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刚僧,湖南湘潭人。
大革命时期,湘乡谷水一带的农民,把他们的领导人萧刚僧誉称为“萧三皇帝”,意思是说他从事农民运动具有很大的权威。而他的许多深铭人心的事迹,至今还为当地老人所津津乐道。
萧刚僧,又名中玑,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萧三。1897年11月生,湘乡县谷水镇(现属湘乡市)人。父亲萧月轩,在乡务农,农闲时在谷水镇上做些小生意。他八岁进谷水陶龛小学读书。后随父亲远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谋生。在那里读完高小。1913年,他只身回到老家,在亲友的资助下,先后在岳云中学,长沙商业学校求学。在学校,他是奋发用功的好学生,在社会,他是进步活动的参与者。五四运动的洗礼,对他更有积极的影响,并初步懂得要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紧紧联系起来。他曾在笔记本上写有如下一些诗句来抒发感情:
救国轰轰各储金,热心不惜典钗簪;
空成梦想五千万,断指徒劳血满襟。
1922年,他在学校毕业后,即到谷水国民小学任教,并联合进步教师李欣荣等,在校内开办平民夜校班,组织劳苦人民学习文化知识并进行爱国思想教育。1924年,他到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在军队里供职。
1926年2月,萧刚僧受党的派遣,回到湘乡开展农民运动。这时,由中共韶山支部所组织的、包括湘(乡)、宁(乡)、(湘)潭边区在内的湘潭西二区农民协会,在银田寺正式成立,揭开了湘乡开展农民运动的序幕。在这以前,他先在谷水组成宣传团,到各地向农民群众宣传;然后串连发动,将各自亲邻戚友都串到农会里来,造成革命声势,迎接农运高潮。
1926年7月,萧刚僧根据党的指示,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被推选为国民党湘乡县第八区党部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共谷水镇(又名常安镇)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三十六区、四十二区和五十一区的农民协会筹建工作。四十二区农民协会成立时,他还当选为区农民协会委员长。接着,又着手建立谷水镇镇务委员会以及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等组织,然后领导农民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他曾大力推行过“男女平等、妇女放足剪髻”的新风尚;带领群众打掉天符庙的菩萨;更令群众高兴的,是他带领农民自卫队和工人纠察队一下子将谷水镇大恶棍刘荣斋开设的烟馆赌场全部捣毁,将搜出的烟土、烟枪、赌具付之一炬,刘荣斋本人也吓得仓皇外逃。他还及时在码头截获谷水盐霸、榷运局局长龙达权的两船食盐,然后以半价全部卖给群众。他很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曾带领群众开垦稻田五百多亩,过去谁也不敢动一根茅草的蒋、周两姓坟山,也被农民开出四十多亩地。全区还先后办起了七所小学,四十多所夜校,让贫苦子弟能入学读书,学费由农民协会负担。他办事果断,成绩显著,在群众心目中赢得了声誉,因而人们形象地给他取了“萧三皇帝”这个绰号。
1926年11月,由国民党县党部、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等十五个单位代表组成的湘乡公法团联席会议成立,萧刚僧被推选为代表之一。1927年1月9日,毛泽东来湘乡考察农民运动时,他和沈春农等人在昆仑桥南岳庙见到了毛泽东。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县农民协会于1927年1月22日召开了执行委员和区农协委员长联席会议,改选了县农民协会领导,他当选为县农民协会宣传部长。由他主持起草的农民协会宣传部《宣言》,曾号召湘乡二十多万农民协会会员,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唯有严明纪律,团结精神,统一组织,整齐步伐,一致团结在湘乡县农民协会旗帜之下,才能求得自己的出路”。《宣言》还指出:“今后我们奋斗的唯一日标,是铲除那些包揽词讼、把持乡政、武断乡曲、鱼肉人民、勾结军阀团防、组织暗杀队、侵吞地方公款、造谣诬蔑,破坏党和政府以及工会农会、压迫农民的土豪劣绅”,要“推翻乡村封建势力,建立完善的乡村自治政权,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巩固国民革命的中心势力……”。1927年3月,他被选为国民党湘乡县党部宣传部长。为了将全县农民运动推向高潮,他多次召开万人大会。至1927年春,全县六十九个区都有农民协会,会员猛增至三十万人,成为全省农民运动发展最快、会员人数最多的县份之一。
“马日事变”后,萧刚僧按照中共湘乡地方委员会的部署,回到谷水。组织了一支农军队伍,准备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当这一行动被取消后,他在谷水街上组织群众示威游行,愤怒声讨反动派屠杀革命群众的滔天罪行。不几天,许克祥部窜来湘乡,成立“县救党委员会”,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农民协会干部和革命群众。他被迫出走江苏、湖北一带,用赵勉之化名,寻找党组织。1928年夏,他在武汉被湘乡盐商龙达权告密,不幸落入敌手。敌人曾电询湘乡县县长田稷丰处置意见,田的回电是“就地正法”。1928年8月21日,他被杀害于武汉,时年三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