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于定一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97 - 1929
籍贯: 湖南浏阳
概括语: 于定一,湖南浏阳县永和镇碾石村人,原名颜其初,字永兆,1897年4月生。父亲颜泽敦,是个老实农民,靠佃田为生。他是独子。七岁入塾读书,五年后考入水和菊溪公立高小。毕业后,又去读了两年私塾。
  于定一,湖南浏阳县永和镇碾石村人,原名颜其初,字永兆,1897年4月生。父亲颜泽敦,是个老实农民,靠佃田为生。他是独子。七岁入塾读书,五年后考入水和菊溪公立高小。毕业后,又去读了两年私塾。因秉性聪颖,勤奋好学,学业有一定基础。且为人耿直,急人所难,有次,永和镇出了一起婆婆虐待儿媳至死的人命案,他仗义执言,使这一案件得到公正的判决,深得乡里的好评。

1925年上期,于定一受聘到河东秧田汤姓族校任教,结识了张启龙、黄怀远、张治生、李贞等人,经常受到他们的启迪和帮助。1926年下半年,他辞去教员职务,与刘建中一道在永和区秘密从事农会活动。1927年春,由张启龙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马日事变”后,于定一奉命转入浏阳工农义勇队的白衣队,经平江、渣津、马坳去南昌参加起义,但没有赶上,准备折回铜鼓休整。当义勇军路过奉新时,他和慕容楚强奉命去城内侦察。他摆出一副军官的架子,应付了两个警察来旅舍的检查,终于弄清了城内的防守情况。使义勇军顺利攻克了奉新城。义勇军到达铜鼓后,他又奉派前往高安去了解一支部队的情况。这支号称国民革命军警卫团的军队,装备好,纪律也好,很受群众的欢迎,但不知是谁的部队。他来到高安后,就装成叫化子,前去军营所在地的灵官庙讨饭,诉说家里很穷,要求警卫团留下他当兵。经过几天的了解,才知道这支部队属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的警卫团,也是按党的指示去南昌参加起义的。他便向团长余洒度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说明来高安的任务以及浏阳工农义募军的情况。余洒度即将部队开到修水,与浏阳工农义勇军取得了联系。

1927年9月上旬,毛泽东在铜鼓将浏阳工农义勇军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参加秋收起义,于定一随部队行动。25日,部队在芦溪遭到敌人的截击,他因疟疾发作,行动不便,与部队失去联系,于是与张启龙等转回浏阳大国山一带隐蔽。11月中旬,王首道回浏用传达中央政治局11月扩大会议精神,并要他与刘先洵、刘大荣、李贞等建立浏东特支,在保垒、大围山、永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2月阃,他和张启龙、李贞等接回从平江罗纳川那里要来的二十四支枪,正式组建了浏东游击队。他还在张坊指挥了两次暴动,一是缴了张坊团防局的枪支;二是在洞溪学校惩处了五个反动教员。后游击队在黄泥槽突围,与红五军第二纵队合编,他被任命为第六中队党代表。并带领部队克服隆冬季节风雪交加缺衣少食的严重困难,参加过多次阻击国民党军队进犯苏区的战斗。

1929年9月初,红五军主力返回湘鄂赣边区,与边境支队合编,仍称红军第五军,下辖五个纵队,于定一被任命为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吴溉之任纵队长。1930年春,红五军第二次返回湘鄂赣边区时,他调任二纵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8月,红五军在长寿街整编,将纵队、支队改称师、团编制,他被任命为第三师政治委员。

不久,部队奉令攻打平江县城,守敌为湘军余贤立的一个团和一些挨户团、清乡队,共有三千多人枪。于定一奉命指挥红三师攻打北门,当战士涉水过河强攻时,遭到敌十多挺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许多战士倒在河中。他愤怒至极,拿起短枪和手榴弹,亲率战士再次抢渡,敌军的阵地终于攻下了,三千多敌军也全部就歼了,而这位英勇的指挥员,却在涉水抢渡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三十三岁。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