毫不差,而且锱铢必较,严格把关,处处注意节约开支。有些人说他抠得太紧太死,他回答说:“一文钱也要花在紧要处。”不久,他又兼任省工农自卫军干训队会计主任,管理的钱财更多了。就在这个时候,父亲从嘉禾县农村老家到长沙来看他,向他哭诉家中的困难和变化:母亲长期患病,媳妇生了孩子,家里已入不敷出,还借了不少的债,生活大不如过去了。问他这位“如今当了大官,成了财神菩萨”的儿子能否给带些银元回去?他耐心地说服了父亲,指出共产党的官都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这些钱都是公家的,一定要用在为劳苦大众造福的事业上。我若是挪用一文,也是革命品德所不允许的。家里有困难,可以请农会和村里的乡亲们帮忙解决。父亲也认为他说得有理,第二天离开长沙回家乡去了。

长沙“马日事变”的当天晚上,李庠正在清理各项收支帐目,突然听到大衡上枪声大作。当一个农民协会的办事员慌慌张张跑进来告诉他,说许克祥发动反革命事变,派兵包围总工会、省党部,并正在向省农民协会开来时,他立即将帐本藏好,并来到后院,拨开玉兰树下的杂草,搬开几块活动石块,将一捆钞票和一些银元全部藏进事先挖好的地窖里,封好洞口,再急回住房,面对已涌进院内的士兵,迅速将有关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文件付之一炬,然后爬上房顶,经天窗翻墙而下,窜进一条小巷。

李庠脱险后,暂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每天想方设法打听省委和省农民协会的消息。一天,朋友从外边回来告诉他:省委各机关都遭到破坏,主要领导人下落不明,长沙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朋友还将一张通缉布告给他看,只见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只是把“庠”字写成了“祥”字,还悬赏—万元。他即兴地拿起笔来把“李”字改成“克”字,再在前边加上一“许”字,这就成了“有捉住许克祥者,赏银—万元”的布告,并嘱咐朋友暗地贴到大街上去。

后来,李庠见到了党组织派来找他的易礼容。易礼容得知他不顾生命危险,保住了全部现金,十分欣慰,赞扬他为革命立了大功。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之夜,他潜入省农民协会后院藏金的地方,把所藏现金全部运了出来,如数交给了省委。

1927年10月17日,李庠按约来到党的地下秘密联络点大西门上街木工厂开会。当他奉命转移,正从木工厂出来时,突然发现一个特务跟踪,便急速拐进一家商店,想甩掉这个尾巴,不料又和当特务的嘉禾同乡刘伯棠撞了一个满怀。他就这样被捕了。

国民党当局得知李庠是省农民协会的会计主任兼省工农自卫军干训队会计主任后,如获至宝,满以为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一大笔钱财和省农民协会、省工农自卫军及共产党内部机密。国民党三十五军军长何键曾亲自提审,对他软硬兼施,要他交出金库、招供共产党省委、省农民协会等组织、人员活动情况,但他只字不露。敌人只得动用各种酷刑,用皮鞭打、烙铁烙,使他几次昏死过去,而他仍是始终一言不答,使国民党当局的企图全部落空。

李庠被捕后,组织上曾设法营救。但国民党当局怕夜长梦多,匆忙于10月20日下午4时把他拖上汽车,开到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下,举刀向他颈上猛力砍去,鲜血染红了大地,他就这样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时年三十三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