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消息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革命文献研究评论文艺作品红色故址图片集锦影音作品
动态消息

革命文献

研究评论

相关图片

影音作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杰出人物 > 三湘英烈
余贲民
性别:
朝代: 近代
生卒年: 1888 - 1933
籍贯: 湖南平江
概括语: 余贲民,字金榜、号世英,1888年12月5日生,平江县城关镇人。父亲余载福,是个木匠,母亲江宝珍能事纺织,因之家庭生活较为宽裕。但他从小不喜欢读旧书,读了三年私塾后,就不再读了,而是在家帮母亲做些家务事,稍长,又跟父亲学木匠手艺。后来又去跟住在栗山巷的祖父学种田,还学会寻治蛇伤的草药,被乡亲称为是一个能工、能农、能医的多面手的人才。

  余贲民,湖南岳阳人。

  在湖南省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里,挂着一幅农民装束的革命烈士遗像,他,就是1922年6月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余贲民。

余贲民,字金榜、号世英,1888年12月5日生,平江县城关镇人。父亲余载福,是个木匠,母亲江宝珍能事纺织,因之家庭生活较为宽裕。但他从小不喜欢读旧书,读了三年私塾后,就不再读了,而是在家帮母亲做些家务事,稍长,又跟父亲学木匠手艺。后来又去跟住在栗山巷的祖父学种田,还学会寻治蛇伤的草药,被乡亲称为是一个能工、能农、能医的多面手的人才。1909年,他报考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四十九标任排长。他参加过辛亥武昌起义保卫武汉的战斗,并在战斗中负伤。不久退伍回家,迁屠平江县城北门外的迎瑞洞,以种田养蚕为业,不再外出。

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浪潮波及平江时,余贲民曾同李六如、陈茀章等人组织救国十人团、国货维持会和雪耻会,他还被选为雪耻会会长。8月11日,他同李六如等人组织有两千多县城工人、学生、居民的游行示威,以及在且池塘举行焚毁日货的斗争,将平江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高潮。

1921年冬,余贲民同陈茀章一起,以公法团体的名义,创办了平江县工会、县农会。陈茀章被推选为县工会会长,他被选为县农会会长。他们还在平江城乡创办了十几所平民夜校,向工人、农民讲授时事、政治和文化等课程。1922年春,在长沙任教的李六如,不断给他写信和寄来进步书刊,帮助他学习革命理论,提高思想;又将在平江办农会、工会的情况向毛泽东汇报。按照毛泽东的意见,由李六如写信邀请他和陈茀章于5月来到长沙,安排在湘区委员会举办的短训班学习,过期间,毛泽东还在清水塘住处同他和陈茀章进行了几次恳切的谈话;学习结束时,又介绍他和陈茀章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指示他们回平江进行组建党组织的工作。

余贲民同陈茀章回到平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先发展中医李则鸣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同年冬组建了平江县第一个党小组。1923年冬,又在先后发展余本健、李宗白、李淑陶等十多人入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共平江县支部,由陈茀章任支部书记,他任支部委员。作为领导平江人民革命的核心。

党支部成立后,即领导平江人民进行了一次“拒郑”的斗争。因为这时,正值省政府任命郑绍征接替刘永栋当平江县县长。而郑在此以前,是平江的特捐抵债委员,在任委员期间,曾伙同前任县长刘永栋,增派捐款,劣迹甚著,民愤极大,这次奉命调升县长,更激起平江人民的反对。按照党支部的决定,由余贲民以雪耻会的名义,组织民众集会游行,并向省长公署发出“拒郑”请愿书。迫使省长收回成命。使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4年,余贲民在献钟地区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又发展罗纳川、余再励、徐应胡等十余人入党。到1925年春,平江东南西北四乡都有了党员,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八十余人。次年4月27日,正式组建了中共平江地方执行委员会。

1925年冬,余贲民还成功地领导了轰动一时的“平江油潮”事件的斗争。11月23日下午,当他得知汨罗江的平江县城大码头有三艘货船正在起卸亚细亚煤油时,除通知陈茀章外,他自己带领几个人先赶到大码头,严正地向英商提出警告:“我们平江不是通商口岸,禁止一切外货起岸!”接着,中共平江地方执委组织的党团员与学生、群众千余人已陆续赶到大码头示威和喊话,搬运工人也纷纷下船上岸,停止搬运工作。就在这时,奸商陈坦然、黄栋才却勾结驻城鄂军团长李柱中率一百多人枪前来大码头镇压,打伤二十余名男女学生,强逼群众离开码头,这更加激起群众的愤怒,高呼着要同鄂军拼命。面对这严重的局势,他放声高喊:“父老乡亲们!我们到县公署请愿去!”将愤怒的人群带离了码头。当他以平江雪耻会会长的身份,强烈要求县长文吐运鸿没收亚细亚煤油,惩办奸商钟坦然、黄栋才时,28日又遭到李柱中派来一连武装的镇压,强行驱散请愿群众,捣毁雪耻会会址,并在全城实行戒严,禁止群众集会。

为了对付鄂军的暴行,在刘家祠堂召开的中共平江地方执委会议上,余贲民提出了两项措施:一、实行全城罢市、罢工、罢课,动员农民不进城卖柴卖菜,不供给鄂军粮食。二、向全国各地发快邮代电,揭露鄂军李柱中摧残爱国群众的罪行。从第二天开始,驻城鄂军接连好几天买不到粮食,蔬菜、油盐和柴草,士兵怨言渐起,军营开始混乱。同时,大街小巷贴满了驱逐鄂军,要求惩办奸商的标语和各地谴责驻城鄂军的来电。迫使鄂军团长李柱中不得不亲自到各学校、各公法团体道歉,申明以后决不干涉地方处理仇货的有关事务。使这一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但奸商钟坦然、黄栋才仍不死心,他们又从湘阴购得英国煤油二百三十桶,用竹筏运来平江,于12月23日运抵距县城约三里的落星滩。余贲民获悉后,立即带领党团员和工人骨干百多人,扛着锄头、梭镖、钩刀,直奔落星滩,拥上竹筏,将媒油桶全部掀至江中。同时以雪耻会的名义,组织工人、学生和爱国群众,将钟坦然、黄栋才两人抓住,头戴高帽子,身着绿背心,绑上绳索,各人胸前还挂上“贩卖仇货的亡国奴”的牌子,押在千多人的游行队伍前头,游街示众。当时长沙、上海、广州、汉口等地的报纸都报道了此事,一致赞扬平江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而他也成了全县男女老少皆知的人物。

1926年4月,余贲民受中共湖南区委的选派去广州参加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这里,他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并聆听其讲课。7月下旬,他接封中共平江地方执委的通知,要他火速赶回平江。原来当时平江县团防局局长一职尚属空缺,中共平江地方执委想派一名共产党员出任此职,掌握武装,以便于开展斗争。可是在考虑人避时,认为只有他比较合适:一是他参加过辛亥革命,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二是他在平江民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三是他的盟兄爱国民主人士凌容众在平江政界颇有一言九鼎之力,而竞选团防局长又须得凌先生的引荐方成。果然,在凌容众的积极推荐下,他顺利地当上了平江县团防局局长。

余贲民当上县团防局长后,第一要着是安排喻庚等一批党团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到团防局担任班、排长等职,有效地控制了这一武装。第二要着是审时度势,将团防局队伍及时撤离县城,到农村发动群众支持北伐。特别是在吴佩孚部的陆澐旅,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阻击北伐军进攻县城时,他带领几十个团防队员,于深夜从金窝出发,泅渡汨罗江,潜入县城,分路炸毁敌军的火药库和粮库。并向北门守敌从背后发起攻击,很快打开了北门的缺口,使北伐军叶挺团乘势攻克了平江县城,敌旅长陆澐自杀。余下六千多官兵全部被俘。这是北伐以来俘敌最多的一次战斗。当时广州《民国日报》对此役的报道曾这样指出:“此次胜利夺取平江,其力量全是农民。”

平江城被北伐军攻克后,余贲民又带领团防队下乡截缴溃散士兵的检支二百余支,使团防局的枪支弹药得到很大的补充。随后,他又协助农民协会在全县开展二五减租、退押、平粜、禁烟、禁赌、清匪反霸等斗争。有这样两件被群众称道的事:一是在县农民协会颁布禁烟、禁赌令后,县杂税局长萧石鹏不肯交出鸦片烟具,与农会对抗。他几欢规劝无效,决定惩办这一地头蛇。他派团防队员喻庚等四人乘夜翻墙进入萧石鹏的住处,在烟榻上将萧石鹏抓获,连同烟具鸦片一起押回团防局。他除责令萧石鹏写下了悔过书后,还在第二天,由团防队员押着游街,从而使平江县城鸦片烟一时禁绝。第二件事是他在幕阜山区智歼了一股由溃散的北洋兵组成的土匪。这伙土匪有十多人,头子叫孙鹏,他们隐匿在幕阜山的老林中,常到山下村镇奸淫抢劫,百姓深受其害。他得知后,扮成一个采药的药农,远处跟着两名负责联络的队员,独自向幕阜山走去。不久,他在一处碰上了两个土匪,并得知他会治蛇伤后,便被他们夹着走进了一个山洞。原来匪首孙鹏被蛇咬伤,正躺在山洞里呻吟。他用草药为孙鹏治好了伤,但孙鹏不许他回家,他只好呆在洞里,为匪徒们做些烧火做饭的事。一天傍晚,匪徒们将抢来的酒肉为匪首孙鹏做寿,他被邀一起喝酒。他事先暗地嚼下解酒药草,然后和匪徒们拼酒,把孙鹏一伙匪徒灌醉,然后来到洞口,将坐在地上打瞌睡的哨兵用菜刀砍杀,随即抱起架在洞口的机枪,回到洞内,对着鼾睡的匪徒一阵猛射。埋伏在周围的团防队员也随着冲进洞来,全歼了所有匪徒,为民除了一大害。

“马日事变”后,余贲民把县团防局武装拉掰南江桥驻扎,并拒绝代理县长曹修礼手谕要他莲夜率队赶回县城的安排,而是按照县委书记毛简青的指示,把团防队开往偏僻的山村,保存好这支武装力量。7月,中共平江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县团防局、农民自卫队、工人纠察队一千二百余人合编为平江工农义勇队,由他担任大队长,开往离县城一百余里的幕阜山区整训。这月下旬,他接到党中央从武汉派联络员带来的指示,将平江工农义勇队与浏阳工农自卫军,含编为贺龙所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速往南昌参加起义。当他到达新余县涂家埠车站时,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广东,而铁路交通又为张发奎部所阻,只得率部折回,在武宁与卢德铭带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会合,进驻修水县城,一面设立兵站,扩充部队,一面与上级党组织联系,请求指示下一步行动。8月30日,湖南省委决定由毛泽东领导平浏农军,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接着,他和卢德铭所部与安源、萍乡的工农武装和浏阳农民自卫军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余洒度(后叛变)任师长,他任副师长,卢德铭任总指挥。9月9日,在毛泽东的部署下,他与余洒度率第一师师部及第一团,从修水出发,向平江长寿街进军。12日,先行的第一团两个营在平江金坪受挫。他闻讯后,立即赶往前线,在长寿街大道以南的一个山庄收容被打散人员,与卢德铭率部退回修水,并派人将情况报告毛泽东。随后按毛泽东的命令,带领部队日夜兼程,于19日赶到浏阳文家市与兄弟部队会师。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决定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到罗霄山脉建立农村根据地。他积极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并决心为之奋斗。24日傍晚,起义部队抵达江西萍乡的芦溪镇。第二天早晨,部队前进时,突然遭到敌人的伏击。担任前卫的卢德铭率一个连抢占路旁高地,阻击敌人。他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带领一个连赶去支援,并传达毛泽东决定撤退改道前进的指示。他还要求卢德铭赶快离开,由他来阻击敌人。卢德铭不同意,反而以总指挥的名义命令他下山,他只得含泪离去,追赶部队,而卢德铭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九月底,部队在三湾整编后,前敌委员会决定将工农革命军的三个团缩编为一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任命陈浩为团长,余贲民为副团长。此后,他带领部队,一面行军,一面分成若干小组,沿途帮助群众做些收割、挑水、打柴、舂米、推磨的事,密切部队同群众的联系,并得到群众的热情支持。10月3日,部队到达宁冈县古城,他参加了在文昌宫召开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确定在井冈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27日,他跟随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了井冈山。

余贲民上井冈山后,毛泽东委任他负责经济后勤工作。井冈山是个人不满三千,粮不满万担的贫困地方。为了解决部队的吃穿问题,他带领一支队伍下山去打土豪,筹粮筹款,并同大家一起挑粮上山。他还兼任红军被服厂厂长,为了解决战士过冬棉衣棉被问题,他从战士中挑选了十多个做过缝纫师傅的人,用买来的几台旧缝纫机,将缴获来的棉花、布匹做了一批冬装。布匹不够,他除了发动战士尽量利用旧衣缝补改制外,还派出人员外出采购。有一次,他了解到遂川县城里有个大布商,在工农革命军来到县城后就把布匹藏起来了。他派人把布商叫来,限三天内交售五百丈布。这个布商果然照办,但送来的布,质地不同,长短也不一,一调查,才知道这些布是这个布商向城内小商小贩摊派来的。为了惩办这个布商,他派出两个干部,自称九江来的布商,带着银元和金条,专程到这个布商家里谈生意。当买卖成交后,他没收了这个布商拿出来的全部布匹,解决了部队的冬装问题。

1928年5月20日,在宁冈召开的湘赣边界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特委,余贲民当选为特委委员。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民主政府在宁冈茅坪港边村成立,他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不久,他调任红军后方医院院长。

当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医药十分缺乏。为了解决医药不足的困难,余贲民了解到离茅坪不远的山里有位老药农,有止血消炎和退肿生肌的秘方。于是,他翻山越岭,找了这位年已古稀的老药农,说明来意,请他下山为战士治病。老药农虽然没有见过红军,但也听说过红军的好处。便爽快地答应了,用秘方为一些伤兵员治好了病。他见老药农穿的破烂衣,盖的麻袋片,就将自己的棉衣,棉裤、棉被都送给了老药农。还送了一些粮食和食盐。有一天,他也病倒了,老药农闻讯来看他。一进门,发现他盖的是补丁叠补丁的旧毯子,身上穿的归棉衣,才知道他把自己的冬装都送给自己了。老药农十分感动,在陪伴他两天之后,毅然告诉他,说自己愿将秘方献给红军。他即派人请来几名医生,要他们跟老药农采集药草,配制药膏,甩这种药膏治好了许多红军战士的伤。后来,他又要医生根据药方制成丸、膏、散、丹等成药,发到各个连队,使战士行军打仗,携带方便,使用及时,疗效也很好。

1930年7月,余贲民奉命从井冈山回湘鄂赣边区开展武装斗争。他在平江长寿街见到了边区负责人李宗白、袁国平、赖汝樵、胡筠等人,大家对他的到来异常高兴。为了给日益壮大的边区红军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特委决定创办一所湘鄂赣红军军政学校,由他担任校长,校址设在平江长寿街河南桥的万寿宫。来校学习的三百多名学员,都是各连队的骨干和各县苏维埃政府中有斗争经验的工农干部,为了办好这所学校,没有课桌、黑板,他就带领学员上山砍树,自己动手做。没有课本,他就用弄来的一台油印机,亲自和教员一起编写,油印教材。正由于他的努力,红军军政学校为湘鄂赣边区红军输送了一批优秀军政指挥员。

1931年9月下旬,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长寿街成立。余贲民调任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此后,他常奔走于修水、万载、崇阳、浏阳、铜鼓、平江等地,巡视指导各县苏维埃政府的后勤工作,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援边区红色政权和红军部队。他处理工作认真负责,谨慎细致。一天,他来到平江县苏维埃政府驻地长寿街,检查财政工作,县苏维埃一位同志汇报财务主任账目不清,贪污了十多元,现被县保卫局关押,并要判处死刑。他得知后,马上将那位财务主任找来,一起查账,忙了一天一夜,最后查出是少记了收入账,不是贪污公款,因而避免—件错案的发生。

1932年2月,余贲民调任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长。这时,省委领导下的红十六军已发展到七千多人,一些县还成立了独立团。他经常下到各县检查工作,指导部队进行严格的政治军事训练。他在平江县独立团检查军事训练工作期间,发现一个姓钱的营长行迹可疑,常在夜晚私自外出,借故排挤、打击营政委赵顺清,擅自安排亲信任连、排长。一天,他亲自召开独立团营级干部以上的会议,决定第二天傍晚攻打驻扎在南江桥的敌人,命令钱营长率营担任主攻,但另部署秘密监视工作。第二天清早,他把钱营长喊到一间房里,严厉地责令他交代通敌情况。并将昨夜截获这个营长在开完会后,派人往联络点进去写有攻打南江桥计划的秘信摊了出来。铁证如山,迫使这个营长不得不将自己在1928年“三月扑城”中被国民党军队抓获,自首叛变后,混入红军,充当内奸等情况如实招供,使这个叛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32年12月,余贲民在湘鄂赣省委驻地——万载县小源参加军事会议。会议后期,得到紧急情报:敌人出动一个师的兵力进攻小源。省委决定:驻小源的一切机关干部和一些群众,均向浏阳方向转移。在转移途中,他先在离小源四十多里的石鼓山打退了约两百余人的地主武装的拦阻,接着。他又率一个连,将被敌军截住的医院和兵工厂人员救出来,但他自己不幸被子弹射穿了肩胛,鲜血直流。他忍痛指挥战士作战,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

1933年1月,当敌人撤出万载后,省委机关迁回小源,余贲民住在小源的红军医院里养伤,他在枪伤有所好转,正准备重返工作岗位时,负责肃反工作的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学吴带着两个武装人员来到医院,气势汹汹地宣布他是“反革命嫌疑分子”,说有人供认他加入了“AB团”。虽经他用事实据理力争,但仍被两名武装人员监禁在病房里,不准与任何人接触,连医生也不得随便进去,逼着他作“反省检查”。半个月后,由于他的伤口得不到治疗,病情开始恶化。一天深夜,一位医生悄悄地来封病房里,要给他打针服药,他知道自己的病情难以好转,便要医生把药品留给其他伤病员用。医生还含泪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他,他吃力地拆开一看,原来是湘鄂赣省委负责政治保卫工作的涂正坤写来的。信中说他的问题已澄清,党组织认为他是一位好同志。加入“AB团”的问题是坏人的诬告,想利用我们的肃反来达到他们瓦解省委、瓦解红军的目的。信中还说刘学吴是混进红军的内奸,前几天带着省委和部队的重要文件投奔了敌人。

这年4月9日傍晚,余贲民虽解除了审查,但因伤病严重,抢救无效,牺牲在江西万载县小源红军医院,终年四十五岁。

余贲民牺牲后,据和他一同战斗过的张令彬、赖毅、张平凯等同志回忆,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在延安,在中南海,多次提到余贲民的名字,赞扬他忠诚、肯干,对革命有功劳,是我党的一位好同志。

余贲民的战友何长工在回忆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历史时,曾这样写道:“余贲民同志很能干,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地办事情,他的奋斗精神是很宝贵的。”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