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庚三,湖南浏阳北盛芦渚湾人,1891年3月2日生。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私塾,后从师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常为人打抱不平,甚得乡里的敬重。1919年,他与好友周克明来到安源当矿工。1922年9月,当安源爆发大罢工后,他要求做刘少奇和工人代表到矿区参加谈判的保卫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庚三入党后,按照党组织的部署,与周克明回到浏阳北盛老家,秘密从事党的工作。他与浏阳党的负责人潘心元取得联系后,以打月工、做零工,或医治跌打损伤做掩护,广泛联系穷苦青年,向他们讲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他在发展彭明镜、彭恰吾等农民加入党的组织后,组建了芦渚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1924年冬,彭庚三与浏北特支书记周化驯和党员屈三畏,成功地进行了打掉大和铺厘金关卡的斗争。大和铺是一处通往平江的要道,来往客商甚多,但县署当局设的厘金关卡,却肆意对客商及群众进行种种勒索和盘剥,弄得人们敢怒不敢言。为了惩罚这些仗势欺人的家伙,他和周化驯、屈三畏装成布贩,前往大和铺,在经过关卡时,故意不纳税,把这些家伙引出来,当这些家伙拉住他们要罚款时,他大吼一声,三人一齐动手,三拳两脚,把这几个家伙打翻在地,使他们再也不喊要罚款了。过了三天,当他们再来到这里时,才知道这个关卡的几个家伙怕以后再挨打,已自动撤走了。
1926年春,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彭庚三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派驻浏阳。9月,全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他当选为副委员长。此后,他奔走于全县各区乡全力从事基层农民协会的组建工作。“马日事变”后,他被留在浏阳县城坚持斗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他机警地实现了党组织开展地下活动的转变。1929年上半年,他奉命和苏劳在芦渚湾开设民生药店,作为秘密联络点。他迎着艰险,奔走于大桥市、伍罗冲、枫浆桥、砰山等地,与各处地下党员联系,迅速开展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浏阳第一游击支队和浏阳赤卫军第六师正式组建,徐洪任师长,他被任命为十九团团长。7月,他率部配合红三军团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这年冬,浏阳赤卫师一部编入红十六军,他调任第九师第七团副团长,转战于湘东赣西等地。红军被迫长征后,他随改编的红十六师留守根据地,活动在江西万载一带。这时,他不幸染上了恶性疟疾,不能行走。师首长曾劝他离队休养,他坚决不同意。但病魔已折磨得他奄奄一息。当部队作战转移时,不得不将他寄养在一农民家中。他病情逐渐好转后,就到处打听红军的去处,始终没有打听到。最后,他抱着一线希望,辞别了救护他的农民兄弟,决定返回浏阳老家,寻找党的组织。他沿途乞讨,忍饥挨饿,历尽一个多月的艰辛,才回到浏阳北乡。这时,已经是1935年的残冬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8月,彭庚三的老战友慕容楚强从延安回到浏阳,由湘鄂赣边特委任命为浏阳县委书记。慕容楚强了解他因病离开红军后的艰苦经历后,为他恢复了组织关系。经过他的介绍和证明,周化驯、周克明、彭明镜、彭怡吾、董资生等人也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并成立了芦渚党支部,他仍任支部书记。不久,中共北盛区委会成立,他又被任命为区委书记。接着,中共浏阳县委调整成员时,他任县委工人部长,积极协助各级工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39年6月平江嘉义惨案发生后,国民党特务在浏阳到处横行,破坏抗日群众组织,暗杀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这时,他仍在当地坚持斗争。至1940年4月,浏阳县委书记欧阳羽霓等五位同志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他也以“异党”罪名于5月21日被秘密逮捕,关押达四年之久。
彭庚三入狱后,曾被县当局多次严刑审讯,满身创伤,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在长年的关押期间,他随时做难友彭怡吾、彭明镜等的工作,使得这次同时被捕的战友中,无论当局怎样利诱刑讯,始终没有一个自首叛变。
1944年5月22日,彭庚三在狱中听到日本侵略军侵入岳阳、平江一带的消息后,便对难友们说:“日本鬼子进逼得越快,国民党顽固派对我们下毒手的日子就越近了。我参加共产党已整整二十一年了,今天为挽救民族危亡而牺牲,是无尚光荣的。”第二天上午八时许,当一群荷枪实弹的军警来到监牢叫他的名字时,他告别难友,昂首挺胸,大步向浏阳城郊杉松塅刑场走去,英勇就义,时年五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