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谢墩山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907 - 1927
籍贯: 湖南安化
概括语: 谢墩山,名声咏,安化县柘溪乡萧术村人,1907年6月1日生。在六个兄弟中,他排行第四。八岁入私塾读书,但塾师见他太顽皮,管教不住,只好叫他父亲领了回去。1919年,他家附近办了一所九龙小学,有国文、算术、图画、音乐等课程,这时他已十二岁,见了十分高兴,要求父亲送他入学。

  谢墩山,湖南张家界人。

  湘江羁旅行路难,幽燕鼠辈乱江山;

男儿抽出倚天剑,不斩枭雄誓不还。

这是谢墩山在1926年决心投身北伐革命战争时写的一首诗,诗中反映了他与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誓不两立的英雄气概。可惜,一年以后,他却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谢墩山,名声咏,安化县柘溪乡萧术村人,1907年6月1日生。在六个兄弟中,他排行第四。八岁入私塾读书,但塾师见他太顽皮,管教不住,只好叫他父亲领了回去。1919年,他家附近办了一所九龙小学,有国文、算术、图画、音乐等课程,这时他已十二岁,见了十分高兴,要求父亲送他入学。这次他读书很用功,成绩常列前茅。1922年,他考取安化甲种师范,在老师卢天放(共产党人)的熏陶下,思想学业进步很快,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并积极拶身学主爱国运动。1924年,父亲病故,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他一度被迫辍学。半年后,以降一个年级重返学校就读。1926年秋,中央陆军军事政治学校在长沙创办了三分校,他决心报考这所学校。他回家将逮一意图告知母亲,得到母亲的赞许,并叮嘱他要以国家事业为重。他有诗纪其事:

千里求知不畏难,思亲送读苦贫寒;

高堂语重连家国,得意春风上马鞍。

谢墩山在军分校学习十分勤奋,常以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的名言“封侯非吾愿,但愿海波平”自勉。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他留在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又以省总工会特派员的身份,前往株洲从事工人运动,任中共湘潭东一区(即现株洲市)区委书记。

当时,株洲已成立的产业工会和手工业工会二十七个,但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以致相互之间常发生磨擦和不团结。谢墩山到株洲后,即着手筹建总工会,加强各个工会之间的团结工作。他先来到组织比较健全的萍矿转运工会,找工人谈心。到俱乐部讲演,到夜校上课,以提高工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发动工人加入工会,壮大工会的组织力量,并使之逐步成为株洲总工会所属工会的骨干,扩大总工会的影响,然后接着去做摇簰工会、起木工会和篾业工会的工作使之加入筹建中的总工会。随着这三个工会的加入,纺织、店员、染印、漆业、铁业、五金等十多个行业工会,他们也都要求加入总工会。这年8月20日,有五百多工人代表在港口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株洲总工会(又名湘潭东一区总工会)成立,他当选为委员长。总工会会址设在殷家祠堂。不久,他又组织了一支以煤运工人为骨干的有四十名工人参加的工人纠察队。他还派共产党员,青年工人易玉文去长沙学习了一个月的军事,并带回省里发给的三十三支步枪,使纠察队成为由工人掌握的武装力量。

株洲总工会成立后,谢墩山领导工人向资本家和封建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首先是争取提高工资,改善待遇和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接着是坚决打击反动势力所组织的保产党对工会的破坏活动。1927年2月16日,被保产党收买的团防局长胡斌,率领十多个枪兵闯进白关黎壁塅的禾坪,殴打正在看花鼓戏的工人、农民,抓演员,抢东西,当场还将农民易玉仙打死。在场的工人纠察队立即指挥工农群众将团丁们围住,缴了他们的十多支枪,然后把局长胡斌押到株洲总工会。他坚决支持纠察队员的反击行动,亲自审讯了胡斌,然后将胡斌押送湘潭县政府惩办,并限令县政府在二十四小时内答复。他还派谭明德。罗桂秋等八十馀名工人为代表,到县政府请愿,强烈要求惩办凶手胡斌,迫使县长廖振林不得不同意工人的要求,将胡斌判处死刑,团防局被缴的十多支枪归工人纠察队使用。斗争的胜利,大大打击了保产党的反动气焰,使工人纠察队在工人群众中赢得了信誉,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在这一期间,谢墩山还着手抓好工会基层组织的整顿工作。在中共湘潭东一区区委的领导下,依靠株洲转运局第七支部的力量,首先领导各行业工会,废除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改选新的领导机构,让工会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工人手中,其次是发动工人群众进行清除赌博、宿娼、吸鸦片烟等的恶习斗争。他先将情况摸清楚,然后派出工人纠察队连夜突击,共收缴鸦片两千多斤,烟具五百多件,全部予以烧毁。接着是取缔妓院,查禁赌博,使这些恶习一时间在株洲绝迹,社会上出现工人团结战斗的新风气。

为了支持株洲农民运动的发展,谢墩山还非常注意工会与农民协会的团结工作,随时支援农民群众反封建势力的斗争。1927年3月,易家湾的农民协会领导权被保产党头子罗孟良等人所篡夺,同总工会、区农协相对抗。他根据农民的要求,会同区农协委员长谢福初前去易家湾了解情况,不期谢福初被罗孟良的打手抓去。他立即返回株洲,召开总工会与区农协紧急联席会议,带领工农武装一千多人,奔赴易家湾,乘夜包围罗家屋场,抓获罗孟良,审讯后立即枪决,并救出谢福初,于第二天宣布解散假农会,重建易家湾农民协会,赢得农民群众的普遍赞扬。其他地区的农民协会也纷纷起来与保产党作斗争,清洗保产党分子,促使农民运动的健康发展。

“马日事变”发生后,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柳直荀于5月23日在湘潭召集军事会议,制订反攻长沙的计划。谢墩山按照计划在株洲组织了工农义勇军,自任总指挥,于29日乘火车赶赴白马垅,抢占要地猫嘴山,隐蔽埋伏,然后乘夜率工人纠察队六十多人,配合其他农军直捣易家湾,袭击沿铁路南下的许克祥部一个营。当敌人倾巢出动追来时,他边打边退,将敌诱至猫嘴山阵地进行反击,迫使敌人不敢恋战,仓皇逃回易家湾。5月30日,敌人重新向猫嘴山进攻。他率部后撤,当路过白石港时,恰遇安源工人纠察队和醴陵工农义勇军乘火车赶到,他又率部配合进行反击,再次将敌人击退。31日,当敌人第三次进攻时,他又以退为进,将兵力埋伏在白石港南岸铁桥两侧。袭击乘火车进攻的敌军一个机枪连,敌连长被击毙,迫使火车退回易家湾。就这样,他率领的工农义勇军在这里同许克祥部打了三天的有进有退的拉锯战。

6月2日晚,工农义勇军突然接到上级停止抵抗,退回原地待命的命令。谢墩山率队刚撤回株洲,即遭到敌军的大举进犯,株洲被占领,并很快陷于血腥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之中。这时,他潜入长沙去找党组织,不幸被捕。他在狱中受尽酷刑的折磨,但宁死不屈,于7月24日被杀害,并悬首示众,时年二十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