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人,1959年4月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金紫乡凤凰村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就喜欢看书、听故事。他看得最多的是有关英雄事迹方面的书,听得最多的也是英雄的故事。他在家里时常一手举着内装谷壳的方枕头,一手插着腰,模仿着董存瑞炸碉堡的战斗壮举。放牛的时候,他和伙伴们装扮成邱少云,他在小小年纪时便树立起要做一个英雄的志向。
陈晖童年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开朗、活泼、好动,也很懂事,父母亲对他寄于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1967年,八岁的陈晖走进了他家附近的金紫乡完小读书,在那里他学会了写字、算术等文化知识。生活艰苦,有时他带着妈妈准备好的粗米饭团就匆匆上学了,有时候两个烤红薯就打发了肚子。放学后他帮家里砍柴、挑水,农忙时还下田干活。他学习刻苦认真,每学期都被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陈晖顺利地念完小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岩中学。进入中学阶段后,由于家庭贫困,懂事的陈晖对妈妈说:“我还是不念书了,在家帮你和爹干活吧。”细心的妈妈握着陈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们劳累点没什么,只要你努力学习,长大有出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了。”陈晖知道妈妈的一片苦心,便打消了辍学的打算,但懂事的他只要一放学回家,就上山砍柴,套山鸡,抓兔子,下河捉螃蟹,掏泥鳅,想尽了办法弄些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卖,赚点学费,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当时,西岩中学比金紫完小离家远得多,足有二十几里路,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双脚来回走,陈晖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从不叫苦,而且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直到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的陈晖,已经是一个大男孩了,他一回乡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家乡的建设行列。在生产队他积极参加劳动生产,是大家称赞的好青年,在家里,他孝顺父母,包揽了所有的重体力活,是街坊邻居夸奖的好儿子。
1978年3月,陈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人生的第二所学校。他被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88团五连当战士。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积极主动,刻苦钻研军事技术。他从来没有忘记参军前父母对自己的嘱咐:一定要好好学本事,要锻炼成一个为国争光的好战士。
1979年2月,我军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陈晖没有辜负父母和领导的期望,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他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英勇奋战,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上级指到哪里他就冲锋到哪里。面对枪林弹雨他从来没有退却过半步。2月26日在攻打越南郭注的战斗中,陈晖消灭敌人火力点一个,击毙敌人一个。2月27日在攻打越南409高地时,他和战友们立下战死沙场也要攻克高地的决心,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中弹倒下,陈晖更坚定了要为前进部队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但当他与战友们打下409高地时,他却倒在了409高地的土坡上,身上多处中弹,为祖国流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血,从此与卡凤山永远融为一体。
陈晖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部队根据他的表现和他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荣记二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