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娄彩民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3 - 1935
籍贯: 湖南攸县
概括语: 娄彩民,湖南攸县银坑乡人,原姓彭,1893年5月生。八岁读书,十岁丧母,无力求学,只好去为地主放牛,后随父从事贩卖。1913年,父亲去世,他去鸾山上坪一户娄姓农家当上门女婿,因而改姓娄,仍以贩卖为业。
  娄彩民,湖南攸县银坑乡人,原姓彭,1893年5月生。八岁读书,十岁丧母,无力求学,只好去为地主放牛,后随父从事贩卖。1913年,父亲去世,他去鸾山上坪一户娄姓农家当上门女婿,因而改姓娄,仍以贩卖为业。

1926年秋,农民运动在攸县各地蓬勃兴起,他参加农民协会的活动,成为农民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选为乡农协执行委员。“马日事变”后,他遭到攸县当局的通缉,改名李学聪,被迫外出,过了一个时期的流亡生活。

1929年4月,攸县工农委员会在攸县莲花交界的鄱塘成立,攸县东部山区恢复了革命活动。娄彩民闻讯回家后,被当时任攸县工农委员会主席的好友赖文德介绍加入设在金子岭的农民协会。同年底,他奉命回老家银坑,串连银坑、高楼、幽居等地的农民,组建农会小组,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30年7月,红军湘东独立师来到上坪,准备攻打银坑一带的碉堡。娄彩民奉命将侦悉到的碉堡位置及保安团人数向独立师汇报。一天晚上,他为独立师带路,直扑幽居碉堡。不料敌人在大路上增设了一个排的哨卡,凭险阻住了红军的去路。当他凭着熟悉的地形,带领队伍绕道接近哨卡,歼灭这般敌人后,不料枪声惊动了碉堡里的敌人,部队强攻不下,只好撤退。这次战斗虽未全歼敌人,但他的勇敢精神却受到独立师领导的表扬。

这年8月,经赖文德介绍,娄彩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攸县工农委员会成员。10月,攸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他又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互济会主任。

1931年初,攸县南北两片革命根据地已连在一起,沿湘赣两省边界形成了一条弧形地带。为了加强区政权的建设,娄彩民于3月调到四区政府任财经委员。他和几名工作人员挑着货担,来往于攸县与株洲、长沙之间,为根据地采购急需的药品、食盐、手电筒、布匹等物资,有一次,他还买回四支手枪。在短短的一年内,他带领的几副货担,担回了近万元的物资,被独立营的战士称为“供给经理”。

1932年,敌人对湘赣根据地的封锁越来越严,娄彩民的采购活动也越来越困难,有好几次采购的物品被没收了,人也差点抓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他向区政府主席李玉函建议:立即组织一支武装采购队,专事这一工作。李玉函同意他的意见,并以他为队长,成立有余统林、何定、谭十一等游击战士参加的武装采购队,用各种方法应付敌人,出没于苏区与白区之间,将采购来的物资,分批送到红军手里。

10月,四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玉函被敌人杀害,娄彩民临时主持了区政府的工作。不久,他当选为区政府主席。同月,攸县被敌人攻占,县、区两级政权被迫向东转移。他在茶陵八团建立了四区政府后,即派人回到银坑、高楼、幽居等地建立地下交通线,及时掌握攸县敌情,以便配合红军收复攸县苏区。但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红军长征后,茶陵苏区也被敌人攻占,攸县原四区政府被迫解散,娄彩民率领区游击队参加了茶、攸二县游击大队,担任游击大队的连指导员。一次,游击队被围困在一座名叫万丈高的大山上,为了解决游击队的粮食问题,他带领几名精壮战士,翻越悬崖峭壁,到山下背回两百多斤粮食,同时探明敌人的布置情况,使游击队得以顺利突围。

1935年7月,湘赣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将分散在湘赣边各县的游击武装收集整编,娄彩民被派回攸县,开展秘密活动,筹措粮款。

同年冬,他带领几名战士去沈家坳接收土豪欠款,不幸在途中被捕,他被铲共义勇队押到县城,备受严刑拷打,只是怒目而视,一言不发,最后被杀害于攸县县城学门前,时年四十二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