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阶,湖南岳阳人。又名金阶、级阶。1892年9月24日,生于华容县万庾镇槐树村的一户贫农家庭。他十九岁时,曾到长沙读书。五年后回到家乡,在鲁家铺设馆课读,当了私塾的老师。
1926年春,华容县农民运动兴起,张吉阶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应湖北石首中共党组织的邀请,前往该县小河口区帮助农运工作。他以游学为名,先串联冯世华、刘中秀等十多名进步青年成立秘密农民协会,然后发展一批党员,组建中共小河口区支部和农民自卫队。第二年小河口区农民协会正式成立。他除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惩处土豪劣绅外,主要着手进行清除当地为害数十年的匪患的斗争。当时,盘踞在扬波瞳、天星洲一带的土匪,经常来小河口打家动舍,勒财索物,农民困扰不堪。农会一成立,他便联络驻华容县境的北伐军一个连,在小河口农民自卫武装的配合下,对土匪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毙匪四十余人,活捉一百余人。匪患一除,人心大快,石首的农民运动很快开展起来。
1927年武汉“七一五”政变后,张吉阶遭到通缉,但他仍在小河口地区坚持斗争。1928年11月,他担任中共石首县委候补常委,负责宣传工作。当时,他编了许多歌谣教群众唱,如《农民歌》、《妇女歌》、《拥军歌》、《士兵歌》、《工农无权又无钱》等,都是大家爱唱的歌谣,在发动和教育群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29年5月,张吉阶递补为中共石首县委常委兼县游击大队政委。他在游击队员中,曾开展搞宣传,做好事,杀敌人,缴武器,立战功的活动,并教唱他编写的如下一首《冲锋歌》:
冲!冲!冲!
冲上前,把敌歼!
怕什么机关枪、迫击炮,
把我们的勇气鼓起来,
向前跑,向前跑!
杀!杀!杀!
杀向那,反动派!
怕什么团防队,狗奴才,
把我们的政权建起来,
苏维埃,苏维埃!
张吉阶指挥游击队作战,常注意避免与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只是将队员潜伏在群众之中,看准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队员打它一个措手不及,弄得敌人疲于奔命。他用这个办法,曾歼灭过新厂的一支三十多人枪的常备队,并将其队长打死。还歼灭过天心洲的团防队,毙敌六十余人,缴枪四十余支,初步打开了游击战的新局面。
1930年2月上旬,在小河口召开的中共石首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张吉阶代表县委就党委,政务、军事等问题作了发言,主张各党支部选送优秀青年,重新组建地方武装,实行武装割据。4月,他又担任了中共石首县委书记。在主持县委工作期间,他曾在第二次县党代表大会上作出县、区、,乡三级党组织负责人要过组织生活,和接受群众监督的决议;创办县委机关刊物《迅雷社》;在全县已占有的三分之二的地区,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为红军输送了一批青年和三万余担粮食等。这些工作得到中共鄂西特委的表扬。特委曾在工作会议上指出:“石首苏区工作成绩之所以突出,在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在于有一位领导这集体的忧国忧民、有胆有识的县委书记!”
1930年5月底,中共鄂西特委决定成立石(首)华(容)联县暴动委员会及其所属武装——石华联县暴动纵队,由张吉阶任暴动委员会委员长兼暴动纵队政委,张成仁为暴动纵队司令员。6月上旬的一天傍晚,他和张成仁率暴动队配合鄂西联县的红三十团袭击石首县城。打死打伤守城团防队二十余人,县团防局长周可钦逃往藕池,革命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石首县城上空。
7月,为了消灭占据湘鄂边境小镇高基庙的石首团防队,解除对石、华两县苏区的威胁,张吉阶与张成仁率领石华暴动总队在县赤卫队的配合下,分两路向高基庙发起进攻。这次战斗-暴动纵队俘敌二百余人,缴枪一百七十余支。接着,暴动纵队乘胜出击,又击溃了华容状元街、黄花岭、水闸排等处之敌,迅速扩大了石、华两县苏区,暴动纵队也由起初的七十余人发展至六百余人。
9月,石华联县暴动委员会更名月石华联县指挥部,由段玉林任指挥长。张吉阶任中共石首县委书记。11月,中共石首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以区乡赤卫队为基础,将一万三千余人编为地方武装赤色教导军第三军,李华任军长,张吉阶兼政委。1931年4月,敌十九师、新十一师、一四二旅,分别由岳阳、调关、焦山河、华容向桃花山进逼。张吉阶应中共华容县委之请,率赤教军第三军前往支援。这时,石、华两县县委动员桃花山地区的群众转移到青竹沟、五里庙、古井口一带。敌人在桃花山扑空后,又向青竹沟方向扑来,一路上见人就杀,见屋就烧,形势十分危急。张吉阶与中共华容县委商量,决定先将群众迅即撤至长江以北。由于渡口人多船少,秩序十分混乱。为了保证群众安全渡江,张吉阶来到江边,立即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指挥群众上船。这时,有一条船从江边划来,他的交通员毕银狗先抱着张吉阶的六岁儿子张玉书上了船。他走上前去,将儿子拖下船来,说“群众都还没有上船,我们家里的人怎么能先上?”群众见状,非常感动,再也没有人抢着上船了,秩序很快稳定下来,保证了十万余群众安全过江。
11月,中共湘郭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为了尽快恢复江南苏区,决定把华容、石首县委合并组成江南县委和江南县苏维埃政府,仍由张吉阶任县委书记。将撤到江北避难的群众编为被迫团,组织他们生产自救。为了解决群众生活的困难,他同江南县苏维埃主席蔡玉坤一面带领群众采莲藕、捕鱼虾、搞互助互济,一面指挥游击大队袭击华容的东山,把敌人囤积的十多万斤稻谷抢运到江北,从而稳定了局势。
1932年5月,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执行“左”倾肃反方针,错误地将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当做所谓“改组派”、“AB团”、“第三党”、“取消派”而加以杀害。张吉阶痛心地对县委的一位副书记说:“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残杀!”可惜的是,他也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5月底,他被捕后,自知必死,给家里写了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写道:“我为捍卫真理而死,死而无憾。有憾的是在江南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离去!”遗书中还嘱咐儿子:“我做父亲的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只有两句话:为革命宁流血,不妥协!”就在他写完遗书的第二天,这位忠诚正直的革命战士,被当作“改组派”给杀害了!由于湘鄂西根据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使根据地损失了大批领导干部,当同年7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兵力,进行第四次“围剿”时,遂使洪湖根据地丧失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吉阶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江南人民将永远纪念这位全心为党为人民的好县委书记。 |