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刘馨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2 - 1928
籍贯: 湖南永兴
概括语: 刘馨,别号伯庄,永兴油麻乡公平圩人,1902年2月出生在当地一户农家。1921年考入衡阳成章中学读书。第二年,他与黄克诚等联络永兴籍同学,组织旅衡学友会,被选为主任干事。组织学友会的目的,正如他在《永兴旅衡学友会同学录》的序言中所写的:“盖天下之事,无论粗巨精细,必集多数人之心思才力,互为作因,方能有济。……为群众增文明,为社会谋幸福,皆以此会为起点焉。”很显然,他是想通过学友会的活动,在投身革命事业上,与学友们共砺共勉的。

   

  刘馨,别号伯庄,永兴油麻乡公平圩人,1902年2月出生在当地一户农家。1921年考入衡阳成章中学读书。第二年,他与黄克诚等联络永兴籍同学,组织旅衡学友会,被选为主任干事。组织学友会的目的,正如他在《永兴旅衡学友会同学录》的序言中所写的:“盖天下之事,无论粗巨精细,必集多数人之心思才力,互为作因,方能有济。……为群众增文明,为社会谋幸福,皆以此会为起点焉。”很显然,他是想通过学友会的活动,在投身革命事业上,与学友们共砺共勉的。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1923年4月参与领导衡阳学生的反日爱国斗争,1924年组织成章中学同学抵制基督教徒来校传教的斗争,1825年3月为悼念孙中山先生的逝世,与学校师生深入城乡,广泛开展有关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及三大政策的宣传。他把这些社会实践看成自己投身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1925年冬,刘馨中学毕业回到家乡。族长刘永电想拉拢他,特意指定他为刘氏“冬至祭祖会”的主要成员。为了打破祭祖会“凡是女性不得参与祭祖活动和入席就餐”的规定,他在就餐席上故意对刘永电大声提问:“人都是父母共同生养的,祭祖会上为何没有一个女的?”弄得刘永电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接着,他在席上对族人讲述男女平等的道理,提出让女性参加祭祖会的倡议,迫使刘永电不得不把这一规定改变过来。

1926年春,刘馨在亲友和房族公会的资助下,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北大,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8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与黄克诚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1月,他与中共永兴县特支书记向大复取得了联系,并参加了特支在白头狮宝塔召开制定武装暴动计划的扩大会议。会后,他被分配到城郊作组织联络工作。他来到县城对岸康渚坪,与原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藏彦藻、宝舍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陈伯诚取得联系,很快组建了一支有百多人的工农赤卫队。1928年2月,他同陈伯诚、戴彦藻率领工农赤卫队配合刘木带领的农军,在朱德、陈毅部队的领导下,攻占永兴县城,并当选为新组建的中共永兴县委组织部部长。不久,他又被任命为资(兴)、永(兴)、耒(阳)三县农军总指挥。此后,他指挥农军参加过攻打资兴、常宁、桂阳、安仁等县城的战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28年4月,湘南起义农军按党的指示转移,刘馨等率领永兴农军随赤色警卫团撤往井冈山,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他在团部作政治工作。5月下旬,按照军委的决定,三十五团改编为第二路游击队,回原籍打游击。他和黄克诚等率领游击队来到永兴树头下,正准备挑选精悍力量,在永(兴)、安(仁)、资(兴)交界的山区坚持游击战时,不料大部分家乡观念很重的战士,在当天晚上即走散了。他和黄克诚等也只好决定将留下来的革命骨干疏散隐蔽,转入地下活动,待机再起。

刘馨辗转数月,来到湘粤交界的临武县龙水村大塘庵,通过和尚黄显寒的同乡关系,以当“和尚”身份隐蔽下来,开展地下工作。这时,湘南起义中的部分骨干也分别以“医生”、“算命先生”、“木工”等身份来到这块地方。1929年5月,他与尹予韶等二十多人在大塘庵聚会,成立了中共湘粤边工作委员会,由尹子韶任书记,他也当选为委员。按照工委的分工,他仍留在寺内担负联络工作。经常上山砍柴并挑到集市上出卖,借此联络流散的同志。但由于生活艰苦,工作劳累,他的身体越来越弱。这年9月上旬的一天,他上山打柴时,突然腹疼难忍,赶紧背着捆好的百馀斤柴下山,不幸在下坡的路上晕倒,被压在身上的柴枝戳进身体,血流不止。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共产党员,就这样最后走完了他的革命征途。五十多年后,黄克诚还深情的回忆说:“刘馨在暴动失败后流亡到广东地县去作地下工作,在砍柴时被树枝压死,为革命牺牲了。”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已明令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