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琸,湖南武冈县南桥乡覃石村人,又名兴肃,字楚遗,号俊偁。1897年5月20日生。1915年,他考入高沙蓼眉中学。1921年又考取北京大学,其间曾以优异成绩,获得学校三等奖。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6年6月,刘琸从北京大学毕业返家,途经衡阳时,得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政治讲习班招生,便改变回家计划,报名参加讲习班学习。结业后,与同在这里学习的宝庆中共党员谢希韫和武冈青年欧云贵一起,被省农民协会分配回武冈从事农民运动。
9月,武冈县农协筹备处成立,刘琸被推选为县农协筹备处主任。从此,他全力投入武冈农民运动的发展工作。他先组织力量在城乡广泛开展农村大革命的宣传,大造农民革命的舆论,结合武冈农村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一首首鼓动农民起来革命的歌谣,如《农民革命歌》、《共产前进歌》等,在农民群众中广泛教唱。他还带领农协骨干先到蔡家塘、天心桥等她搞农民运动试点,组织了武冈县第一个农民协会——蔡家塘农民协会,然后带领农协会员进行清算土豪劣绅的斗争,将他们的粮食平粜给农民,并把作恶多端的土豪程(身少)父子捆送县城法办。蔡家塘农民协会的兴起,对全县的震动很大,各地农民也跟着行动起来,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很快在全县展开。这年年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武冈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他又被推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为了及时掌握农民运动发展情况,1927年初,刘琸将县农协执行委员派往各区具体指导工作,他自己则深入到离县城较远的智胜区,帮助区农协深入发动群众,惩处土豪劣绅。在清算斗争中,他发现当地的大劣绅傅雨民,与畏罪潜逃的大土豪傅锡时狼狈为奸,公开指使爪牙组织假农会,与区农协对抗,进行破坏活动。于是他带领区农协会员将傅雨民逮捕送县,并呈报国民党省党部和省农协同意,组成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自任审判委员,在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公开审判傅雨民。他在大会上宣布了傅雨民草菅人命、强奸民女、霸占民田等罪行,然后依照惩治土豪劣绅条例,将傅雨民判处死刑。
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农民运动,刘琸举办了武冈县第一期工农积极分子训练班,共吸收学员九十人,其中农运骨干有六十人,他自己还担任训练班主任兼教员。5月,县农民自卫军成立,他还兼任队长。
就在这个月的20日晚,武冈风云突变。一伙歹徒突然围攻县政府。正在这里开会的刘琸,及时指挥与会者撤退,并掩护中共武冈特支书记谢希韫安全转移。第二天长沙也发生了“马日事变”。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袭击,他在高沙集结千余农民自卫队员进行抵抗。当这支缺乏训练的自卫队被打散后,他又带领杨滋荣、向敏贤、曾维汉、易宫午、萧子述等三百余名农民自卫队员移驻泡洞,坚持斗争。以后这支队伍虽遭到敌人疯狂的反扑,损失很大,但斗争从没有停止过。
10月底,中共武冈特支恢复活动,刘琸分工负责重组工农武装。他用七八支枪重建了东乡游击队,自任队长,经常活动于武冈的泡洞、石江、黄桥、资东的深山密林之中,时隐时现、时聚时散,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一次,资东恶霸向赞襄组织豪绅向农民反攻倒算,被他派游击队员抓获。责令向赞襄交出一煤油桶银元作为游击队的经费,为游击队购买枪弹之用。但有一部份购枪费,被派去购枪的人给拐走了。
1928年1月,中共武冈县委奉湘西南特委之命,组织年关暴动,刘琸参加了县委制订的暴动计划,并分工负责联络一支拥有两百人枪的土著武装,准备在荷香桥集合待命。后来,这两股土著武装虽一度参加攻打高沙的战斗,但不久又反水了。
3月下旬,驻邵阳的陈光中部来武冈紧急清乡,中共武冈县委的大部份领导人先后英勇牺牲。刘琸虽带领游击队与敌周旋,但形势越来越严重,到了这年冬,东乡游击队被打散,他只得出走桂林,暂时隐避。
1930年7月初,刘琸回武冈观察形势,准备重整旗鼓,不幸被敌人逮捕,于14日惨遭杀害,时年三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