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吴衍庆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3 - 1937
籍贯: 湖南平江
概括语: 吴衍庆,湖南平江县长寿乡东益村人,1903年7月生。小时只读过三年书,即跟父亲种田。1927年初,他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平江长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吴衍庆,湖南平江县长寿乡东益村人,1903年7月生。小时只读过三年书,即跟父亲种田。1927年初,他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平江长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吴衍庆做事果断,斗争坚决,为保卫、巩固和建设苏区,做出过不少贡献。1930年5月,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制订的土地法颁布后,他来到桂桥乡调查以前土地分配情况,曾决定将一些地主继续出租的田没收分给农民,将一些无人过问的山林公产收归乡苏维埃政府管理,保证苏区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年7月,他调任湘鄂赣边特委裁判委员兼肃反委员会主任之后,针对当时肃反存在的问题;拟订了三条具体规定:一要证据确凿,防诬陷好人;二要注意阶级成份及历来工作表现,防人挟嫌报复;三是不准搞逼供信,防苦打成招。并将这些规定报湘鄂赣边特委批准,发给各县肃反部门贯彻执行。面对于那些真正的应该肃反的,一经查出,立即镇压,毫不手软,表现了他肃反彻底的战斗精神。有次,他来到淡岑区,得知原区委书记黄某和游击队干部戴某等人,曾在1929年冬携带武器投敌,后来又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分子。当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和群众的检举揭发,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便报请上级批准予以逮捕处决。不久,他又在北二区党内查出两个曾去挨户团主任徐伯谦部进行自首登记,出卖革命同志的叛变分子,也在群众公审会上将两人处决。他在钟洞区第六乡了解到有个姓萧的党员,在暴动期间,公报私仇,擅自决定杀害过对自己有意见的人,经核实后,他提议有关党组织专门开会讨论决定,将这个党员开除出党,并将处理决定在全县各区通报,教育党员引以为戒。

1930年底,国民党政府集中五个师的兵力对湘鄂赣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边区的地方干部纷纷编入红军,而吴衍庆因身体不好,组织上决定将他留在边逸机关负责支前工作。1931年初,他来到边区机关以后,首先抓好红十六军被服厂的整顿。这个被服厂是由浏阳搬到平江嘉义芦头王家坡的。由于长途搬迁,经费困难,而原材料供应又不足,以致每天只能生产八十套服装,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他一面积极筹集经费,给养和原材料,一面根据敌人“围剿”势态,为分散和缩小目标计,将被服厂分作三个科。一科仍驻芦头王家坡,二科驻徐家洞口上,三科驻徐家洞万家屋场。被服厂缝纫机不够,他往返浏阳三次,通过多方洽商,将浏阳缝纫工厂与被服厂合并,并将缝纫厂迁到湘鄂赣省苏维埃驻地江西万载县小源,使每天出厂服装由原先八十套增加到二百一十多套,对保证部队的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1932年夏,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红十六军在江西铜鼓的丰田和排埠与敌激战,给养发生困难。吴衍庆立即催促各级苏维埃政府,共筹集百多担粮食,两百斤食盐,然后率领二百多名赤卫队员,昼伏夜行,绕过敌人层层封锁将粮盐运到前线。自此以后,部队行进到那里,他就将给养送到那里。1933年4月下旬,当红十八军和红十六军向南攻占平江的献钟、思村时,他组织群众将筹集的粮食送往部队。不期部队已转移到铜鼓,他又率人将粮食追送到铜鼓。他的行动受到湘鄂赣省苏维埃的表扬,被誉为支前模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转移长征后,湘鄂赣苏区进入了艰难的游击战时期。吴衍庆经常来往乎平江、修水两县之间,出入黄金洞与长寿街一带,先后为红军和省苏维埃机关筹集了两万多斤粮食和一千二百多斤食盐。这时,他家里的房子被敌人烧掉,母亲和叔父被敌人杀害,他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在湘鄂赣边区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事为红军和边区机关筹集给养的工作。1937年5月的一天晚上,他从黄金洞来到长寿街路丝洞,找到地下党员吴玉山,要吴设法买些食盐送到山区时,不料吴玉山已经叛变,当晚即到长寿街向敌告密。

第二天清晨,一队荷枪实弹的敌兵将吴衍庆所睡的房子团团围住,他迅速爬上楼梯,想从屋顶翻出,不料被冲进门来的敌人头目方梅开抱住双脚,将他从楼梯上拖了下来,他顺势紧紧抱住方梅开搏斗,在敌人乱枪中,与方梅开同时中弹,牺牲时年三十四岁。牺牲后,敌人还割下他的头颅,在长寿街十字街头悬挂示众,路过群众无不痛惜,默默悼念这位为革命牺牲的刚强战士。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